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带动潮流,数字化科技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信息设备逐渐普及化。依穆尔定律(Moore's Law)其半导体的制程进步可使晶体管容量,亦即计算机指令周期,每1.5~2年即增加一倍,伪造技术已不只是必须具有印刷相关专业的人员才会以印刷方式进行仿制,一般业余伪造者仅靠个人计算机及扫描、打印工具,即可复制或生产出伪造文件,且此类伪造行为的案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伪造技术亦日益精进;因此,一般民众必须对钞券的防伪功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提高辨识度。本文介绍钞券的防伪安全特征的阶层分类, 可加深民众对钞券辨识的能力,以防止伪造钞券的流通,影响金融秩序。
壹、伪造定义与现况分析
一、伪造定义
依欧洲央行防伪部门主管(Head of Anti-CounterfeitingSection)Allister McCallum表示「所谓真钞是由发行当局合法授权印制发行的钞券」,另外,「伪钞是与钞券的外观相似,且未经发行当局授权合法印制的产品」,所以即使是与真钞极为相似的钞券(如超级美钞等),没有发行当局授权的钞券皆可视为伪钞,由于大量的伪钞会影响国家的金融秩序与民众使用钞券的信心。因此,各国皆致力于减少伪钞的发生与加强民众辨识能力,使伪钞无所遁形,只要使用伪钞流出市面时就会立即被查觉。以英国央行为例,致力于建立民众使用钞券的信心,不断地监控并察觉市面流通的伪钞,并尽量在流通市场上移除伪钞,透过银行进行钞券整理(sorting process)时,将大部分伪钞公布,使伪钞与真钞加以区分,部分由大众或流通市场的零售商将发现的伪钞交给警方或银行处理。在英国2014年有43万张伪钞,面值达8百万英镑以上,已较2013年减少38%(如表1),伪钞的比例已降低;相较各面额而言,在各年度中皆以£20的发行量最多且伪造的假钞最多,2010年约占90%,而2014年约占74%(如图1),此现象似可推估其£20面额价值相当于新台币1000元券,而伪钞数量最多的面额亦为新台币1000元的情形类似,图2为英国各面额伪造数量统计。
二、伪造动机
制作伪钞动机与钞券价值、钞券发行的数量及伪造的犯罪行为模式等三个因素有关;例如伪造者倾向对高价值或高面额的钞券感兴趣。另外,发行面额的数量愈多则该面额的伪钞亦愈多,例如,前面所言£20的发行量最多,而£50的发行量较少,所以,持有民众会更用心且小心留意该面额的纸钞,例如民众收到新台币2000元时,民众会特别留意并进行真伪辨识,使伪造者进行伪造或仿制的意愿较低。另外,不同的犯罪类型,会有不同的伪造态样,专业型的伪造者,以大量生产的平版印刷及部分加工为主,而随机型的伪造者,大多以手边可取得的设备进行复制伪造,如以计算机及打印机进行伪造。
三、伪造态样
世界各国的钞券都可能或曾被伪造,而大多数的伪钞其制作技术仍不成熟,而且易被发觉,但是由于持有人鲜少留意真伪的差异,因此伪造者即利用大众对钞券不明了的弱点,以不甚高明的手法,甚至不需制造质量佳的伪钞,依然可以顺利在市面上流通并使用得逞。而最原始的伪造纸币的手法是以手绘假钞或涂改真钞以提高面额,对伪造者而言达到获利的目的。
但是近年来由于复制科技发达,伪造纸钞的手法也大为改进,伪造者除专业的犯罪集团外,仍包括一些临时起意的犯罪者,利用高分辨率的数字复制设备及后制加工的手法,使得伪造的案件层出不穷,依靠政治伪造、组织伪造及个人伪造等三大类,其伪造手法关连如图,将各类伪造手法简述如下:
伪钞可分成商业平版机、雷射碳粉及喷墨等方式进行伪造,依加拿大皇家骑警局统计,2005年至2013年的伪钞手法以数字输出方式居多,其中又以喷墨方式占大多数,商业平版机的数量最少,跟设备取得容易度有关,详如表2,此现象亦与我国査获并送鉴定的伪钞类型,以彩色数字输出方式仿制情形的比例相似。
各类的伪造态样与手法随着时代及科技的发展而有所演变,由个人手工方式到喷墨雷射输出方式,目前以喷墨的伪造案例为最普遍,彩色影印的伪造案例逐年减少。近来由于计算机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使得随机变造伪钞的机会与能力提升,除防止犯罪组织的伪造外,更必须设计纸币具有防止一般随机犯罪的伪造可能性与安全防伪特征,所以,中央银行伪造防治组织(Central Bank CounterfeitDeterrence Group,CBCDG)开发的防止系统(Counterfeit DeterrenceSystem,即CDS)已经被许多主要的硬软件制造商主动采用,防止利用个人计算机、数字影像设备和软件方式仿制伪钞。可防止个人计算机和数字影像工具获取或复制受保护的钞票影像等防止彩色影印扫描的安全特征,如已运用于许多国家的SCMARK;除此的外,应朝增加安全文件的制作困难度及易于辨识的方向来发展,可运用折光变色油墨、光影变化箔膜、宽幅安全线或多色或彩色的荧光油墨或磷光油墨印刷等。
贰、钞票防伪特征之辨识方法
一、安全防伪特征阶层
钞票安全防伪特征皆为各国的对抗伪造的利器,而各国中央银行也将防伪特征辨识教育视为重要课题,若一般社会大众对纸币不甚了解或使用纸币的习惯不良,鲜少去注意纸币上的防伪特征与辨识方法,使得伪造者得以鱼目混珠的方式而得逞,因此,安全防伪特征必须设计符合各阶层使用、经手及处理等人员在适合的环境与设备工具下进行辨识需求,安全防伪特征必须符合对大众有吸引力且有兴趣的图案或外观、易于使用与辨别(如色彩、对比及变化等)、易于解说、耐流通性及超越伪造者的仿制能力等,纸币上必须具备符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安全防伪特征,故一般可将安全防伪特征分成三阶层,第一阶安全特征属于公开且大众用肉眼可检查的安全特征,如水印、薄膜、彩虹珠光墨(IridescentInks)等;第二阶安全特征为利用简单工具即可辨识的特征,如荧光反应、磁性反应、红外线等;第三阶安全特征:非常时刻的特征,如微小暗记、OVI印墨成份分析等。若再细分可分成数个阶层,其鉴定重点及对像详述如表所示。
安全防伪特征的阶层、鉴定重点与对象
阶层 | 鉴定重点 | 主要对象 |
0-1 | 不必利用任何器设备,只藉由人之感官本能,依个人之知识或认知进行独立之辨别 | 一般大众 |
2a | 利用手持式或额外之设备作用后,再依人的知识人进行独立之辨别 | 一般大众 商店收银员、现金处理人员、… |
2b | 利用具有判别真伪之可携式仪器设备进行辨识机器阅读之特征,可再藉由人员辨别 | 零售商 商店收银员、现金处理人员、商业银行之柜台人员… |
2c | 辨识安全文件之安全特征,如荧光特征、红外线(IR)特征、色彩及空压浮凸特征机器阅读之特征 | 自动贩卖机、存款机或钞券回收使用之自动存提款机及商业银行之后处理部门 |
3a | 对安全文件细部进行检查与辨识分类等机器阅读之特征 | 中央银行及发行管理当局 |
3b | 鉴识实验室及专家机器阅读之特征 | 中央银行及执法单位 |
二、第一阶层防伪特征
不必利用任何仪器设备,只藉由人的感官本能,依个人的知识或认知进行独立的辨别,适合直觉式的防伪功能,可分成看一看(Look)、摸一摸(Feel)及转一转(Tilt)等简易且有效的辨识方式,因此,利用人类的感官本能,发展出各种防伪特征,供大众对安全文件真伪进行辨识。分别述如下:
(一)看一看(Look)
纸币的纸张或印刷及加工所产生的安全防伪特征,不必借助仪器设备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的安全防伪特征。
1.纸张:连续调水印、黑白水印(electrotype watermark)。
2.印刷:隐藏字(latent image)、正背面套印(see-through)、珠光墨(iridescent ink)、变色墨(optical variable ink)(凹印及绢印)、彩虹隔色、接纹印刷、2D彩虹隔色(2DIRIS)。
3.材料:光影变化薄膜(条状与块状)、各式安全线。
4.后加工:雷射穿孔,例如透光看可看到一种图纹,若将安全文件以另一角度透光,会观察到另一图纹的Twinperf技术。
(二)摸一摸(Feel)
纸币于印刷及加工所产生的安全防伪特征,不必借助仪器设备即可用手触感直接辨识的安全防伪特征。
1.浮凸的凹版印纹:各国纸币主要图纹大多采用皆凹版印刷,由于印版印纹凹下,以承载印墨,刮去非印纹的印墨后,再将版上印纹区的印墨转移至纸张上,所以印纹会呈现浮凸效果。
2.凹版手感线、盲人触摸印纹、面额、蔓草网纹等。
(三)转一转(Tilt)
纸币防伪特征是以光学折射或漫射原理呈现且以特殊材质制作加工,除以正常鉴识外,若将纸币轻转角度时,会使图像会产生多重光影变化的效果,如光影变化薄膜、变色油墨、光影变化安全线、变色珠光墨及空压隐性图案等。
新台币钞券的辨识亦依上述之看一看、摸一摸及转一转等三种手法予以辨识,整理目前流通新台币的防伪特征一览表供一般大众参考与辨识之需。
三、第二阶层的防伪特征
借助一些简单的辨识工具来判断真伪,可再细分为以人为进行判断、携带式设备或人员不必介入鉴判及由机器判断真伪等三个层级(2a,2b,2c),一般供银行柜员、现金处理人员、商店收银员等作为辨识功能。
(一)2a防伪特征
利用手持式放大镜、紫外灯、化学笔及光栅片等设备直接观看纸币表面的印纹结构或紫外灯激化的反应,依个人知识,再由人员进行独立辨别,主要对象包括一般大众、商店收银员、现金处理人员等。
1.纸张:纸张抗敏感反应、无荧光反应、化学成分与酸碱值等反应(利用化学笔辨别安全文件纸)等。
2.印刷:印纹线条结构、微小字(Micro-Print)、光珊图纹(scrambleImage)、蛋光图纹(Fluore scence)、彩虹隔色印刷、接纹印刷等。
(二)2b防伪特征
利用具有判别真伪的可携式辨识设备进行辨识,可藉由机器判别真伪,不必人员介入,主要对象为零售商、商店收银员、现金处理人员、商业银行的柜台人员等。
1.印刷:磁性墨(MagneticInk)、IR印纹等可用简易的侦测器检测磁性墨区或IR吸收或反射之区域,由机器直接判断真伪。
2.安全线:具有特殊磁性反应的安全线(如MagForm),可由机器上的磁性传感器,判别纸币真伪。
3.光影变化箔膜:具有特殊磁性反应的光影变化箔膜,可由机器上的磁性传感器,判别纸币真伪。
4.导电度:纸张印刷特殊金属印墨,具有特殊导电度,由机器上的传感器,判别纸币真伪。
(三)2c防伪特征
一般具有自动辨识纸币的安全特征,如荧光特征、红外线(IR)特征、色彩及空压浮凸特征,为机器阅读的特征,通常为自动辨识设备辨识的防伪特征,如自动贩卖机、自动收款机等,完全不由人员协助进行防伪辨识,所以相较于2b防伪特征而言,其设定的辨识标准必须更严格与谨愼,宁可发生将真钞视为可疑钞而拒收之误判情况,而不愿意收到伪钞,主要对象为自动贩卖机、存款及提款钞券混用的自动存提款机及商业银行现金后处理部门等。
四、第三阶层的防伪特征
高阶的防伪特征,对纸币进行细部所有防伪功能进行检査与辨识,部分特征为机器可阅读特征,主要对象为中央银行、专业鉴识人员及纸币现金处理的等级,如钞券整理机,可再细分为二类:
(一)3a防伪特征
对钞券细部进行检査,对象为纸币发行单位及纸币处理的等级。
1.印刷:磁性墨(Magnetic Ink)、IR印纹等利用侦测器检测磁性墨区或IR吸收或反射的区域,由机器直接判断真伪。
2.安全线:具有特殊磁性反应的安全线(如Mag Form),可由机器上的磁性传感器,判别真伪。
3.光影变化箔膜:具有特殊磁性反应的光影变化箱膜,可由机器上的磁性传感器,判别真伪。
4.导电度:纸张印刷特殊金属印墨,具有特殊导电度,由机器上的传感器,判别真伪。
5.隐性荧光图案、红外线墨、条形码等…
6.多阶调水印、白水印
7.正反套印结合平版印刷多色荧光图纹,形成多色效果。
(二)3b防伪特征
是供鉴识实验室及专家的鉴识防伪功能,可供机器阅读的特征,并对纸币细节进行检査,主要对象为中央银行及执法单位,此类功能为识定的最后防线,通常可应用于政治上或国家级的伪造。例如在印墨中加入Taggant或Enigma等,可于纸币整理机上加装侦测器,予以辨识是否由授权单位印制的合法钞券。
五、供电子侦测辨识的防伪特征
为防止彩色影印及利用扫描机取得完整的钞券影像,而进行伪造行为,由国际银行货币组织与彩色复印机制造商合作,在安全文件中特定位置以特殊油墨印制一些可见的符号或图形(如SCMarks),当以扫描或彩色复印机复制时会被侦测,进而使机器无法运作,达致防止伪造之目的。
叁、纸币的鉴识工具与仪器
纸币的辨识对一般大众而言,只需利用手、眼等感官直觉进行辨识,而现金处理人员可利用手持式放大镜、紫外灯、化学笔、红外线检测器及光栅片等设备进行更进一步的辨识,而高阶防伪功能或司法人员及鉴识专家等仍须有专业的鉴识仪器来进行更进一步的量化或质化的鉴定,例如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鉴识设备、光谱分析设备、磁性影像检査设备及印纹深度的表面轮廓测定仪等。
肆、针对伪变造者的对策
可透过设计、教育训练、执法单位的密切合作及自动安全文件整理设备制造商合作等有四种方式,来对抗伪造者的伪造行为,分别说明如下:
一、纸币的设计
将纸币设计成一般印刷及计算机输出方式难以复制且须耗费许多时间,例如增加印刷及纸张的触感、水印、全像之光影变化装置及荧光印墨等,造成伪造者有一连串的伪造障碍;此外,以非常复杂且具有变化的样式和线作为设计方式,持续研发更多的安全特征,增加真正纸钞与伪钞的差异,以利民众的辨识。
二、教育训练
必须提供给纸币的使用者(零售商、商业银行柜台人员及大众)教育训练资料,可透过网站、倡导折页、或海报、短片或电子倡导媒体等,使人员得以辨识真伪;甚至对学校的学生进行教育训练。
三、与执法单位密切合作
伪钞伪造者多与其他类型组织犯罪相关连,例如通常与毒品及枪械案件有所关连,2010年在英国80%伪钞来自4位伪造者,央行或银行设置鉴识专家可协助相关案件的起诉,甚至与警方当局一起合作,可实时遏止伪造者的仿制行为,例如本厂设有相关鉴识人员,协助伪钞鉴定与配合检警机关的案件调査事宜,以遏阻伪造事情的发生。
四、自动检査设备制造商合作
将各类已知的伪钞态样提供自动纸币整理设备制造商,进行相关辨识测试,尤其是高速整理设备,以减少伪造案件发生。
伍、结论
透过防伪功能的探讨,希望对提升大众对纸币的认识,更了解其防伪特征,无形中提升真伪辨识能力,有效杜绝伪造纸钞的发生比例;各国皆致力于减少伪钞的发生与加强民众辨识能力,若伪钞流出市面时即会被査觉。另外配合纸币的设计,增加伪造纸币的难度,是印制单位主要的责任;如此方能使伪钞无所遁形并让伪造者却步,才有稳固的金融秩序。
(本文由刻意工坊所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3337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