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消防产品对我们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在火灾发生时,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为进一步加大消防器材的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减少因消防产品质量带来的火灾隐患,严厉打击销售、贩卖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有效净化消防产品市场环境。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浙江多地消防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消防产品质量的鉴别能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拳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杭州多地开展消防产品宣传整治活动
3月11日上午,萧山消防救援大队组织开展了“3·15”消防产品宣传日活动。
活动中,大队对微型消防站人员开展了技能培训。通过展板等方式,对灭火器、四件套、室内消火栓、消防水等常见消防产品进行讲解,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从检验报告、型式认可证书、产品上张贴的标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判别消防产品的真伪优劣。同时,对微型消防站的灭火器、四件套等产品进行了现场抽查,确保从源头防治和根除火灾隐患。
3月15日上午,桐庐县消防救援大队在梅林社区设立
消防产品宣传展台,采取讲解和现场咨询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讲解了逃生面具、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具、独立式烟感报警器等常用消防产品的使用及辨别方法;同时,现场用真假灭火器进行了对比介绍,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这些外观识别,到消防产品的资质证明文件等一系列方法,让广大群众清晰直观的了解了真假消防产品的不同之处及辨别技巧。下午,桐庐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青山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和城南街道一消防器材经营部开展了消防产品联合执法大检查,对经营和使用的灭火器、应急照明灯、水带等消防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坚决杜绝销售不符合相关的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
3月15日上午,富阳大队也推出了包括检查、培训与宣传活动为一体的“3•15”消防产品宣传日活动套餐,拉开“3•15”消防产品消费者维权活动序幕。
15日上午,大队防火监督人员先后深入百合社区、巨利社区微型消防站,主要对灭火器、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接口、消防水带、消防软管卷盘等消防产品进行了检查。期间,检查人员详细询问了每一件消防产品的购买渠道,并对照消防产品的质检报告、合格证书等资料进行比对;依照消防产品身份证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灭火器、消防应急灯具等产品身份标识的检查,并当按照规定现场查验产品的关键性能。并组织百合、巨利、金桥等社区微型消防站负责人开展了微型消防站人员消防产品质量检查技能培训。指导微型消防站队员在日常防火巡查过程中加强消防产品质量检查工作。此次培训内容以常见消防产品的检查方法和判定标准为主(如灭火器、室内消火栓、消防水带、防火门等)。
3月8日至12日,西湖大、中队消防指战员携带大队制作的扫“蓝码”易拉宝走进各地铁站台,通过送流量扫码、有奖问答等形式,指导来往市民进行扫码答题,增加蓝码吸引力,每日总计达到了300余蓝码的申领量。同时西湖消防通过属地街道组织社区网格员、社区宣传大使、相关物业管理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基层工作人员,依托消防安全教育场馆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对出租房房东房客,小区居民等人群进行推广。截止一周,西湖区已申领“消防蓝码”16000余个,预期在今年年底前申领数量将达到120000个。检查活动期间,大队共派出4个检查组先后深入20家消防器材销售商店和8个在建消防工程现场开展检查,检查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等法律法规,认真查看了手提式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箱、疏散指示标志、防火门等产品的外观标识、认证证书和检测报告等资料。通过检查,共发现1批次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对8家销售不合格器材的销售商店进行了处罚,责令3个工地更换不合格消防产品,有效消除了消防隐患。
3月15日上午,西湖大队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咨询活动在西城广场举办“百镇千站”消防产品大检查大展示大宣传活动,为群众普及消防产品真假辨别知识,培养正确的消防产品意识。活动现场,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为消费者及市民阐释了消防产品的定义,告知群众销售、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危害,传授了如何通过查验不同消防产品的“3C“认证标识、“身份证”标识来判别产品真伪,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举报投诉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单位与个人。活动期间,宣传员向群众发放消防宣传资料800份,详细介绍了春季防火知识、初期火灾的扑救办法,引导群众主动消除身边的火灾隐患,抵制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提升自防自救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消防产品质量、关心消防、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湖州消防集中销毁近千件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3月12日下午,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织里镇祺龙工业园区举行“3.15”消防产品质量主题宣传暨不合格消防产品集中销毁仪式。
据了解,自今年二月底以来,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陆续对全市范围内的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以及部分使用场所进行了专项检查,累计共检查单位131家,下发责令改正书21份,下发现场判定检查不合格通知书10余份,一批不符合规定、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消防产品被陆续查处。
启动仪式上,一辆黄色挖掘机慢慢驶入,对现场堆放的不合格灭火器进行碾压销毁。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织里大队的指战员利用消防斧对不合格防火门、应急灯进行销毁处置。仪式现场还进行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鉴别方法讲解和消防安全常识宣传等活动。
“比如说这个消防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购买前应查看产品的型式认可证书和检验报告。消防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灯是型式认可产品,销售方要提供相应的型式认可证书和检验报告,并能在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上查询到,并且产品上都应贴有新的身份证表示。”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织里大队助理工程师俞高说道。
怎么辨别真假消防产品?
3月10日,金华市消防救援消防支队就组织了一场“现场考核”,通过两组实验向民众展示消防产品的辨别方法。
“辨别消防应急灯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灯具上的标识和商家出具的证书进行查询,二是通过现场断电测试。”消防监督员汪伟现场为我们介绍到。
根据国家规定,一款合格的消防应急灯“出生”时应该携带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消防产品评定中心的产品身份信息标志以及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检验报告”。
“现在查询的方式比以前更加方便,只需拿出手机在灯具上的二维码上一扫,产品的相关资料就会显示出来”汪伟指着应急灯上的二维码标识说到。
随后,开始断电测试,当电源被切断以后,在黑暗的房间内,两盏灯开始工作,计时上显示,短短4分27秒伪劣产品就停止了工作。依据国家消防设计规范,在供电被切断后消防应急灯还需保持1.5小时的照明时间。通过实验,我们一下就揪出的仿制品。
另外,根据要求在工作场所,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值不得少于该场所总照度值的5%。这就要求我们各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必须定期进行检测,避免埋下突发情况应急照明灯失效的隐患。
别看一款外表普通的送水带,它的型号规格、性能要求等标准国家也早已作了明确规定,第二组实验我们的消防监督员将对几款消防水带进行测试。
在外观上,标准的水带织物层应经纬线编制均匀,表面整洁,水带注明的压力、内径和长度也要符合要求。其次水带与消防接口连接处也不应发生渗漏、爆破或滑脱。消防监督员拿着两款不同的消防水带做了介绍。
介绍完毕,两名消防员将两款不同型号的水带铺开,通过测量,其中一款消防水带数据符合要求。随后进行的水压测试也让在场所有人大跌眼镜,一根水带在短短数秒就发生了爆裂,当即现了原形。
如何辨别消防器材的真伪,是消费者必须学习的重要一课。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一旦投入使用,不仅导致消防设施、器材无法正常使用,造成先天性的火灾隐患,而且直接影响火灾的报警、扑救和人员疏散,极易造成火灾的蔓延和扩大,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选用消防产品时,不能一味追求低价,一定要向销售者索要相关检测报告,以防止购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消防产品。同时,也希望生产厂家本着用良心、诚信生产的态度,生产合格的消防产品,否则,必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通讯员 | 何超 包飞群 赵芊芊 杨叶 朱健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2881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