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为调查含汞美白化妆品,我们遭遇了哪些匪夷所思的名场面?

美妆资讯
为调查含汞美白化妆品,我们遭遇了哪些匪夷所思的名场面?
2023-08-05

警惕这些美白霜

根据一国际机构发布的一份全球含高汞成分的美白化妆品清单(见报告Skin Lighteners Still Online Despite Mercury Findings的附件A,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该报告),近期,无毒先锋团队对国内电商平台市场进行了筛查,发现该清单中的80多款产品有18款在三大电商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上有相同或类似产品在售。

补充说明:

1. 标称娇丽祛斑真白王,网络页面上存在有销售的情况,但无毒先锋实际收到的货却是标称娇丽特效美白祛斑王(10天),故标称娇丽祛斑真白王未列入到18款中,但因其也具有潜在的风险,故特意标出图示。

2. 标称 Golden Pear 黄色盒子和标称 Golden Pear 金红色盒子,属于新旧不同包装,实际判定为同一款产品。

为何要担心美白化妆品中的汞?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 规定:汞及汞化合物不可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成分,由化妆品原料杂质及其他原因引入的微量汞不得超过1mg/kg。

在本次调查行动中,送检样品的汞含量竟高达14400 mg/kg,超标14399倍。

如果我们不小心使用了这些含高汞的美白化妆品,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健康风险?这些美白化妆品又为何要添加汞呢?

这要从汞的作用说起,生产商在化妆品中添加汞,是因为汞可以减少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在化妆品里添加的汞越多,当下的美白效果越好。但使用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红斑等过敏症状,还有的会引起痤疮。使用后,由于汞的作用,使用者脸上的色素斑会明显减退,但时间一长,有的地方皮肤越来越白,有的地方则皮肤变黑,整张脸就会变成大花脸。

而长期使用汞超标的化妆品,汞会通过皮肤吸收,蓄积在体内,导致汞中毒。汞中毒可引起肝脏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发麻、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牙龈红肿、头晕头痛等症状。慢性汞中毒还可能引起肾脏功能损害,最严重的是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1]

调查发现,有15款产品存在汞超标的情况

无毒先锋团队网购了在我国电商平台上所发现的这18款可能存在汞超标风险的美白产品(见图1),并送往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其中15款标称:FFBC 、 Sandal、Collagen、Due、Golden Pearl、Goree Beauty Cream、Temulawak Cream Beauty 、彩依琳同仁本草、娇碧、娇丽7天特效美白祛斑AB套、娇丽7天益肤套装、娇丽青春密码、娇丽祛斑王1发号 2号 、娇丽特效美白祛斑王(10天)、新娇丽7天强效美白祛斑王,均出现有汞超标的情况,且其汞含量范围在370-14400 mg/kg,超标倍数范围为369-14399倍。

目前无毒先锋已将上述结果,反馈到了相应的电商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并建议他们将相关产品进行下架处理。目前三家电商平台正在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

而本次调查行动中除了汞超标让我们大开眼界外,调查过程中的“趣事”和“匪夷所思”更是让我们跌破眼镜。

匪夷所思的经历,你可能也曾遇到

1、震惊,汞含量太高惊损坏检测机构的仪器

汞的严重超标,造成了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仪器的损坏。

无毒先锋将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所购买的样品,先送往了第一家独立检测机构。第一家检测机构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1.2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2周之后,却被告知需要终止检测。因为:“发现贵司委托产品中重金属(汞)含量极高,已经超过现行方法和仪器的最大承载,并造成了我司仪器的严重污染问题,我司即开始对仪器进行拯救性维修中。”

不得已,无毒先锋又寻找了第二家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因为超标的美白化妆品,汞含量太高,第二家检测机构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2015年版)第四章1.2第一法”也实在是检测不出来具体的数值,最后只能采用《JYT 0567-202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方法》进行汞含量检测。

2、商家也不知道来源的产品,你确定要买吗?

3、咖啡=美白霜?货不对版的网购经历

采购样品时候,根据清单应该选购的是标称Temulawak 品牌的美白化妆品,到货时却发现是咖啡,而商家只让我退款。

4、 “人肉带货” 涉嫌违法

“代购”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海关法》第二十三条、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我国将进境商品分为货物、物品等不同监管对象,个人携带进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此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特征,入境后不得用于出售。

详情链接:个人代购进口化妆品在网上销售,是否属于跨境电商

《海关法》

第二十三条 进口货物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自进境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

第四十六条 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并接受海关监管。

第四十七条 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并接受海关查验。海关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

5、海外产品就敢宣称 “无中文标签”“未报关”

未加中文标签、未报关是否违法?

销售(未加贴中文标签)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应依据《条例》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予以处罚;

其从海外购进进口化妆品的行为,未按照相关规定向海关申报,并进行纳税,违反了《海关法》第二十三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应移送海关进一步处理。

详情链接:个人代购进口化妆品在网上销售,是否属于跨境电商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第三十五条 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内容真实、完整、准确。

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标签,也可以加贴中文标签;加贴中文标签的,中文标签内容应当与原标签内容一致。

6、宣称“厂家直销”,实质却是厂家已注销

通过天眼查的检索,我们发现部分美白化妆品样品的生产商早已注销或解散,购买样品时产品页面却显示为“厂家直销”,请问“厂家直销”是“注销”的销吗?

我们如何才能购买到安全的美白化妆品呢?

1、需核对产品标识信息与产品注册信息是否一致

2020年6月,国务院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祛斑美白类化妆品作为特殊化妆品管理。祛斑美白类化妆品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都须经国家药监局注册后方可上市。[2]

这类产品的批准文号格式:国产产品为“国妆特字G2020XXXX”,进口产品为“国妆特进字J2020XXXX”。

如果消费者想要购买美白化妆品时,可在购买前,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或国家药监局2019年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并核对该产品的注册信息与产品标识的信息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产品来源、质量存疑。

识别二维码,

可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查询:

2、登录无毒先锋的小程序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白化妆品的购买和使用建议,可登录无毒先锋的小程序,进行查询。

3、遇见了不合规的产品,该怎么办?

如果不幸,买到了不合规的产品,可登录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进行相关的投诉或举报。

想了解更加详细的调查结果,请期待下一集……

参考文献:

[1]杨丹丹,,新浪财经 ,案例回放:美白竟能导致汞中毒?2006年03月03日

//p1-tt.byteimg.com/origin/tos-cn-i-qvj2lq49k0/bf3c392a3e2e4abd8145d98cbca5750c.jpg" style="width: 650px;">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1739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