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欣航 指导老师:白净、王辰瑶 编辑:苏子涵
社交媒体对于美的极致且单一化的追求像病毒一样传播,“蚂蚁腰”“直角肩”“筷子腿”“高颅顶”“头包脸”,一系列名词横空出世,成为美的新标准。许多女性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焦虑,选择整容改变自己。
“没想到现在人连一点痣都忍受不了”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一大早就挤满了人:空中飞舞的挂号单,叫号的护士,手术室里汗津津的医生,拿着诊断文件四处询问的患者,分散在科室的各个角落,承载着无数变美的心愿。
瑛子今年27岁,2019年刚从南京皮研所毕业,到整形美容科做激光医生,每天要点八十多个痣,她感慨:“没想到现在人连一点痣都忍受不了了。”
谈到整形误区,瑛子很不喜欢公众号带起的节奏:“他们总说颧骨高不好看,高颅顶美,现在甚至还推出了瘦肩针……我们亚洲人的脸本来就是扁平的,如果硬要往脸上加很深邃的五官就会奇怪,很多人思维被带走,跟风做了很多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其实有点小瑕疵反而是自己的特色。”
副主任医师岳博士是科里最忙的人之一,每天到达科室后,他的日常变成两点一线,诊室和手术室。岳博士五官端正,与患者交谈时很温柔,给人一种安全感,“其实大部分整容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人都是攒了很久的钱来做的,期望值很高,如果没有达到期望,纠纷就会很多。”
因此,岳博士特别重视术前沟通,从不夸大整容的效果,比如有些手术可能留下疤痕和并发症,他都向病人一一交代清楚,“比如说一个女孩子想把曲线做出来,那我觉得我能做到这一点,我就给她做到这一点。但我也会告诉他,可能会有点凹凸不平,局部不平整,如果她能接受,那就给她做,不接受就不给她做。”
闲暇时间,岳博士喜欢关注风水学。在与患者交流时,他常常会把面相的好坏作为美观的一个参考指标:“中国人讲究三庭五眼比例协调、曲线美……”
就诊者在决定手术之前,最重要的是明确需求,他们的术后满意度受主观性影响很大,“如果就诊者自己都没标准,做出来以后,别人说不好看,她可能就认为不好看,那时这个标准是掌握在别人手上的,”岳博士说,“我们会根据病人的需求去创造美。”
健身达人,偷偷去抽脂
早晨六点,80后单身妈妈李芩芩要起床做饭,送儿子去上学。八点左右,她回到自己在老城区的鞋店,打开某短视频APP上的健身视频,跟着身材凹凸有致的网红一起做塑形运动。距离抽脂填充手术已两个多月了,她已经能正常参加锻炼,身体上也看不出任何松弛的痕迹。
“抽脂真的蛮好,我做了两次,基本不会反弹,可以彻底改变体型,健身都很难达到这个效果。”李芩芩很满意这次手术后的效果。
八年前,路边张贴着五花八门的海报,其中总有几张是整形美容医院的广告。当第一条鱼尾纹爬上她的眼角,李芩芩想到了整容,至今为止她已经做过多次除皱,两次抽脂填充,一共花了6万多元。
“我一直有比较严重的完美主义,追求极致,性格比较极端,现在才知道这是一种病。”李芩芩说,她一直想追求健美比赛选手般的身材,不能容忍自己的曲线不明显,“没有做手术前,我就是健身房身材最好的,天天有人夸我身材好,不过做了以后,更多人夸我身材好了。”
她拿出两张理想身材图片,自嘲地笑道:“这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想要这种身材,不光要先天基因比例好,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好身材需要时间和毅力打磨,正是因为有希望,才害得我爱上折腾身材。”
这次抽脂填充,主要是为了在减肥的同时不影响胸的大小,“在体脂20%左右的时候,胸还是C杯罩,但如果把体脂减到15%以下,胸就会小很多。”健美比赛选手,要求体脂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胸一般也没有了,所以大部分选手会选择丰胸,脂肪填充的那部分减肥减不掉,可以按自己的要求来,做到自己满意的大小。
这次手术抽掉了李芩芩下腹和大腿上两块顽固脂肪,这两处脂肪锻炼了很久都减不掉,通过手术一下搞定了,由于她本身偏瘦,没有脂肪做不了抽脂手术,李芩芩为此先增肥了二十斤再做手术。
进手术室前,主刀医生岳博士还劝李芩芩:“身材已经很好了。” 李芩芩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管别人怎么想,我自己喜欢,自己开心就行”。手术台上,李芩芩被打了全麻,一点感觉都没有,手术结束时天已经黑了,第二天她还要来医院换药。李芩芩只能在附近临时找了家宾馆过夜,她被纱布裹成“木乃伊”,由实习医生送上楼,当天晚上流了好多血水,浸满了医院带去的防漏床单。第二天下楼时,血水还在流,李芩芩感到身体一阵剧痛,走路也很困难。但她还是想回去,儿子需要照顾,家里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她。她一个人坐车回家,路上痛得受不了,在微信上告诉医生:“后悔动手术了”。到家后的头几天都要卧床,疼痛感伴随她一周左右。没有人帮忙,李芩芩就一个人躺在床上,叫了三天外卖。
“术后恢复痛得半死,但好看是一辈子的,女人狠起来真不是人。”术后,李芩芩满意度很高,她的皮肤基本没有松弛,也没有看到什么副作用。
在家养了很久后,她回到健身房。一起健身的朋友看到李芩芩,都夸她身材越来越好了,“他们不知道我抽脂了,知道了肯定骂我,这种身材还做抽脂手术,别人会笑我疯了。”李芩芩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秘密,一是怕家人担心,还怕遭到别人的嫉妒和反感,最大的影响还是担心影响找对象。她离异后单身快十年了,一直找不到合意的对象。她曾在知乎上看到有男生直言:“接受不了对象整容。如果是婚前整容,是对本人和下一代想象的欺骗;如果是婚后整容,要试着去爱上一个新的样子,会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李芩芩选择不说,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谈到变美后的生活,李芩芩除了心情更好了,别人的夸奖多了,自信心提升了,别的还是和往常一样。然而,她还是认为自己太胖了,特别不上镜,计划再瘦二十斤,“我明年会好好减脂了,今年我减到体脂18%左右就没有减了,因此胸小得太快了,现在我丰了胸,我今年会尽量减到最低体脂,反正现在减到多瘦都不怕没有胸了,路还长。”
李芩芩34岁时开始接触健身,如今依旧坚持每天锻炼。
后来,她认识到自己心理不健康,曾求助过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你要改变认知,比如身材,你不胖,不用减肥。”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说她不胖,但她还是想减肥 “我试过不减肥,真不行,胖了天天郁闷,心情糟透了,”她还经常活跃在两个微信减肥群中,“你没有看到很多80-90斤的人都还在减肥。”
李芩芩一直有个坏习惯:心情不好就暴食。心情好就很快瘦下来,心情不好就又很快胖起来了,她经常忽胖忽瘦。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健身大神,能长年将自己的体脂控制在很低的程度,这一直都是李芩芩向往的:“我想练一个功夫,就是那种可以随意控制自己体脂的能力,把脂肪玩弄于鼓掌之间。”
过去李芩芩是一个爱照镜子的女孩,但是因为一直达不到理想体重,现在基本不太愿意照镜子,一般瘦了才会多看镜子里的自己两眼。
割过双眼皮的她,重新理解了“好看”
19岁的小安是一个爱照镜子的南昌女孩,出门前她会仔细打量镜子,检查当天的妆容、穿搭和配饰。一个小时的辛苦没有白费,她满意地呼出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容光焕发。
当小安与自己独处时,她会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如果你都不相信自己是个美女,走到外面,别人不会觉得你是个美女,当然也不是非要别人觉得自己漂亮,而是那种状态会让你自己更加地舒适,如果你不自信的话,实际上会有每分每秒都担心自己会犯错的感觉。”
小安很瘦,骨架子也小,下巴尖尖的,脸部棱角分明,常给人一种“精明小妹”的感觉。她心中一直有个疙瘩,就是自己的内双,像套子一样把眼珠子的一半都包住了,好像总睁不开眼。她没有妈妈那样的欧式大双眼皮,邻居调侃小安是不是捡来的孩子。“童年的这种情绪在,确实是一个心结,想把这个小小的遗憾解决了。”小安回忆道。
高考结束后是两个月的漫长暑假,小安和所有渴望蜕变的女孩一样,开始接触化妆,由于眼皮内双,画出来的眼线总是浮在里面,她考虑双眼皮整形,既可以打开多年未解的心结,又可以让自己的精力暂时转移。
下定决心前,小安纠结了很多天。她通过互联网做了功课,浏览了很多医美相关的视频和文章,了解如何选择医院,看了很多整容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双眼皮整形有两种:一种是埋线双眼皮手术,通过缝合的方式,把缝线埋藏于皮肤及睑板之间,使上睑皮肤同睑板发生粘连,形成重睑;另一种是割双眼皮,通过眼皮和睑板之间的切口,去除松弛的皮肤、眼轮匝肌及肥厚的脂肪,再把皮肤同眼轮匝肌或提上睑肌腱膜缝合到一起。
小安了解到,埋线手术虽然有可逆性,操作起来也简便,但差不多只能保持三年,到时候如果要再埋,眼皮会越埋越松,所以她打算选择后者,一劳永逸,长痛不如短痛。
“你想去就去。” 妈妈很支持小安的决定,她帮小安联系了医生,外公外婆也没说什么。倒是身边的朋友听说后很吃惊,没想到小安是圈子里第一个迈进整容圈的女孩。
“如果这件事情我不立刻去做的话,以后我可能没有时间,还会一直在想这件事,那不如当断则断。”小安了解过失败需要承担的风险,如果第一次没有割好,后面就可能改不好了,想要修改为之前的样子更困难。
去医院之前,小安在网上挑了几款心仪的双眼皮。由于内双,医生建议她顺着本身有的那条褶再加深一下。
小安第一次进手术室,躺在手术台上,她心跳飞快,头顶明晃晃的手术灯照在眼皮上,她能看见手术刀挥动的影子,感觉到眼皮被一点点切开。手术结束后,小安的眼前一片空白,她被蒙上纱布,只能透过一段空隙看见自己的脚,却看不见前方,想看清楚,就只能把头抬起来。在等待拆纱布的日子里,小安给自己找了一些有声读物听,“我在修炼变得美丽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灵魂。”
看不见的日子并没有她想象中难熬。
一个月恢复期里,眼皮不能沾水,还要涂一层薄薄的药膏,防止伤口发炎和疤痕增生。如果晚上喝了很多水,第二天双眼皮上半部会变肿,小安专门买了一点咖啡因眼霜来缓解肿胀,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没想到它恢复起来这么麻烦,让我有一点点小后悔。”小安说。
“我觉得整容会上瘾。如果整容的想法是出于个人内心的不满足,那么其实很难通过一次手术就把这些想法完全抹除,就像你中了500万,可能就想中1000万,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对好看的认知,”小安说。
如何认知“好看”?小安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答案。
在高考大省读书的岁月里,分数和排名覆盖了小安青春期的躁动和不安,对美的教育是缺位的。
当小安拿着优秀的分数条走进更大的校园,她以为会碰到同样“蓬头垢面”的一群人,“但是我上了大学,发现很多人优秀和美并存,他们可以既好好学习又十分美丽。”容貌焦虑在同学之间蔓延,“往往是个人状态决定这件事情,包括周围人给你的情绪,有的人表面上看着好像云淡风轻,但很可能就是焦虑情绪的来源。”那一刻开始,小安发现“好看”其实是一种自我价值认同,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知识,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要有一个基础素养,要有学习的过程,然后挑选一个方向,最后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小安参加了学校辩论队,每次打比赛前她都要去化个妆,有的同学不太理解,“哎呀都这么累了,不如早点弄完,早点休息。”“你弄这个不烦吗?不累吗?”对小安来说,打扮自己不是出于焦虑,或是不愿向那么多人展示自己的素颜,仅仅是因为画了淡妆后,“我整个人精气神会提起来,心气也上来了”。
过去,小安喜欢的是明艳型的大美女,现在她更倾向于周也和刘浩存这类清纯的长相,“她们属于乍一眼看过去可能不会觉得特别惊艳,但当你发现了她们的美之后,就会持续地从中感受到美,面部和谐,线条柔美,有东方女性的特质,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对于双眼皮这件事,小安觉得即使她当初没有割,现在也不会觉得遗憾,源于心态发生了转变,“最多是省去买双眼皮贴的钱,”她调侃道。
(文中瑛子、李芩芩、小安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未来编辑部】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1382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