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学佛人切记:莫把“鸡汤”当佛法

美妆资讯
学佛人切记:莫把“鸡汤”当佛法
2023-08-04

编者按: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刷朋友圈时,忽然看见“佛说……”的句子,比如“佛说不要轻易动怒,和气是福”,又或者“佛说不要气馁,明天会更好”。这些“佛系”鸡汤,是否真是佛陀说的?如何才能确认?佛陀说过的话,都记在哪里?一起来看:

佛说: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佛说:

每一次遇见,都是命中注定

所有的遇见,皆是因为相欠

佛说: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

不知何时开始

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

纷纷打起了佛陀的旗号

动不动就是“佛说”如何如何

就连佛陀的弟子阿难

也未能幸免

在不少人的笔下

阿难就曾说过这样的话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

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

只愿那所爱之人从桥上走过……”

类似这样“佛说”的句子还有很多

相信会有很多人疑惑

慈悲智慧的佛陀

什么时候成了无病呻吟的文艺小青年

亦或是“金句频出”的情感导师?

■ 莫把“鸡汤”当佛法

这些真的都是佛说的吗?显然不是,跟佛法也没有半点关系。我们要知道,“佛说”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所说,他所说的话,应该句句都在佛经里。

而这些所谓的“佛说”的内容在任何一部佛教经典里,都找不到出处。佛陀是解脱智慧的觉者,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教导众生,帮助众生开启本性的智慧,从而能够解脱烦恼、轮回。

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有些“鸡汤”句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能够温暖人心,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比如教人努力勤奋,教人一心向善等等,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讲道理就好好说话,为什么非要在前面加个“佛说”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道理前挂上一个名人的标签,似乎会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近几年,以鲁迅、莫言等名人的名义而杜撰出来“名人名言”不计其数,让人真假难辨。

同样地,这些挂着“佛说”的“鸡汤”,似乎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因为在对佛法不了解的人眼中,这些就是慈悲智慧的佛陀所说的。可是“鸡汤”就是“鸡汤”,加上“佛说”还是“鸡汤”。

因此,学佛人要懂得分辨,切莫把“鸡汤”当佛法。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根据对宇宙人生真相的了解,对大家宣讲出来的言教,是引导大众破迷开悟回归自性的方法。而所谓的“心灵鸡汤”虽然也能起到安慰人心的作用,指导一下现世的生活方式,但对人生的终极解脱,没有任何意义。

■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法是为了帮助我们认清无常和痛苦的根源,然后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其智慧和慈悲,都是真真切切、平平实实,绝无任何矫揉造作。所以,这些所谓的“佛说”的内容其实很容易分辨。

如果想要认识佛法,了解佛陀所说的言教,进而开始修学佛法,就应该在平时系统地多读、多看一些佛教经典,真正做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法有三大语系,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总有适合你去学习、修行的。找到与自己根机相应的法门,然后一门深入,精进坚持,这才是学佛的正途。

佛法不是心灵鸡汤,不是精神安慰剂,更不是成功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教多一些认识和了解,多一些正知正见,这些所谓的“佛说”自然也难以传播开来。

内容来源:上海玉佛禅寺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1177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