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各行各业都开始流行跨界,学电影的蔡康永去讲脱口秀,学妇产科的冯唐在写作,演公孙策的任泉开起了火锅店,似乎都混得风生水起。
在护肤品这行呢,许多本来和护肤品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也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农夫山泉卖的面膜,泸州老窖做的香水,或者是肯德基出品的指甲油等等,整个画风都比较奇特。
如果要说最正统的跨界,那肯定要属制药企业来做护肤品,虽然做药和做护肤品差异很大,不过还是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在技术储备方面,那肯定要比卖水的或者卖白酒的完善很多,说是吊打也不为过。
不过我们在这边还是要说一下药厂的护肤品和市面上流行的药妆这个概念的差别,许多药妆的产品,实际上并不是由制药企业所生产的,只是由于功效比较好或者有皮肤科医生背景,才被称为药妆。
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些品牌,母公司(爸爸)真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制药企业。
法国高德美
高德美是法国的一家制药企业,实际上它还有个超级爸爸,就是大名鼎鼎的雀巢。虽然高德美这个公司听起来很陌生,但旗下至少有两款产品各位小姐姐肯定用过,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祛痘神器——班赛(过氧苯甲酰)和达芙文(阿达帕林),怪不得这俩兄弟的包装长那么像,原来是一家人。
由于这两大神器的出现,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家制药企业在皮肤方面的研究有多么雄厚的实力,而它们家出的护肤品呢,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丝塔芙,对,就是那个在敏感肌修复领域混了好几十年的厉害角色。
但是丝塔芙最著名的这个洗面奶,实际上在消费者的眼中是毁誉参半的一款产品。
说好的呢,都说这款产品适合敏感肌,温和不刺激,而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从成分出发,指出这款产品含有刺激性很强的表面活性剂SLS,以及尼泊金酯类防腐剂等等。虽然丝塔芙用很多临床试验、论文来证明这个洗面奶的温和度,但消费者心里的梗还是在那儿,很难过去。
其实这一款产品,和大宝的美容洗面奶一样,本质上是一瓶乳液而不是洗面奶,由于SLS的含量极低(充当乳化剂),只适合干洗,洗完用化妆棉擦去即可,就算用水也不会起泡,清洁能力只能说一般,不过刺激性也不算高。
在当年洗面奶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款产品还是比较适合敏感肌来使用的,但相对来说配方还是有点陈旧,相比雅漾、无印良品等新型无泡洗面奶来说,确实有不足之处。
还好它们家的保湿霜做得不错,扳回一局。这款产品用大量甘油、矿物油、硅油作为基底,保湿功底很扎实,刺激性也很低,只不过肤感略油腻,上脸还是要有点勇气,作为身体乳,解决冬天起皮,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作为制药公司,应该名气要比前面的高德美大不少,著名的金施尔康、日夜百服宁、甚至舒适达牙膏都是它们家的明星产品。而它们家在护肤品方面也一点也不弱,最有名的就属敏感肌修复届的翘楚——霏丝佳了。
霏丝佳这两年才慢慢被中国消费者所熟知,但人家母公司在这个领域内已经摸爬滚打了160多年了,称呼一声爷爷也不为过。
其中,最知名的产品应该属于它们家的舒缓乳液,由于采用了和人体皮脂相接近一些成分,比如卵磷脂、角鲨烷、乳木果油、神经酰胺等,对受损皮肤的修复非常有帮助,针对敏感肌泛红和刺痛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整个配方十分干净,无香精无防腐剂,实在挑不出毛病。
而另一支清洁产品,一样是无泡配方,和丝塔芙相比就要好很多,没什么让消费者心惊肉跳的成分,我从第一个成分瞄到最后一个,只能说,呵呵,技高一筹啊。
整体来看,霏丝佳在敏感肌修复保湿方面还是表现得很不错的,而且品牌还很专一,什么抗衰老美白一概不做,只有寥寥十几个产品,这年头如此专注的品牌真的不多见。
威朗制药
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制药企业,威朗制药一款产品其实很多人都用过,那就是博士伦隐形眼镜,这个品牌真是在电视里面从小听到大,耳朵都起茧子了。
而它们家的护肤品,这两年也是风生水起,要不是母公司亏损太严重,也不会把这么好的品牌卖给欧莱雅,对,我说的就是以神经酰胺修复著称的品牌Cerave。
让CeraVe声名鹊起的,正是它们家的神经酰胺组合(1,3和6-II)以及多重囊泡乳液技术(MVE),这两个技术在修复敏感肌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很多作出来的敏感肌,都是因为这个产品而变得正常了呢。
神经酰胺自然不用说,皮肤脂质中几乎一半都是它,而皮肤干燥和敏感肌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神经酰胺流失导致的,最好的修复办法就用一定比例的神经酰胺去填补。而另一项MVE技术呢,则是帮助神经酰胺等活性成分更好地吸收,强强联手,当然很难找到对手。
它们家的PM乳,添加了烟酰胺和透明质酸来进行皮肤屏障的修复和保湿,特别适合晚上使用,也是中国消费者最先听到的产品之一,不过烟酰胺的添加,虽然可以修复屏障,但对极敏感的肌肤来说,还是经典的蓝罐或者蓝瓶更加适合。
对于敏感肌频繁刺痛的问题,CeraVe的红色系列,添加了一种非处方药麻醉剂——盐酸普莫卡因,用来缓解局部的疼痛感,也适合晒伤或者昆虫叮咬导致的皮肤刺痛,号称2分钟见效,但个人觉得,临时用用还行,长期用麻醉剂在脸上,总觉得怪怪的。
这两年CeraVe为了扩展产品线,还推出了一些防晒和抗衰老产品,但毕竟不是它们家的强项,不管从配方、肤感还是效果,只能说还凑合,达不到一流的水准,好在价格都比较实惠(100多块人民币左右),偶尔试试也无妨吧。
西班牙IFC
西班牙的药妆产品最近出尽风头,其中不少产品也不是一夜之间成名的,背后的爸爸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最出名的要属西班牙最大的制药企业坎塔布里亚制药(IFC)公司了,很早以前就开始研发各种功效型护肤品,在当地妥妥地是地头蛇的地位。
旗下比较有名的一个要属Heliocare的防晒线,主打全光谱防晒,也就是说从红外光、可见光到蓝光和紫外都一网打尽,做得还是比较绝的。
对于全光谱防晒来说,除了紫外线波段以外,其他波段并不是靠吸收和反射来达到保护的,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抗氧化和修复功能,毕竟你要是想真的挡住可见光和红外光,还不如来个青岛大妈的脸基尼靠谱,在防晒产品里面想想也是不太现实的。
Heliocare在这里用的技术,一个就是自家研发的一种植物提取物Fernblock(白绒水龙骨),另一个就是雅诗兰黛小棕瓶里面用过的拟南芥提取物,通过这两者在抗氧化和修复紫外线损伤方面的作用,就可以减少可见光和红外光对于皮肤的损害了。
当然了,在任何时候,可见光和红外都是辅助,紫外线还是第一要务,还好欧系防晒里面的防晒剂量一般都很足,Heliocare也是如此,防晒剂方面没有偷工减料,紫外线防护相当充分。
IFC旗下的另一个品牌是Endocare,主打抗衰老,也是有一堆自家研发的专利成分,比如各种细胞因子、南极发草提取物、多肽等等,料还是比较足的,而且人家官网也大大方方扔出了临床测试的结果,感觉还是比较走心的,只不过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还很低,没怎么看人用过。
国内药厂
讲了国外,自然也要讲国内的各种药厂,但相对于之前提到的这些大药厂,国内类似的产品不算很多,而且都主打的不少都是中草药,效果不是特别明确,还有些类似权健的不靠谱公司,夸大宣传比较多,真凭实据一点都拿不出来。
要说声名远播的,大概还要属马应龙痔疮膏,不,马应龙眼霜了。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马应龙在中药活血化瘀这方面确实有一手,痔疮膏之类的产品都能卖到国外去,后来干脆就发明了眼霜,反正从原理上说……还真有点类似。
由于添加了痔疮膏里面的一些诸如冰片、硼砂、麝香等清解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材,加上一些植物提取物,可能还真能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减少黑眼圈和眼袋的情况,加上之前爆出用了这眼霜,连眼睫毛都不小心变长了,一下子变成了热捧的对象。
位于福建的另一家百年老店片仔癀,这两年也是推出了不少护肤品。片仔癀本身的处方和工艺还是国家非物质遗产,和云南白药一样,谁都不知道里面具体是什么东东。
作为一家主打保肝和清热解毒的中药企业,它们家推出的护肤品居然都是主打美白的,我一时脑子没有转过弯来,不知道清热解毒和抑制皮肤黑色素里面的关系是什么,大概黑色素代表着皮肤里面毒素太多的意思吗?
不过看了几个产品的配方,我才发现,人家还是忍不住添加了烟酰胺和熊果苷等耳熟能详的美白活性物,善意地理解为:可能是为了……锦上添花?
之前由于牙膏事件搞得沸沸扬扬的云南白药集团,其实在日化线里面也是特别积极,不仅有牙膏,还有面膜、祛痘凝露、蒸汽眼罩等产品,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不过从主要成分看,这些产品基本上和云南白药的关系不太大,可以认为是它们找了个代工厂,挂一个云南白药的名头就开始卖,配方里面几乎都是正常的普通成分,偶尔会出现一两次三七提取物之类的(云南白药本身并不在化妆品原料列表里),保湿美白抗衰老,还是那些传统的化学成分。
盘点了这么多药厂出品的护肤品,大部分还确实是有真材实料,毕竟背靠实力雄厚的爸爸,在功效上面总得与众不同才行,否则丢的可是爸爸的面子。当然这也教会了我们,买产品的时候,还是要看看这个品牌所属的集团是什么,靠山够不够强大,在某些时候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1125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