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古丝路,邂逅大西北
西北一直是一个梦,它的苍凉而又生机勃勃,吸引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每天风尘仆仆的早出晚归,精疲力竭却又收获满满,丝绸之路旅程,在欢声笑语中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祁连山下的西北千年古寺马蹄寺,生传格萨尔王的天马留下蹄印,因而得名。草原森林雪山,经历许久岁月的佛洞与随风飘扬的经幡。生生不息,四季轮回不变,念念马蹄寺。
西夏文明遗址与之并存的山西会馆,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有道是“不见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作江南 ”。
如果说七彩丹霞是以色示人,那冰沟丹霞就是盛气凌人。它大气耸然、千形万状,和雪山遥相呼应,不禁感叹祖国大好山河。
嘉峪关城楼绵延八百公里,虽不如阿尔卑斯山那样高,但是在这贫瘠空旷的戈壁上放眼望去, 祁连远远伫立,皑皑白雪圣洁地守护着辽阔的土壤,是怀抱、是滋养、是守护。
驱车四小时穿越大 西北 无人区,来到了 玉门 国家地质公园,分分钟可以拍出 美国 西部大峡谷或者 中东 荒漠的感觉。天地大美,感受大西北极富变化的光影魔术 。
传说中的鸣沙山月牙泉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不悔经行处,只恨太匆匆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感动、震撼、也有惋惜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是那么渺小
独自走带如海的戈壁荒漠马路,听到如魔鬼般吼叫的风沙声,是大漠独有的苍凉。
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驶过无人区的戈壁公路,敬念几近消失殆尽的阳关。曝晒、荒芜、凄凄惨惨戚戚。
tips:西行必备
1: 西北 的天气是非常任性的节奏,可以让你完美度过春夏秋冬,秋天厚外套、防晒衣要带一件、短袖短裤、美美连衣裙必备。(除 敦煌 、 张掖 、 嘉峪关 比较热,跟东部沿 海城 市差不多,其他地方较凉快,早晚温差大)
2:证件及现金:身份证、银行卡、学生证(大 西北 景区部分取钱地方较少,建议带足够现金)
3:防晒霜、墨镜、冰袖、面膜、润唇膏、身体乳必备(大 西北 真心酷热干燥,这些干货可不能少)
马蹄寺
在兰州短暂的留宿一晚,我和小伙伴们便驱车前往马蹄寺,早上8点的样子便开到了下午5点才到达传说中的马蹄寺,一路上经历了阳光明媚和风雨交加,车上放着杰伦的“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
马蹄寺千佛洞
祁连寒夜晓梦觉,星斗如幻照马蹄
神骥欲借飞天力,从此踏落入雪泥
百代穷工非巧力,铁壁铜崖种菩提
宝迹留落谁先知?仙踪归去飞鸟啼
传说格萨尔王骑着自己的天马路过马蹄寺,天马被马蹄寺优美的风景深深的折服了,于是天马就想在此停留下来歇息观赏一会,它找到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马蹄殿,并在此饮水落下了马蹄印而得名所以叫马蹄寺。
石窟内有七层,层层洞洞有石佛像。在古老而陡峭狭窄的通道上下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通,很多走廊矮到行人无法直立。同时不难想象,当年为开挖和掏凿这条通道 ,先人历经的艰难与坚持,不得不赞叹,信仰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马蹄寺千佛洞
马蹄寺也是河西走廊上宗教地位极高、影响极大的寺庙,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多次历经战火之劫难、自然洗礼以及人为破坏,却都无法抹去曾经的繁盛与辉煌,至今依然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山坡上的转经筒,经过的人们都会轻轻地拨动,据说,转经会减轻所有的痛苦与不幸,可解脱轮回之苦,每转一次相当于咏颂了一次经文。经过无数虔诚的触摸,经筒的表面已经磨的发亮。
游览完马蹄寺已经晚上7点的样子,我们便往张掖市区赶路,大 西北透亮清澈的天空已渐渐洒下了日落的余晖,车窗外静悄悄万籁俱寂,我爱上了大西北 ~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大佛寺
张掖是古时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地理位置险要,正所谓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来到张掖 第一站肯定是先去大佛寺,特别是有佛教信仰的朋友。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西夏,有着900多年的历史,以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而闻名,又称卧佛寺。
其实走进大佛寺就会发现与普通寺院不太一样,除了大殿内的卧佛以外,其后就没有其他佛殿了,大殿后排为佛教艺术陈列厅、佛教经籍陈列厅、土塔和山西会馆等,介绍了一些佛教的文化。
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盘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我看过的佛寺,大多殿外香火鼎盛,枝翠叶绿。殿内地面深沉庄严,光滑可鉴,塑像鲜艳整洁。在山林中的另一番天地。但是这里是 西北 。 西北 的天气状况和南方的总有那么点不同。
虽然在张掖还没感受到 西北 最恶劣的天气,但是在气候的影响下佛寺给人的感觉的确不同。大佛寺给人的感觉要厚重沧桑得多,也给人一种相称的在风沙中磨砺过的历史感。
张掖冰沟丹霞
来到大西北张掖 ,必不能错过的当然是丹霞地貌,若说七彩丹霞以色取胜,那冰沟丹霞绝对以形取胜,那丰富的类象可以充分调动你的感官想象力。与七彩丹霞地貌相比,冰沟地貌虽然从色彩上显得有些单调,但却宏大。
五颜六色的外貌,使整个区域构成了一幅绚丽无比的图画。因奇特地貌而闻名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因色彩斑斓而闻名的地貌,丹霞或许是少有的地方。
大西天是景区内的精华区域,主要的景点有极乐宫、婆娑宫、琉璃宫、佛母金刚、左旋法螺、金驼情深等多处。
每一处都雄伟壮观,而且颜色赤红,最令我记忆尤深的就是那个 法国 卢浮宫城堡的景点,加上远处雪山的映衬更显雄伟,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怪石嶙峋,形容这里再恰当不过了,俨然已经成为河西走廊 一颗璀璨的明珠。
看丹霞得站得高望得远才行,徒步穿过山谷,人工的木栈道,修在这些石头群的谷里,走到每一个高点,便是一个view point。每个角度,各有千秋,红色的地质,一层一层配合着大 西北 透蓝透蓝的天,壮观的很。你会感觉像是到了 美国 西部的荒野一般,有一种纯天然的狂放美。
景区很大,几乎看不到同行的游客,像是一块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丹霞景区。看这天地,太阳已经仅剩残晖,西方渐变,东方暗淡。山谷,夕阳,歌声,不能再应景了。
暮宿嘉峪关,别酒破萧瑟
嘉峪关关城
柳树可能是大江南北,最为普及的树种。 江南的垂柳,也许是最能触动情怀的,但如果在这个地方,遥远的西部,也能见到柳树的话,那将是多么别致的一种风景。
怀着不舍离开了张掖 , 西北的天总是亮得很早,到了嘉峪关 ,已是中午。城市中,绿茵茵整齐划一的绿化树让我们目不暇接。枝条下坠的样子,让我看着像是柳树,也情愿它是柳树。
嘉峪关城楼区域不大,周边有些都是现代修建的痕迹,虽然少了些许历史的沧桑感。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古人们见证了多少杀戮苦难,多少边塞别离,多少马革裹尸,多少妻离子散。又见证了多少盛世崛起,多少宁静祥和,多少佛光普照,多少繁荣昌盛。
在嘉峪关 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 时,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
角楼、城墙、操练场,对于帝都的人来说,并不惊艳和意外,只是多了一层金装素裹,土黄色的主调增加了时间上的厚重感。
站在城墙上,远处分不清是山高云低,还是白雪入云天。 黄昏,像是被阉割的猫一样,祥和而沉稳。夕阳斜照在城墙上,泛着金光。灰色的城楼,映着蓝天背景下的雪山。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匆匆离开 嘉峪关 ,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断壁城墙,这些耸立在大漠戈壁上的黄土墩儿,历经千年沧桑.......将在我的旅途中又划下了一个短暂的句号。
玉门魔山地质公园
其实玉门国家地质公园这个景点并没有在我们的行程规划当中,因为这是一个还未开发的景点,但是去了之后我却惊奇的发现这简直就是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的完美结合。
玉门地质区位于甘肃玉门市赤金镇的祁连山中,500多平方公里的壮丽丹霞美景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这里,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视觉。
这里的地貌色彩错落交织,天然形成的山沟、丘壑以不规则的形状分布在园区内,不仅气势蓬勃而且色彩之斑斓,壮观的场景让人一见难忘。
在车辆开往波浪谷的途中,我们经过了一段地貌极其独特的山谷,像极了巧克力的颜色,搭配上层层叠叠的波纹跌宕起伏,我们都被眼前壮观的景象所倾倒,纷纷下车,都想用自己双脚去亲身体会这片峡谷的壮丽。
波浪形起伏的条纹在约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延伸铺展,如古老的 丝绸之路 上被遗落的一段美丽丝绸,又如时光在大地上刻画出的不灭记忆,让人充满着遐想和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由于园区还未完全对外开放,通往各个地区的许多路段都比较崎岖,并且完全是置身于无人区的感觉,我们在整个景区来回驾驶了4个小时,仿佛置身于中东荒漠或者美国大峡谷。(在这里也建议前来的朋友们在景区大门换乘越野车)
因为河道上游是分布着丹霞地貌和硅化木,遇到倾盆大雨或冰雪融化时,部分水流从此河道一泻而下,因而形成了蜿蜒幽深的西红柳峡峡谷。每个山峰又各自分布着丹红色、锗红色银白色、灰褐色、乳黄色等色彩,各种色彩的山峰错落有致的耸立在我们的眼前,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在洞窟东的河岸边两侧还发现了许多土炼铁炉,据说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炼铁炉。后人为在洞窟内居住、圈养牲畜、挖掘,对石窟造成了极大破坏,能保存至今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鸣沙山
看过高山云海、看过深蓝大海、徒步过高原海拔地区、也在荒滩隔壁看过星空密集......但却没有看过沙漠,以及沙漠里面的一口清泉。敦煌鸣沙山,我们正朝你出发。
千百年来,月牙泉与鸣沙山相互依偎、相伴凝望,构成一幅婉转清扬、欢快灵动的美景。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流沙永远填埋不住清泉。身处茫茫沙海中口干舌燥,突然看到这一 汪清 泉,肯定是喜出望外。
但是见到月牙泉除了欣喜也有痛心,以内近几年 敦煌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月牙泉的面积由上世纪的60年代的二十多亩锐减到现在的八亩多,若不是当地政府采取外围补水措施,可能月牙泉早已是一片干枯。
也许只有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才是大漠最美的时分,我们选择晚上八点到达月牙泉,即使有数不清的游人在等待着日落余晖,但也丝毫不影响这一片沙漠绿洲的美丽。鸣沙山其实并不高,只是山势陡峭,许多游客都选择以骆驼代步走在沙丘之间,而我们偏偏选择徒步登山。
要知道在沙漠里行走真的是寸步难行,我和Tarina姐姐几近消耗体力,好在现在沙漠已有了木梯便于爬行,可当我们爬上鸣沙山看月牙泉的时候比看到一座 金山银山还要大喜过望!真如月牙儿一样的形状,安静的像是一面明镜,就卧在这片沙地上。
天色在渐渐暗去,那泉旁的亭台楼阁,也亮起了一圈黄色的灯光。这光与景的融合,显得异常的绚目。在沙漠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用再美的语言和文字,也无法诉说她的美丽,只能用心静静地去品味。
站在大漠的高处我眺望着那远处阳光照射下的沙山,一排排依次前行的驼队,仿佛依稀看到了古时栉风沐雨穿走在“ 丝绸之路 ”上的商队,穿走在茫茫大漠当中,温柔的丝绸从中原经过这样的路线运输到了西域。
我好像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驼铃声,这一刻我才亲身体会到这是真正的丝路之旅,我与沙漠、骆驼,都是如此的贴近,与沙丘、沙尘,与太阳,与吹动的风,都溶成了一体,我好像也变成了一粒沙,变成了一只骆驼……
阳光下的沙峰沙丘沙漠不仅金光闪耀,而且反射出七彩霞红般的光芒。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和小伙伴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大自然的给予。
在这里温馨提醒大家这里没有路,全是沙,一定要穿拖鞋,或者一言不合干脆脱鞋,这样会给你减轻很多重量。
阵阵拂过的微风是上帝的刻刀,沙丘流畅起伏的线条,都是神的杰作。
一望无际的大漠里有着一颗老胡杨的树干,被厚厚水泥包裹,远远望去很像纺锤树,无不为大漠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阳关遗址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乐园 北京 时间10点,夜深了,该回了~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葡萄串串的好地方。
随门票还配有导游服务,会先带大家到博物馆看当地出土的文物,讲解阳关、 玉门关的由来、历史等(只是我个人没有多大的兴趣)参观完博物馆便可以乘观光车或者是坐毛驴车前往阳关遗址,一路上阳关遗址的风很大,吹得人脸都要背过去了,风里裹挟着沙尘,大家最好戴个口罩。
大漠中矗立的阳关遗址,见证着往昔“ 丝绸之路 ”上丰富的人文交流以及经济繁荣。漫漫黄沙,千里戈壁之下不知埋藏着多少的千古忠魂。
阳关古城已覆没,阳关大道也无想象中平直宽阔,阳关烽火台遗址比玉门关还所剩无几。不过,夕阳西 下,处在这古时的边境,还是别有一分感受的~
玉门关
从阳关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玉门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俗称小方盘城。去玉门关的路上,一天都没有信号。沿途的风景全是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沙海,一眼望不到头。戈壁滩上,孤零零一人工建筑,是何等感觉~
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上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了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遐思、神往......
离小方盘城不远处还有一个 大方盘城遗址, 大方盘城是 玉门关中的一个关隘。但是目前去的人很少,但是是个出大片的好地方,如时间充裕也值得一去。
大方盘城又名河仓城,位于小方盘城(汉 玉门 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但也有人称为河仓城。
其实我个人对玉门关和大方盘没有多大的喜好,因为暴晒、荒芜......我们驶过无人区的戈壁公路离开了这些遗址地,心里面只有一个感受,渺小的我们还是愉快的生活吧,享受着以前的古人没有西瓜没有空调的度过整个夏天。
莫高窟
你不用操心怎样才能找到莫高窟遗址,因为你只需要在导航里找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景区的游客大巴士会带你去到这个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中心。
旺季的莫高窟,简直是一票难求,七月中到八月初的这段时间,临时去到敦煌肯定是买不到票的,220的门票已经被黄牛们炒高到千元。正确的做法是提前至少一个月到莫高窟的网上预约中心购票预约。
在参观莫高窟前,观众需要观看数字电影”千年敦煌 “和”梦幻佛宫“,主要是介绍了敦煌在丝绸之路中的发展和作用,以及莫高窟的由来。电影制作精良,效果也很不错,个人觉得是不能错过的环节。
为了保护这片饱经沧桑劫掠的遗址,每天游客限流六千,旺季时会启动应急售票,但是应急票不能欣赏电影,并且只能参观4个洞窟,还需要排很长的队,所以旺季去之前一定记得要提前网上购票!!!(这是重点)
谁能想到,这片干涸的河床边竟然隐藏着世界佛教文化中的无上瑰宝,远远可以看到墙壁上的洞窟了。有人说,现在留给世人的,不是死去千年的遗址,而是沉睡千年的生命。
洞窟里是不让照相的,为的是保护闪光灯的强光不对壁画造成损害,手电和电筒之类也是不让用的。
外立面的护栏和过道都是后期加固维修时搭建的,原来的莫高窟围栏都是木制的,早已风化破损了。抬头看那一个个尘土满面的石窟,多少年来漫天的黄沙早已为它覆上一层袈裟,岁月将它的棱角磨得圆圆润润。
来张大头照,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塔,里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唐代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的大佛,今年已经修缮完毕了。
短暂的游览便就要告别这闻名世界的艺术瑰宝,从莫高窟回去的路上,脑子里充斥的不是愤怒,而是淡淡的忧伤,这是一种历经千年的虔诚与积累,在某一瞬间遗散殆尽的忧伤。 雅丹地质公园
七月的天,骄阳似火,头顶只有火辣辣的太阳,这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我们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环目四周, 看不到一颗树,看不到一颗草,只有大风不停地吹,吹得戈壁滩上空空旷旷、空旷的像宇宙一样,好像它收集了远古所有的沧桑。
景区需要乘坐大巴或者越野进入,一路上可以观看到金狮迎宾、狮身人面像、孔雀玉立、西海舰队四个景点,这是目前雅丹最具有象征代表的景点。茫茫无垠的戈壁上,屹立着这样一座座气势磅礴,造型独特的雅丹,不愧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继续前行令人豁然开朗,由于这座城市身处广袤无垠的戈壁之中,强劲的 西北 风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纱,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一座座土黄色的古城堡耸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衬以蓝天白云,显得分外妖娆。
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孔雀”,正傲视苍雄,向人们展示着它的美丽。
规模宏大的雅丹体犹如气势磅礴的远航舰队,在浩瀚无垠的漠海上劈波斩浪,蔚为壮观。这种大规模集中连片的雅丹群在国内外罕见。犹如一座幽深宁静的城堡,肃穆、庄严的屹立在茫茫原野之中。
当置身这座规模宏大的"古城"之中,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天是那么的高,地是那么的阔,我又是那么的小,那种神奇的感受令人难以言说......
雅丹最好看的当属日落,戈壁滩上完全没挡风的东西,看着余晖一点点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忘记了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雅丹地貌,只想静静地去享受此刻的静谧。
夕阳夕下,留下了最爱的剪影,天边的红霞肆意燃烧......,我们能抓住的,唯有记忆。
遇见美好,遇见你!更多精彩内容呈现,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遇见国际旅行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9315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