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亡国之君,几乎大多都是因为沉迷于酒色歌舞不理朝政,或者是庸碌无能重用奸佞才导致的王朝的覆灭,但是有一个皇帝不是这样,在亡国的前一天,他还在处理朝政,还坚守在京城,日日为了江山的前途担忧,这就是崇祯皇帝。
应该没有哪位亡国之君像这位皇帝一样为了江山殚精竭虑了,只可惜造化弄人,不管他再怎么努力大明江山都走到了尽头,气数已尽。让人可惜的是,这位皇帝死守京城,保住了皇族的气势和颜面,但是他的儿子们居然也跟着他的身后死了,这让人难以理解。
因为他的儿子们有着充足的时间逃离京城,躲到安全地带再建立一个“后政府”,这样大明江山也算是后继有人啊,为什么会落得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呢?
说起来这还是要怪崇祯皇帝自身。崇祯是个多疑的人,他潜意识里不认为老祖宗的江山会毁在自己手里,觉得自己只要坚持下去时局就会有转机,所以他没有在危机来临之前先安排自己的儿子离开,为老朱家留个种。他担心儿子一旦脱离自己的掌控,自己就会像当年的李隆基一样受到被背叛,自己还没死呢,儿子就巴巴的继了位,所以没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便没有让自己的儿子先去寻个出路,而是让他们和自己呆在一起。
可是,历史的洪流席卷过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住,眼瞧着李自成的叛军攻势越来越猛,自己的防线被一道道攻破,他也慌了神,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固执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被叛军捉到的前一秒,他让自己的心腹太监将儿子们带了出去,希望他们可以活下来,将来说不定还有振兴大业的一天。然后把皇后、妃子、公主们杀死或赐死,至于他,也许自己早就存了殉国的心思了。
只是崇祯将一切都想得太美,以为事情会按照他所预料的发展,可是事实正好相反。那些太监们平时忠心耿耿,但是大难临头他们连自保都难,又有什么能力保护这些主子呢?忠心护主的没有什么能力,护不了主子,胆小怕事的出了宫将小皇子们一扔,自个儿逃命去了,更有狼心狗肺的将这些昔日的主子看做了自己今后保命的筹码,将他们交给了叛军······
陆续落到李自成手中的几位皇子并没有被立刻杀死,因为在李自成看来这几个“龙种”是很有用的,可以以此来要挟吴三桂,但是三位皇子并没有给他的“大业”做出什么贡献,在他被吴、满联军攻破后,都各自寻找出路去了。
最终只有三位前朝后裔,侥幸活了下来,但可惜的是,他们最终还是死在了新朝廷的手中。
先说太子朱慈烺,人嘛,遇到危险都想先找自己的亲人,他也不列外,去找了自己的姐姐长平公主,亲姐姐当然心疼弟弟,但是有人可不心疼,担心这位前朝太子给自己带来祸患,他的舅舅和外公周奎见向新朝廷举报了他的所在地。
多尔衮抓住这位前太子之后并没有立刻杀掉,因为杀与不杀不是多么简单的事,不杀他,总有想要光复明朝的人起来折腾,杀他,却又与自己当年进京的借口相悖,几经考量,多尔衮联合众人演了一出“真假太子”的戏。结果真太子被说成了假太子,含冤而死,可怜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临死之前还经历了一番人情冷暖。
相比于太子,皇四子朱慈焕就要幸运的多了,当年他跟着一个姓毛的将领侥幸逃了出来,过了一年提心吊胆的日子之后清政府开始严密盘查,毛姓将领再无胆量忠心护主,自己逃走了,他便又在一个忠心老奴的庇护之下生活,后来还娶了一个知道他身份的官员的女儿,有妻有子,以教书为生,虽然没有了身为皇子时的风光,但是好在心里踏实。
可惜,在他七十五岁那一年,身份还是被暴露了,被胡乱安了个造反的罪名,判了凌迟处死。据说当年“谋反”是确有其事,但是主角不是他,是有人借了皇四子的名号举大旗,碰巧他的身份被揭露出来就有了这次的灭顶之灾,但是就算当时没有这一出“造反”的戏,凭他前朝皇室遗孤的身份想必也活不了了。
就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皇帝成了亡国之君,他的儿子们间接葬送在了他的手里,实在让人唏嘘。康熙皇帝曾表示过:“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受以职衔,裨其世受祀事。”但当真的前明后裔出现的时候,便开始“叶公好龙”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7843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