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OLAY翻红,HFP、The Ordinary等爆红,“成分党”追崇的烟酰胺功不可没,而这又带动了一大批烟酰胺产品的涌现和狂销。
截至4月29日,在非特备案服务平台上,名称中含有烟酰胺的产品有2700多条数据,其中,2019年新增的烟酰胺产品数据1100多条。在销售上,烟酰胺类产品形势大好。比如在天猫上,蝶芙兰一款原液,显示月销售20万件;白云山星群、the ordinary 、珀莱雅、透蜜、HFP、毕生之研等品牌烟酰胺产品月销件数都在1万以上。
如果说烟酰胺的爆红,除了成分党的推动外另一重要推手是低门槛下的高性价比,那么价格高几十倍的神经酰胺的走红,则更多拼的是本身能打的实力。
入局神经酰胺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在飞速增长。截至4月29日,非特备案服务平台上产品名称中含有神经酰胺的产品,有2200多条。美丽修行中查询,产品成分中含有神经酰胺3的产品有30000多款,在神经酰胺的类型中应用数量最多;其次是含有神经酰胺1的产品,显示有10000多款。在小红书上,神经酰胺相关的笔记显示4.1万篇。
此前,CBNData消费大数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相较2017年1-10月,2018年1-10月化学原料护肤成分发博量同比增长133%,烟酰胺由第七位,跃升至第三位,神经酰胺开始进入前十。MAT2018化学原料成分护肤产品消费占比提升度,神经酰胺位列第三位。
在产品上,除了伊丽莎白.雅顿、CeraVe等主打神经酰胺成分,韩雅、高姿、奥洛菲、珀薇、活泉、丽普司肽、绿叶、HFP、伯德创研、雅纯、品赫等企业也推出了主打神经酰胺的产品。
无论是消费者的关注,还是化妆品企业加码入局神经酰胺,都在告诉我们,继烟酰胺爆红后,神经酰胺的春天也要来了。
神经酰胺之神,神在何处?
神经酰胺(俗称分子钉)是一种脂质,在皮肤的角质层,有着一道负责守护肌肤健康的天然屏障,而神经酰胺就是皮肤角质层中这道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与植物鞘氨醇、胆固醇和脂肪酸共同组成脂质板层膜结构,这层脂质板层膜结构可以帮助皮肤锁住水分,还能对抗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
美丽修行首席卖萌官修修酱介绍,神经酰胺首先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作用,其次是粘合作用和保湿作用,以及抗衰老作用。从功效上来说,神经酰胺可谓不负“神通广大”之名。
然而,皮肤中的天然神经酰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而减少。当神经酰胺含量不够时,就会直接影响肌肤屏障功能,不能抵抗“外敌”和锁水,导致皮炎、湿疹、红血丝、敏感肌、干燥肌、皱纹等问题肌肤的出现。
因此,当神经酰胺的多重功效,在成分党和企业的教育下,被越来越多人所认知和熟悉,加上神经酰胺的研究和应用边界不断扩大,神经酰胺护肤品,也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
据了解,伊丽莎白.雅顿是最早使用神经酰胺的公司之一,有很多神经酰胺的专利和产品,其中金致时空系列的核心成分就是神经酰胺(分子钉),也造就了她的明星产品。
成立于2005年、源自美国的药妆品牌CeraVe,则所有产品均富含三种神经酰胺1/3/6-I,专门针对干敏肌,以高性价比著称,在美国市场有着“消费者推荐的大众护肤品牌NO.1”、“亚马逊电商平台增速第一大众护肤品牌”等美誉,后来被欧莱雅集团收购,于今年1月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目前天然存在于人体皮肤角质层的神经酰胺共发现有9种。其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神经酰胺有NP、AP、EOP三种,在皮肤的脂质结构里具有特别重要的生理功能,含量最高的是神经酰胺NP(即神经酰胺3)。不同的神经酰胺,有着不同的功效。
德国赢创和韩国斗山是全球两大知名发酵神经酰胺的生产企业,两者除了工艺区别,其他如菌种底物都一样,各自有专利。比如CeraVe、珂润、日本富士艾诗缇ASTALIFT等品牌中的神经酰胺,就源自赢创;而La prairie莱珀妮、优色林、兰芝、珀莱雅、Dr.JART+等品牌的神经酰胺则源自于斗山。
代理斗山神经酰胺的广州中然总经理杨森鑫介绍,目前用于化妆品中的神经酰胺有合成神经酰胺(类神经酰胺)、植物神经酰胺、发酵神经酰胺,其中合成神经酰胺在国外被称为FAKE(假)神经酰胺,植物与动物神经酰胺都是糖基神经酰胺。只有发酵获得的神经酰胺是与皮肤角质层中的一致。
此外,CRODA禾大、LABIO、法国仙婷、RNS、日本一丸、苏州纳康等国内外企业也推出了类(合成)神经酰胺、植物神经酰胺或者发酵神经酰胺包裹体原料。无一例外的是,包裹技术类的神经酰胺3,则大都数购自于韩国斗山。
其中,日本一丸从柚子中提取出神经酰胺,是可用于日本医药部外品的原料,含有与人类自身相似的神经酰胺,可以用于护肤及头发护理;苏州纳康则通过购买斗山的神经酰胺3,再结合自己的技术做成脂质体,于2018年推出了透明神经酰胺脂质体,使得将高含量的神经酰胺应用于透明配方中成为可能,拓展了神经酰胺的应用领域,成为他们的主推品之一;广州千宇精细化工代理了韩国RNS包裹神经酰胺……
QYResearch发布的一项关于神经酰胺的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中,全球神经酰胺市场稳步发展,平均增长率为6.9%。2017年神经酰胺的全球收入接近275百万美元,实际产量约为211吨。社会因素,特别是年轻一代生活方式改变,老一代的皮肤老化问题以及女性劳动力的增加是预计在预测期内推动皮肤护理和化妆品中神经酰胺需求的重要因素。
随着神经酰胺化妆品逐渐走红,各种类神经酰胺产品也开始涌现,在今年的原料展上亮相的就有不少。谈及该类产品的优势时,现场销售人员表示,价格低,宣传时可以打神经酰胺的“擦边球”。
某业内研发工程师介绍,类神经酰胺和神经酰胺是两回事,前者几乎没有生物学活性,且与植物神经酰胺一样不能在产品背标上直接标注神经酰胺。
神经酰胺“江湖”,谁主沉浮?
神经酰胺强大的功效和参与者的增加,正支撑着她从小众迈向大众,甚至有人认为她会和透明质酸一样,成为护肤品中普遍添加的原料。
但事实是,神经酰胺的推广和应用,远没有烟酰胺那么顺畅。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发现,与神经酰胺相关的专利有200多条,申报企业包括HFP所属的广州蛋壳、花王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韩雅(杭州)化妆品有限公司、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欧诗漫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膜法世家(上海悦目)以及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等,其中专利最多的是花王,超过20项。而烟酰胺相关的专利,有300多项。
爱研科技庞义分析称,神经酰胺虽然功能强大,但是熔点高、水溶性差,使用和吸收都不容易,每公斤价格几万元;烟酰胺易溶于水,有美白等多重功效,价格还很低,性价比高,很容易被工程师接受和应用。
在伯德创研王晶王总看来,作为皮肤表皮细胞间质的“三驾马车”之一的神经酰胺,主体做皮肤屏障修复,早几年就在上游企业中很火了,目前他们推出了神经酰胺化妆水/精华(原液)/乳液/膏霜/面膜等产品。他也认同,相对来说,烟酰胺可谓“万金油”、“全能型选手”,神经酰胺的应用面则相对窄一些。
杨森鑫则坚持,神经酰胺将在化妆品配方中成为和透明质酸一样普遍的成分。在她看来,虽然神经酰胺一公斤几万元,但是可据成品剂型的不同以及功效诉求等级不同,可添加0.005-0.5%不等,所谓看菜吃饭,一分钱一分货。
如添加到一定的量,在修复屏障以及缓解特应性皮炎则可以达到临床效果。无论是保湿还是抗皱,基础都需要皮肤屏障完整,否则皮肤的“城墙”就是漏风的。而神经酰胺是修复皮肤屏障的绝佳成分,而且在特异性皮炎的修复上有临床数据支撑。
苏州纳康相关人员介绍,明显感觉到近一年来,寻找神经酰胺的企业增多,而因为他们的神经酰胺解决了溶解性的问题,增加缓释功能,即使价格不低,仍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和制造企业选择。
如今,修复需求人群正逐步扩大,也推动着神经酰胺的应用发展。神经酰胺“江湖”,谁主沉浮?还看今朝,各企业如何各显神通,加大市场教育投入,以及在产品应用上,如何更上层楼。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6287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