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永别了,澳洲!这个著名品牌宣布离开,又是一场血腥的失业潮

美妆资讯
永别了,澳洲!这个著名品牌宣布离开,又是一场血腥的失业潮

那啥,圣诞刚过,新年伊始,

这会儿,各大百货商场大佬们估计还在掰着手指,美滋滋地算着圣诞期间,

陡增的销售业绩…

心里盘算着,希望这稍微可观的利润,能为2019开个好头;

燃娥,新年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一记“重磅”!

几乎将澳洲零售商们,

感到绝望!

本应是“新年开门红”的大好形势,却又双叒有一家国际高端大品牌撑不下去,

选择在新年之际,关门大吉了!

从昨天开始,澳媒各个版面几乎都被同一件事给刷屏了!

所有报道的主题只有一个:

知名美妆品牌Crabtree & Evelyn,

要退出澳洲市场了!

(Financial Review)

(insideretail Australia)

(macrobusiness)

对于这个来自英国的护理品牌,想必咱们爱美的姑娘们,

一定不会陌生;

小编随手一搜,在小红书上关于该品牌的笔记,就多达近7000条;

评论里也多是:

性价比之王;

平价又好用;

空瓶N支;

会一直回购;

妹子们更是亲切地称呼它为,

“螃蟹树”!

它家的护手霜香味独特,柔润自然,

深得妹纸们的喜爱;

再加上小清新风的外包装,用来当做回国送人的礼物,

也是灰常合适的;

而除了护手霜之外的身体护理、精油香水、家居装饰等,

自然也广受女孩们的好评;

在英国留学生活的小伙伴们,简直是代购得不亦乐乎!

BUT…在澳洲的“螃蟹树”们,

就完全不是这么个情况了!

小伙伴们都造,作为国际知名大品牌,Crabtree& Evelyn的店,

都开在市中心的大商场里;

譬如悉尼的QVB、Bondi Junction,墨尔本的Chadstone,布里斯班的Indooroopilly;

在这种黄金地段,门店租金年年上涨,是必然发生的事;

人工成本不断增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最惨的是,租金涨了,薪酬涨了,

亏损额也跟着肉眼可见的逐年上涨了!

据了解,“螃蟹树”在澳洲的这几年,销售额的涨幅,还不到2%!

连租金涨幅的零头都不到…

尽管在2017年零售商们紧急做出调整,把员工成本控制到657澳币(RMB3285元),

相比2016年省了13万澳币(RMB65万元);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因为在2016年,Crabtree & Evelyn在澳洲亏损了共300万澳元(RMB1500万元);

BUT到了2017年,全年的业绩竟然比上一年,

还多亏了80万澳币(RMB400万元)!

眼瞅着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亏损情况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于是乎,就在上个月,当其他零售商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圣诞促销做准备的时候,

Crabtree& Evelyn总部却忙着通知澳洲零售商们,

准备关门停业吧!

负责资产重组的专家KordaMentha,及其合伙人表示,

我们并不是进行自愿托管程度,而是希望能通过一种平稳的方式过渡,

并最终关闭在澳洲的所有销售门店。

这也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在澳洲的小伙伴们,

再也看不到一家Crabtree & Evelyn实体店了!

鉴于现如今在澳洲海淘都得多交10%的增值税,

大家以后能否网购“螃蟹树”,

还真得打个大大滴问号了…

所以,在Crabtree & Evelyn彻底告别澳洲前,

现在!

就是你下手的最好时机!

因为现在它家实体店和网店都在进行最后的,

关店清仓大甩卖!

90%的商品,低至5折!

几乎是全场半价的节奏!

甚至有些商品,

比半价还要便宜!

盆友们,这可能是Crabtree & Evelyn在澳洲,

打折力度最狠的一次!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别错失这等大好机会呀…

港真,新年才刚刚开始就宣布关门,真叫人唏嘘的;

但谁让土澳这地方有毒呢,

在这里的零售业,管你是大牌还是小众,

最后不是关门了,

就是在通往关门的路上…

细数一下,多少大牌实体店,被“埋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2014年,在澳洲已有8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珠宝连锁店Bevilles破产倒闭。

全澳共有27家Bevilles门店关门,477名员工中,

超过一半人面临失业。

2016年的1月,澳洲电器巨头Dick Smith宣告破产,以出售公司的形式,来维持运营。

2017年2月,从男士衬衣起家的澳洲品牌Marcs,申请自愿破产。

和Marcs一起破产的,还有澳洲女装品牌David Lawrence;

David Lawrence的衣服款式,简单大方,

一直都是深受杜拉拉式的职业女性青睐。

然而,依旧无法改变被淘汰的命运。

2017年5月,另一个深受女孩子们喜爱的牛仔裤天堂Topshop,

在澳洲的门店也进入自动托管程序。

紧接着又过了3个月,2017年10月,Forever 21表示,

将彻底退出澳洲市场。

2017年12月,澳洲本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奢侈品品牌Oroton经营困难,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

到了2018年,更是澳洲零售业“最灾难”的一年!

一个又一个的噩耗,一月又一月地传来…

2018年1月,美国时尚巨头GAP在澳洲被迫关门;

2018年1月,Munro Footwear Group关闭了经营了近40年的Diana Ferrari零售门店;

2018年1月,著名运动品牌Mountain Design宣布,将关闭全澳大部分门店;

2018年1月,David Jones在可怕的销售之后削减了7.125亿美元;

2018年2月,Myer首席执行官在灾难性的Boxing Day销售后辞职;

2018年2月,彩妆品牌AVON表示,彻底退出澳洲和新西兰市场;

2018年3月,Donut King老板RFG关闭了200家商店;

2018年3月,Doughnut Time关闭全澳大部分门店;

2018年5月,Esprit关闭了所有67家澳大利亚商店,裁员365人;

2018年5月,澳洲时尚品牌Metalicus进入自愿接管模式;

2018年6月,Target宣布为了减少成本,将关闭全澳20%的店面;

2018年6月,Toys R Us破产,700名员工失业 ;

2018年6月,著名美妆品牌Laura Mercier宣布退出澳洲市场;

2018年7月,因高昂的门店房租和人工支出,H&M最终决定关闭澳洲的部分门店;

2018年8月,Sumo Salad进入自愿接管模式;

2018年8月,新南威尔士州家具零售商John Cootes被迫关闭,裁员135人;

2018年8月,在线鞋类零售商Shoes of Prey进入自愿接管模式;

2018年10月,在澳洲经历了十多年,曾辉煌到全澳开了38家连锁店的Max Brenner,

因成本日益上涨,和门店的销售量日益低迷,

继而宣布破产,

进入自愿托管程序;

2018年11月,经营了76年的澳大利亚著名男装品牌Roger David,宣布破产;

2018年12月,圣诞期间逛街的女孩们不难发现,在猫本Chapel Street上的Just Jeans, Dotti和Smiggle三家店铺,

再也没有了…

这年头,曾经那些满心欢喜入驻澳洲的大牌们,

或者经营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本土老牌们,

要么退出澳洲市场;

要么进入破产托管,最终彻底倒闭;

再要么试图重组,寻求新的生机;(欢迎关注我们的抖音账号:悉尼那些事儿 或搜“mandage”)

曾经有多么的风光,现在就有多么的落魄;

怎一个“惨”字了得!

如今,新年第一月就已经打响了【破产倒闭】的第一炮,小编只能说,

没有最惨,只会有更惨!

最后的最后,小编只能送各位正在夹缝中生存的澳洲零售商大佬们一声,

Good Luck…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5633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