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玉杯,雕琢得玲珑剔透,工艺精湛。杯身镂空雕琢有梅花五瓣,似腊梅盛开。杯底中心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梅枝,枝上琢有17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自然连在一起。杯子不仅外形精美绝伦,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酒斟入杯中,夏日无冰自凉,冬日无火自温。更神奇的是,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会有雪花飞舞的奇观,因此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就是这件稀世珍奇,引来了一场血雨腥风,它的主人为此弃官离乡,家破人亡。
明朝嘉靖年间,太仆寺卿(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长)莫怀古,家中有一只先祖传下来的宝物,玉杯—“一捧雪”。某年的冬天,莫府管家在街上遇见了一个字画匠,看他字、画都不错,于是上前询问,得知此人名叫汤勤。就把他带回府上,给主人装裱字画。莫成把他介绍给莫怀古,莫怀古见汤勤衣衫褴褛,冻得瑟瑟发抖,就好心地拿来玉杯,想让他喝杯热酒暖暖身子。美酒注入杯中,只见杯中雪花飞舞,非常奇妙。这个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顿时傻了眼。莫成带他吃饭时,汤勤询问莫成,莫成如实告诉了他其中的缘由,并一再叮嘱他严守秘密。
此后的一段时间,汤勤在府上给主人写写画画,干些杂活。莫怀古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待人随和,夫人雪艳,容貌俊美,气质清丽。汤勤对莫夫人心有爱慕,虽不敢有非分之想,能天天看见佳人也是一种满足。
第二年中秋,相国严嵩府上招收门客,莫怀古便把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的汤勤介绍到了相府。汤勤深知相国喜好奇珍异宝,为了讨好新主人,汤勤把“一捧雪”的秘密告知了严嵩。严嵩当即命儿子严世蕃带人去莫怀古府上索要宝物。莫怀古心里自然不情愿,就托口说,此物乃是先人遗留下来,不能轻易送人,需要择吉日先祭拜列祖列宗再送过去。严世蕃走后,莫怀古采纳管家莫成的建议,仿制一只玉杯赝品送到严嵩府上,自己带着真杯连夜逃出京城。
一日,严嵩宴请宾客,酒过三巡,拿出“一捧雪”让大家观赏。美酒缓缓注入杯中,众宾客瞪大眼睛想看看杯中奇妙的景致。然而,等了许久,始终不见杯中雪花飞舞。这时,汤勤低声告诉严嵩,杯子是假的!严嵩恼羞成怒当即命严世蕃带领几百人将莫府团团围住,仔细搜查一遍,也不见玉杯踪影。严嵩在朝廷弹劾莫怀古并四处缉拿他。
莫怀古在蓟州被抓,严嵩命令蓟州太守戚继光将莫怀古就地正法。戚继光本是忠诚正直之人,他想救莫怀古,但是毫无办法。这时莫府管家莫成愿意替主人死去。戚继光将莫成人头送往京城,莫怀古借机逃往古北口。
莫成人头送往京城后,又被汤勤识破。锦衣卫陆炳奉旨调查,将戚继光拘捕。严世蕃命汤勤一同会审。陆炳欲为戚继光开脱就断定人头为真,汤勤坚持人头为假。陆炳发现,汤勤垂涎莫怀古夫人雪艳的美色,就将雪艳交给汤勤。汤勤于是不再追究人头真假。
洞房花烛,汤勤得意忘形,喝得酩酊大醉。雪艳看着眼前的仇人,想着昔日一家人的和乐,不禁热血沸腾。三更时分,雪艳偷偷潜入书房,找到一把宝剑,回房一剑刺死了熟睡中的汤勤。大仇已报,雪艳随即自刎。
莫怀古辗转流落到中原地带,在河南新野西北隐居下来,改“莫”姓为的当地“李”姓。这就是新野县歪子镇莫李庄的由来。玉杯“一捧雪”流传下来,并有莫李家族之长门世代保管。“一捧雪”的故事后经清代作家李玉编为剧本,在豫剧、昆曲、京剧的舞台上多次上演。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每到农闲时节都会请来戏班子,听爷爷讲,我们村的“李”姓也是莫怀古的后人,所以戏班子唱的压轴戏必是“一捧雪”。
莫怀古为了守护传家宝物,丢官离乡,舍弃富贵;莫成忠勇可嘉,舍身救主;雪艳杀死小人,贞节刚烈。他们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人性美,也如同玉杯一样璀璨华美,永放异彩!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4774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