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哪8大本土日化企业引进过外企高管?它家至少8位

美妆资讯
哪8大本土日化企业引进过外企高管?它家至少8位

随着国际大牌对中国日化市场的渗透,以及更多本土日化企业迅速崛起,中国日化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然,本土日化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而其中,引入有外企背景的高管,是本土日化企业应对竞争的人才战略之一。

有数据显示,排名前15的本土日化企业中,约250名职业经理人拥有外企背景。这似乎向本土日化企业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得外企高管者得“天下”。

的确,外企高管有着广阔的国际视野,在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能够在本土日化企业提升产品国际化水平、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此,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在内,越来越多有国际日化集团从业背景的高级人才受邀,加入本土日化企业。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到底有哪些本土知名日化企业引进过有外企背景的高管。

上海家化

引进:曲建宁(原联合利华日本分公司高管)、张东方(曾就职于芬美意集团)等

原上海家化原首席技术官曲建宁

在葛文耀执掌上海家化时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上海家化原首席技术官曲建宁。

据了解,曲建宁曾任联合利华日本分公司家庭保护产品高级产品开发经理、本公司副总经理,后于2003年进入上海家化,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

2013年上海家化董事长由谢文坚接任后,曲建宁改任首席技术官,在上海家化易主平安、实现平稳过渡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6月,曲建宁因“个人原因”,正式离开上海家化。

上海家化CEO兼总经理张东方

而张东方,是在上海家化前董事长谢文坚于2016年11月离职后,被聘为上海家化CEO兼总经理的,有过在瑞士IMD国际商学院学习的经历,也曾任国际知名香精香料公司芬美意集团北亚日化香精副总裁及大中华董事总经理,其前一份工作,则是维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有着非常丰富的国际与国内企业管理经验。

拥有二十多年快消品行业经验,应该是是张东方最吸引上海家化的一点。对于当时处于业绩下滑期的上海家化而言,她的加入,有助于上海家化抓住消费升级机遇、成功转型升级。

伽蓝集团

引进:Kim Dong-young(爱茉莉太平洋旗下伊蒂之屋品牌前主管)、陈明华(原宝洁集团亚太研发总部高级科学家)、夏增华(联合利华前高管)等

2017年年初,旗舰品牌自然堂(Chando)改革之际,伽蓝集团聘请了一位韩国高管来负责相关事宜。除此以外,公司还成功将爱茉莉太平洋旗下伊蒂之屋品牌前主管Kim Dong-young“收入囊中”。

而早前,伽蓝集团还引进了不少外资企业的研发人员。

原宝洁集团亚太研发总部高级科学家陈明华

2012年6月,原宝洁集团亚太研发总部高级科学家陈明华加盟伽蓝集团,担任伽蓝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陈明华从1997年开始就专职从事化妆品配方、工艺、原料筛选及技术检测工作,对美容霜、精华素、面膜、化妆水、洗面奶等产品配方创新有独到见解。他的加入,可谓让伽蓝如虎添翼。

而当时身为伽蓝研发中心基础研究部高级科学家的夏增华,也曾先后在联合利华、可口可乐担任研发经理和资深科学家。

相宜本草

引进:阙嘉华(原欧莱雅中国高管)、张昊(曾任宝洁、百事高管)、朱文良(曾任资生堂高管)等

2016年是相宜本草高层管理人员“大换血”的一年。

先是曾经在欧莱雅中国负责专业日化线的阙嘉华加入相宜本草,担任负责市场的副总裁一职。接着,在当年的5月份,又有两位前伽蓝集团高层加入——前伽蓝集团营销总裁张昊出任相宜本草CEO,前伽蓝集团高管朱文良出任相宜本草CS事业部总经理。

前相宜本草CEO张昊

张昊曾经在宝洁、百事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过高管,加入相宜本草后,全面负责相宜本草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而朱文良早期曾在资生堂公司成功开拓专营店渠道标杆品牌泊美和悠莱。

不过,阙嘉华、张昊和朱文良皆于今年从相宜本草离职。而前相宜本草总裁严明也已回归,担任副董事长一职。

上美

引进:李维(宝洁爽肤水及面膜全球技术平台负责人和中国区彩妆技术负责人)、孙培文(原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开放式创新研发总监)、冯晨/李雅璞/陈宏君(原欧莱雅高管)、鲍燕悦(原欧莱雅中国副总裁)、陈静(原欧莱雅中国研发与创新中心彩妆技术总监)、谷口登志(原蜜丝佛陀日本研发总监)等

2015年5月,有过8年宝洁工作经历的李维宣布加入上美(当时的韩束),担任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运营供应链和海外拓展业务,帮助韩束提升项目管理、产品品质、采购效率和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水平。

2015年6月,原宝洁公司大中华区开放式创新研发总监孙培文也进入上美,现为上美全球研发总监。

上美全球研发总监孙培文

来自欧莱雅的冯晨、李雅璞、陈宏君等人,如今也在上美分别担任市场总监、分销三部渠道总经理、K2事业部负责人等重要职务。

2017年结束之时,上美引进来一位新的核心管理人员——原欧莱雅中国副总裁鲍燕悦,接替吕义雄出任上美CEO。在欧莱雅中国,鲍燕悦还曾先后担任过销售总监、美宝莲品牌总经理、巴黎欧莱雅品牌总经理等职务。

上美CEO鲍燕悦

上美彩妆研发全球总监陈静

而今年1月1日,欧莱雅中国另一员“大将”陈静紧随鲍燕悦之后也进入上美。陈静在欧莱雅期间,主要带领彩妆研发团队,为欧莱雅旗下不同品牌开发产品。进入上美后,陈静将担任上美彩妆研发全球总监。此外,原蜜丝佛陀日本研发总监谷口登志也被上美引入做彩妆研发。

上美引进过的外资企业人才,可用“成群结队”来形容。

珀莱雅

引进:金汉坤(原爱茉莉太平洋技术研究院院长)、Kim Hoi-joon(原珂莱欧高管)

2015年初,韩国化妆品界的“教父”级人物——金汉坤宣布加盟珀莱雅,担任珀莱雅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

据了解,金汉坤曾担任韩国爱茉莉太平洋技术研究院院长、雪花秀和兰芝首席科学家,对亚洲人肤质有着深入研究。珀莱雅高层在引进金汉坤之前,曾多次与他接触,最终将其纳入麾下。

珀莱雅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金汉坤

事实上,金汉坤其并非珀莱雅“看上的”第一个韩国企业高管。早在2014年,珀莱雅就聘请了韩国珂莱欧的Kim Hoi-joon,主管旗下的Hapsode(悦芙媞),后来又由Kim Hoi-joon出面,以高出现有工资50%的待遇邀请爱茉莉太平洋前高管加入珀莱雅。

迄今为止,珀莱雅集团已相继聘请了十多位韩国员工。

丸美

引进:镰田正志(资生堂前高管)、佐佐木公夫(原资生堂研发中心工程师)

2015年7月,丸美聘请到了原资生堂中国总经理镰田正志,来担任公司的COO(首席运营官)。

198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镰田正志就加入了资生堂,后被任命为资生堂丽源化妆品有限公司上海事务所长、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资生堂在镰田正志的带领下,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一度达到全球市场的15%,其能力可见一斑。丸美有了镰田正志的加盟,可谓如获至宝。

丸美首席运营官镰田正志

而在镰田正志之前,丸美公司还邀请到了原资生堂研发中心工程师佐佐木公夫任丸美首席研发总监。事实上,丸美一直在挖掘研发人才方面不断努力,多位原资生堂高管现都被其“笑纳”。

丸美首席研发总监佐佐木公夫

玛丽黛佳

引进:陈海军( 曾任欧莱雅中国商务总经理)

玛丽黛佳品牌总经理陈海军

2016年,曾任欧莱雅中国商务总经理的陈海军成了玛丽黛佳新的品牌总经理。

陈海军于2000年加入欧莱雅集团,后来又被高薪挖到相宜本草公司,丰富的化妆品行业从业经历,让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品观网(pinguan.com)董事长邓敏曾评价陈海军为“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智慧第一人”。因而,陈海军能被玛丽黛佳 “相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加入玛丽黛佳后,陈海军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素颜霜刚在市场上火起来时,陈海军就凭借着对产品的敏锐嗅觉,将玛丽黛佳打造成了第一个推出素颜霜的中国彩妆品牌。

阿芙

引进:张耀东(前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

阿芙总裁张耀东

2016年6月,阿芙宣布前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张耀东将出任公司总裁一职。

张耀东可以称得上是化妆品行业“元老级”人物。他于1997年加入欧莱雅集团,历任美宝莲及巴黎欧莱雅销售总监、巴黎欧莱雅总经理、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分管大众化妆品部,并于2014年9月1日起担任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分管战略发展。

张耀东在欧莱雅中国任职期间,他所执掌的大众化妆品部一举成为欧莱雅(中国)最大的现金流部门,巴黎欧莱雅和美宝莲品牌则分别占据中国市场护肤和彩妆的头把交椅。

阿芙有了张耀东的加入,对其线下市场的发展也许会带来不小的帮助。

现如今,面对国外日化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带来的压力,寻找并任用合适的具备外企背景的人才,似乎成了本土日化企业的一种流行做法。

当然,这样的人才是否真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提升,还需要时间检验。本土日化企业同时应该考虑的是修炼内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竞争力。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1359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