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到底是谁给女人错觉?一个“又馋又懒”的女人可以靠别人度过一生

美妆资讯
到底是谁给女人错觉?一个“又馋又懒”的女人可以靠别人度过一生
2023-08-05

最近看了电影《没人爱小姐》,女主宝拉在二十岁时义无反顾地从母亲的家中逃走,一头扎进了教授男朋友的生活中。

痴迷摄影的教授因为拍她而出名。她从二十岁开始做教授的女友,也做激发他灵感的模特,只是这十年宝拉唯独没有做过她自己,她没有学习过一项本领,也没有发掘过自己的天赋,如教授所说她甚至从没有真正看完过一本书,她之于教授也许就像教授养的那只猫一样,教授养着她,她则心无旁骛地甘心被他养着。

宝拉没想到,曾经一生一世的誓言,仅仅十年后她亲爱的教授就开始嫌弃她年老色衰,最后还像丢垃圾一样将她扫地出门。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意料之外的东西,第一反应是蒙的。

这对一直以来像被宠物一样喂养着的宝拉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天真的宝拉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感情也会有这么寒冷的一天。

不禁感叹,爱情和男人就是这样可以轻易改变一个年轻女孩的命运轨迹,宝拉的故事之于年轻女孩来说并不是个例。

但是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是谁让一些女孩子拥有这种错觉——一个“又馋又懒”的女人,也可以通过依靠男人来度过自己平安喜乐的一生?

这里的“又馋又懒”并非贬义,但要比它的本意涵盖范围更广,又馋可以意对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向往,而又懒则可以意为,但是又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得到它。

1、你越缺失的,你越得学会自我满足

也许在宝拉身上,我们还可以努力为她的“自甘平庸”找一找理由。

没人爱小姐宝拉,从小一直跟妈妈生活在一起,正如妈妈所指控宝拉的一样,宝拉的爸爸在宝拉很小的时候也是一走了之离开了他们。

妈妈带着宝拉,为了生计,不得不经常将她一个人锁在家里,所以宝拉是缺爱的。

二十岁她遇到教授,宝拉觉得他能给自己所缺失的一切,家庭带给她内心巨大的黑洞,好像有一种被瞬间填满的错觉,于是她没有多想,走了爸爸的老路。

爱情的火花容易点燃,却不容易持续。

当爱情降温,对方中断给她送给养的时候,她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可事实上却是她自己自作自受,因为爱情本来就是这样难以长久的东西。

她不聪明,自己悟不到,刚好也没人教过她。

她那时并不懂得,我们越缺失的东西,越是需要自我满足,才能彻底自我治愈。在这件事上,他人终归是无法永远代劳的。

因为他人永远是我们所无法掌控的。刚开始也许因为爱情的遮蔽,双方都更容易沉浸在美好的梦境,可是当爱情逐渐淡去,宝拉们在男人身上的巨大寄托,便会成为男人们感觉无比沉重的包袱。

2、女人当然可以追逐爱情,但不能丢失自我

爱情当然是美好的,但爱情只能更长久地存在于两个成熟独立的个体之间。

宝拉十年完全寄生在教授身上,没有成长,没有学习,没有思考。所以宝拉虽然年长了十岁,可是她的一切仍然停留在她二十岁的时候。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部类似的影片,在电影《成长教育》中,16岁的女孩珍妮也遭遇了跟宝拉相似的成长的烦恼。

不同的是,珍妮的原生家庭基本还算完整。但她们也有相同点,为了爱情,为了男人给她们带来的看似美好的生活,她们可以轻易放弃自己的规划和道路,甚至是自己的一切。

她们的这种做法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事实,在她们心中,她们自己根本就是不重要的。

尽管她当时学业优秀,甚至很有希望考上牛津。可是当她遇到充满成熟魅力的大卫时,她还是迅速想要放弃自我的成长,选择大卫给她所带来的进入所谓上流社会的捷径。

在珍妮决定为此放弃自己的学业及前程的时候,她的英文老师希望她能冷静理智地再考虑一下,可是沉醉其中的珍妮却反驳老师说,您毕业于剑桥大学,可是毕业之后还不是要每天给学生们批改无聊的作业?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当珍妮的父母意识到女儿的男朋友也许可以显著改变他们的生活层次的时候,他们也默认了女儿的选择。

也就是说,她的父母认为,他们原来让女儿努力考上牛津的目的,也不过如此,如今有人愿意让他们家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这一切,那他们何乐不为?

老天爷对珍妮还算善待,在珍妮放弃学业准备跟大卫结婚的前一夜,珍妮鬼使神差地发现了大卫隐瞒已久的已婚还有孩子的事实。

珍妮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无比绚丽的梦,现在她在痛苦中醒来,尽管痛苦,可是她还是果断放弃了大卫。最后她在英文老师的帮助下,如愿考上了牛津。

女人当然可以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 可是她首先要意识到,爱情并不应该跟自我成长相冲突。

而且正因为女人成长路上的陷阱和诱惑更多,所以女人才更应该努力让自己获得辨识真假的智慧、以及保全自己的能力。

3、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请给女孩正视听

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又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通常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波伏娃的话,就像很多人对女性态度的缩影。

一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声音,它传递给女性,干得好不如嫁的好,女性就算在事业上取得再卓越的成绩,只要她的婚姻、家庭不美满,那么社会大众还是会将其划分到失败者的行列中。

而男人的成败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事业是否成功。这样单一的评价标准,看似残酷,却是最踏实最有保障的选择,也是这个残酷世界的事实真相。

而女人们看似短期内可以凭借自身资源走捷径,好像可以避免走那条跟男人一样最难走的道路,可正是这条捷径,却始终是充满最多陷阱和危险,最虚无缥缈、吉凶难测的道路,一如宝拉和珍妮后来所遭遇的。

谁家要是生了男孩,则宾主尽欢,无不兴高采烈。谁家要是生了女孩,大家的兴致就逊色了那么分毫,人们一边嘴上说着,女孩好,女孩是爸妈的小棉袄,女孩是招商银行,爹妈还免于给儿子拼命赚钱娶媳妇了,只要将来找个好婆家就万事大吉了,一边却又觉好像差点什么,毕竟终归是没有儿子。

对待男孩,父母都要让他多吃点苦;对待女孩儿,则认为女孩儿何必让自己活得那么苦?

在这些观点的长期浸淫下,不只他人觉得女孩是第二性,而且家有女孩儿的父母本身,也有一部分是默认女孩终归长大了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投入得再多,培养得再好,也是给别人家效力。

而这种自父母身上感受到的“你不重要”,无疑也是让女孩被鼓励滑下去的力量之一。如果女孩的父母都将她们往错误的方向上指引,不能将事实的真相呈现给她们,那才是女孩最大的悲哀。

就像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那强势的妈妈,她理直气壮对女儿苏明玉说的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你是女孩,我们也不指望我们老了你养我”,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在你身上本就不抱什么希望,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如你的哥哥们重要,如今还供你上大学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你应该满足了。

苏明玉的妈妈身为女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意味她已经从心理上对这种观点的臣服和认命。还好苏明玉是个倔强不屈、头脑清楚的人,尽管经历种种痛苦,可是她最后仍然没有迷失自己。

也许让更多的女孩达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境界,以致让她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危险,无疑是对一部分人有好处的,因为女人不止是一种性别,更是一种资源。

年轻美貌又什么都不懂 ,则意味着这种资源可以更容易地被获得,但却不用考虑等价交换,或者付出太多的代价。

这就是为什么珍妮的父母会默认让珍妮放弃自己的学业,嫁给大她十多岁的有钱人大卫的原因。他们认为女人可以凭借这种天赋的资源,青云直上,而且不用白不用,因为资源过期便会作废。

但是,毕竟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一定要想清楚代价。

希望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能传递给女孩更正确的价值观,让女孩从小意识到自己将要面对的危险所在,并告诉女孩人生终极的幸福永远应该寄托在自己身上。谁都没有自己可靠。有些捷径其实是人生最大的弯路。

尤其身为父母的人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改变他们的命运、提升他们的阶层这个最终的结果,更是为了让他们永远牢牢掌握住,在这个过程中,依靠自己获得幸福的智慧和能力,这种智慧和能力才是闯荡这个世界,最货真价实的秘密所在。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31149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