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小心勿食!“仿食品”包装暗藏安全隐患

美妆资讯
小心勿食!“仿食品”包装暗藏安全隐患

老人误将网红清洁剂当橙汁喂孙子,登上微博热搜!

截至2月14日,该话题阅读次数3.2亿

讨论次数9496次!

而在众多网友评论中,还有:唇膏被包装成糖果模样,身体乳外盒似水果糖盒子,卸妆水的瓶子像果汁瓶,甚至儿童药品的外包装像小零食……

已发生多起事件!

均为包装引发误食↓↓

1月21日,江苏苏州一位家长称自家买的一款“网红清洁剂”被家里老人误当做橙汁,倒在杯子里给孩子喝下。随后,孩子被送入医院洗胃。通过家长分享出来的图片可以看到,清洁剂瓶身上显示有日文,印有橙子的图案,且清洁剂是一种橙色的液体,看起来确实很像橙汁。

2020年8月,一位网友称自己吃了一口“吸吸果冻”,就不得不去医院挂急诊了。什么果冻这么厉害,能把成年人送进医院?看到消费者发出“吸吸果冻”照片时,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所谓的“吸吸果冻”是一种母婴除菌液,包装外形与常见的果冻极其相似。早在2018年,大白兔奶糖推出的唇膏外包装类似糖果包装,上面印着大家熟悉的大白兔。有消费者反映,家里3岁娃平日里吃过大白兔奶糖,因此一直对唇膏“虎视眈眈”。自从发现家里有一支大白兔唇膏,孩子经常闹着要,拿着就往嘴里送。

化妆品“仿食品”包装很诱人↓↓

2月12日,消小妹儿在电商平台上搜索“仿食品”立即跳出来多个产品。例如化妆品牌“伊蒂之屋”与巧克力品牌“好时”联名,推出了巧克力系列的眼影盘及眼影刷。从包装看,跟真巧克力几乎无异。在天猫旗舰店的评论中,不少消费者评价这款巧克力眼影盘以假乱真,有人甚至评论“闻起来很像巧克力”“忍不住想尝一口”等。这些化妆品在包装的一角标明了“本产品为化妆品不可食用,置于儿童不易拿取处”。2月13日,消小妹儿走访市场上发现不少类似产品,有些并无防误食提醒。在一家超市的护肤品货架,消小妹儿看到有几款足以“以假乱真”的以食品形式包装的产品,其中有洗洁精,也有漱口水等。

这些洗洁精包装上都有较大的水果样式,比如水蜜桃、柠檬等,还有一款洗洁精包装上有几个硕大的石榴,并写着硕大的“果醋”二字,旁边有几个小字“洗洁精”。

一款韩国进口的身体乳外包装上布满了杏仁图案,乍一看像一瓶杏仁露。

还有几款漱口水,上面也画着水果的图样,漱口水的颜色也跟饮料颜色一样,就像是一瓶饮料。

一位正在逛街的消费者看到消小妹儿正在选购漱口水时提醒道,“如果家里有小孩就不要买这个,很容易误食。”

不得利用

2018年8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一则消费警示:市场上一款名为“泊美枇杷畅饮清肌露”的护肤水(生产企业为上海卓多姿中信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产品包装外观类似饮料,并标有“新鲜多汁”“FRESH + JUICY”等字样,可能造成儿童误饮误食,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了《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关于化妆品标识不得利用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的相关规定。对于各类“仿食品”的包装,北京市通商(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小明表示,《产品质量法》规定,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如果因为厂家没有做好警示标志,导致消费者误食误用,进而造成人身安全健康问题的,可以要求商家赔偿。

对于某些厂家特意将不可食用的产品做成很美味的样子,郭小明认为,即便产品上印有不可食用的提示,还是存在问题,需要承担造成伤害的责任。


来源:消费质量报编辑:张可版权声明:本文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8321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