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虚假时刻,这是一种防御策略。它像面具一样,为我们挡住了许多危险。这样的时刻逐渐多了以后,真实的自己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仿佛他们失联了一样。就像我们前文提到的例子,如果那个小伙伴愿意面对自己的过错,勇敢地承担责任,跟你说:“对不起,我看你搭得这么好,我却搭不出来,我就很生气,于是破坏了你的作品。”我想你的感受会不一样,你可能会觉得生气,但是不至于很想报复了。
在另外两个例子里,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而感到愤怒,那么他们将有机会去处理自己的愤怒。他们也有可能反思,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他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一直以来不断地挑剔你,是因为我在你那里投入了太多期待。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我知道了,很抱歉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当父母可以这样表达自己,跟自己的愤怒在一起时,他们就有机会真正地看到孩子本身。
在第三个例子里,如果父母能够明白自己的确很累,需要休息,也许可以坦然一点儿跟孩子说:“我实在太累了,刚刚无法回应你,这可能让你不舒服,我希望我还有机会来看看你的积木作品。”这样的方式也是直面自己的疲惫和无助。当你带着诚意说出你的真实想法时,孩子会去理解这一点。那么,孩子因为被拒绝而产生的攻击性冲动也就这样被化开了。
这就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会带来的改变。当人们受到的伤害被看见、被承认、被尊重时,人们的攻击性会减弱,而呈现一种非凡的力量之美。
心理咨询中的真实与坦然
我在咨询中也常见到这种情形,比如我没有理解来访者,当来访者表达愤怒的时候,如果我的反应是防御式的“我没有啊,我很理解你啊”,那么就会使关系的张力变得更大。可是,如果我放松自己,允许自己更加真实地存在于这段关系里,我就会体会到对方真正的感受。他可能正在经历着某种挫败,我无法理解他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失望,这里面隐含着一些攻击。而如果我回避和防御,就像是否定了他的感受,这也会让他感到被攻击。所以,他也会攻击我。这样的咨询关系很有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更加真实的方式就是坦然面对。我一般会这样对来访者说:“哦,刚刚你觉得我没有理解你,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就这样的一句话,意味着咨询师进入了来访者的世界,去理解和尊重来访者的感觉。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69718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