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什么?!一直给娃吃的零食,竟是披着“健康”外衣的垃圾食品

美妆资讯
什么?!一直给娃吃的零食,竟是披着“健康”外衣的垃圾食品

零食,对于小娃们来说,似乎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哭闹的时候,给个零食,瞬间平静;做对了事,拿零食当奖励的时候,就是“喜上加喜”;上蹿下跳各种闹的时候,拿到零食也能立刻安静。

孩子们为啥那么喜欢零食呢?

其实啊,这和他们的生理需求有关。

3岁以前,宝宝胃容量很小,但他们的活动量却很大,刚吃完的东西没一会儿就消耗完了。

我曾试图跟着DD体验他一天的活动量,结果半天就败下阵来,我这是生了台永动机啊~

除了吃东西时能安静片刻,其余时间,emmmmm,说他是只剁了尾巴的猴也不过分。

咱就说这么大的运动量,正常的一日三餐能满足他们的能量需求吗?

显然不能!而且,一旦得不到满足,野猴子立马变“窜天猴”,脾气那叫一个暴。

所以,除了定点的餐食以外,加餐和小零食是必不可少的,少吃多餐的喂养原则也更适合胃容量小的宝宝们。

一般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就可以适当的加些“小点心”喽~

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随便”吃了,市面上可是有不少披着“健康零食”外衣的垃圾食品,不但满足不了需求,还可能对娃的健康产生影响。

01

乳饮料

酸奶因为营养密度高,能够给宝宝提供相应的能量、钙质及蛋白质,其中的半乳糖成分,也能够起到促进宝宝脑部发育的作用。

但很多爷爷奶奶花大价钱买来的酸奶,也许并不能称为酸奶哦。

比如超市里常见的XX乳酸菌、X仔牛奶。

这一类的产品,因为带有“益生菌”、“奶”等各种字眼,被许多人误认为营养丰富。

其实不然,它们中很多更多的成分其实是水、糖等,宝宝真正需要的蛋白质含量却很少。

下图这个乳酸菌饮料,排在成分表第一位的就是水,果葡糖浆、白砂糖也都“位列前茅”,而蛋白质含量,却只有0.7g/100g。

这样的“酸奶”喝下去,摄入更多的不是营养,很可能只是糖分。久而久之还可能造成龋齿、肥胖等负面影响。

之前就曾有妈妈留言,看的我心里都直难受。

所以,乳饮料≠酸奶,喝多了真的没啥好处。

这样挑酸奶

给娃选健康的“真酸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2岁以内,选原味全脂酸奶。

2、1岁以内选无糖酸奶,1岁后也尽量选无糖或低糖酸奶。

选择时,一要注意配料表中白砂糖、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成分,最好不要有;二要看碳水化合物含量,最好选小于12g/100g的。

3、选蛋白质含量高的。

实际上这也是辨别酸奶真假的一个方式。蛋白质含量≥2.3g/100g的才是真酸奶。

当然,不同酸奶蛋白质含量也不同,尽量奔着高的选就是了。

4、选无添加的。

真正的好酸奶,配料表第一位基本都是生牛乳。简简单单生牛乳加菌种,就是酸奶界的尖子生了。

给娃吃的东西,配料越简单越好。

给大家列了一个表格,看到酸奶配料表上有以下配料的,果断扔一边吧。

不推荐成分

增甜剂

带有“糖”“蜜”“甜”字的,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钠、糖精等。

防腐剂

带有“苯甲酸、山梨酸、亚硫酸”字眼等。

增稠剂

带“胶”字眼的,比如果胶、明胶等。

我家俩娃喝的最多的是光明的如实和简爱的父爱配方,给大家做个参考。

02

果干/果脯

一些水果干、果脯等也是家中常备的小零食。而且外出携带还方便,万一娃公共场合不听话,往嘴里一塞,立刻安静,很多家长都屡试不爽。

但是,同样的,并不是所有的果干都是健康的。

首先,与新鲜水果相比,果干其实就是对其中的各种成分进行了浓缩嘛。这一浓缩,同等重量的情况下,果干的糖分含量,自然要大于水果。

比如,80g芒果干所含的糖分大约是80g新鲜芒果的4倍。

其次,果干制品还可能有额外的糖分(果汁、糖浆等)或者盐分。

糖咱们不多说了。说一下盐(钠)的添加。

以下面这款杨梅干为例,钠含量高达1944mg/100g。

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宝宝1-3岁之间,每天应摄入少于650mg的钠。要知道,除了零食,还会从其他食物中摄取到。

这样看来,钠成分摄入超标岂不是分分钟的事?

这很容易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并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也会增加日后的患病风险。

这样选果干

果干是新鲜水果浓缩而成,大部分的营养其实也能被保留下来,适当食用对于促进消化,补充钙质等都是有帮助的。

但前提是,得选对。

1、成分要单纯。

就像前边提到的,不少果干会在成分中添加各种甜味剂、钠等等。所以,我们选择的时候,第一眼要看的仍然是成分表。

越单纯的越好,只以水果为原料的,绝对没得挑。

2、冻干方式优于其他

冻干的干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的流失,保质时间也更长。

DD常吃的Beakid家水果溶豆就符合上面两个条件:除了水果无额外添加、采用冻干技术。

03

奶酪

奶酪本身其实是很健康的食物,可以说是补钙食品中的战斗机。而且,平时奶量不够的宝宝,还可以用奶酪作为补充。

而之所以需要引起注意,依然是成分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奶酪有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之分。

天然奶酪是以牛奶为原料发酵而成,可以看做是浓缩的牛奶。成分基本就是牛奶、盐、凝乳酶、发酵菌种。

这也就意味着,它并不怎么好吃。

如果你尝过的话,嗯,只能说一言难尽。

但天然奶酪除了味道,基本挑不出毛病,除了钠含量需要注意以外没啥大问题。

DD是10个月左右开始尝试奶酪的。最初就是从天然奶酪开始的。吃过奶酪片和奶酪博士的小圆奶酪。

真正打着健康奶酪旗号的主要是再制奶酪。

再制奶酪,成分除了干酪以外,可能包含水、奶油以及各种色素、香料、明胶等人工添加剂。

大家在超市买到的很多儿童奶酪棒,大多数都是再制奶酪,成分也是千差万别。

像下面这种干酪含量低或者第一位成分是水的,起不到补钙的作用不说,还可能中了各种添加剂的圈套,真没啥买的必要。

这样挑奶酪

1、选择时,天然奶酪优先于再制奶酪。

除了上述成分区别以外,再制奶酪包装上一般都标有‘再制’二字。

2、再制奶酪选择,要认准成分。

再制奶酪毕竟口感上要比天然的好一些,宝宝也更容易接受,并不是完全不能选择。

但选择时,要注意选干酪添加量高、添加剂少的。

美国FDA规定再制奶酪的原料天然干酪含量要≥51%。

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们选过奶酪博士A2白金奶酪棒,干酪含量≥51%。吃起来口感确实比天然奶酪要好。

接受不了天然奶酪口感的,其实可以尝试好的再制奶酪。

3、不管是天然奶酪还是奶酪,都要选择高钙低钠的。

钠摄入参考指标,果干部分提到了哈。

04

山楂片/果丹皮

山楂片、果丹皮这一类的零食,被很多父母和老人认为是“开胃”食物,能够帮助宝宝促进消化。

经常是,没胃口吃饭,来点果丹皮;吃多了积食,来点山楂片。

山楂的确是有促进消化的作用,酸甜的口感对于宝宝来说也很有吸引力,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成分添加。

就比如下面这款山楂,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山楂,而是白砂糖。存在糖分超标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不像其他零食,我们可以尽量挑选无糖的。山楂片/果丹皮这一类的零食,为了达到中和山楂本身的酸味、增加柔软度保湿性或防腐效果等,必须要添加一定量的糖。

如果把它当成完全健康的食物,一次吃很多摄入过量的糖,反而会使体内血糖水平升高,增加饱腹感,变得对正餐更没有兴趣。

这样挑山楂片

1、依然是成分简单,添加剂越少越好。

至于糖,既然不能避免,那咱们就只能尽量选择含糖量少的(看碳水化合物含量)。

2、能少吃就少吃,胃口实在不好时,少量吃一点即可。

DD偶尔会吃山楂棒,它原本其实是代替棒棒糖的。用来代替山楂片也不错哦。

酸酸甜甜的,只有少量白砂糖添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香精色素等添加物,1岁+的宝宝可以尝试。

给宝宝选零食真的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事,对于成分的考量绝对不能省略。

除了营养成分表上比较明确的含量以外,大家也不要忽略配料。一般情况下,配料表里越靠前的,就说明该成分含量越多。

有时候去逛超市,我常常站在货架面前,拿着产品一看就是十来分钟,一项项对比哪个的添加剂更少,哪个的营养成分更多。

披着“健康食品”外衣的零食,真的不只今天提到的这几个,所以不要嫌麻烦,我们多费一点事,孩子就更安全、更健康一点。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D爸妈”( ID:cdbama)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6579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