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
短视频潮流的来袭
仅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支话筒
每一个素人都轻松获得了“走红”的机会
然而,最近的“网红主播界”可不怎么太平,网红主播们频频“喜提热搜”,倒不是因为他们的直播有多精彩,而是由于涉嫌违法犯罪!最近,椒江人民法院就公开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
11月8日,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王婧、孟凡斌诈骗罪一案,两被告是直播平台上曾颇有名气的网红夫妇“祁天道”和“米菲”。
据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消息,2019年11月8日,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王婧、孟凡斌诈骗一案,以诈骗罪判处王婧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判处孟凡斌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二被告人已退出的赃款共计人民币三十六万六千五百二十六元,发还各被害人。
该案于6月28日首次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2014年至2017年间,被告人王婧、孟凡斌等人参与互联网上诈骗团伙,该团伙按外宣、接待、培训、财务、投诉处理等分工进行合作,在YY网络聊天平台假借“招聘兼职人员”之名,以缴纳入会费、软件费、培训费、马甲费等为由骗取被害人钱财。
首次开庭期间,被告人王婧的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金额提出异议,公诉机关要求补充侦查,建议对本案延期审理。
11月8日,椒江法院对本案进行二次庭审。庭审中,出庭检察员、被告人、辩护人在法庭主持下进行了法庭调查和辩论,各方就二被告人犯罪金额、是否构成立功、是否适用缓刑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
审理查明,被告人王婧在上述诈骗团伙中担任外宣,并于2016年3月27日至8月8日、9月1日至11日,使用自己与被告人孟凡斌奶奶樊某某的支付宝账户收取提成款。王婧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共计骗取366万余元。2016年3月27日至8月8日,被告人孟凡斌在王婧加入后不久加入该诈骗团伙担任外宣,亦使用其奶奶樊某某的支付宝账户收取提成款。孟凡斌参与期间,该诈骗团伙共计骗取335万余元。王婧使用自己的支付宝账户收取提成款10070元,二人使用樊某某的支付宝账户收取提成款共计356456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婧、孟凡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加入网络诈骗团伙,利用团伙编制的虚假招聘信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骗取他人钱财,其中王婧参与期间团伙诈骗人民币366万余元,孟凡斌参与期间团伙诈骗人民币335万余元,均属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王婧、孟凡斌在整个团伙犯罪中均起次要作用,是从犯,当庭自愿认罪、全额退赃且有立功表现,遂作出上述判决。
被利用的流量,
千万粉丝网红成骗子“帮凶”
祁天道真名孟凡斌,是某视频平台的当红户外主播,拥有粉丝四千多万。据不完全统计称,他是该平台上第25个收入高达千万的主播,名副其实的“吸金网红”。
祁天道的某直播平台账号
而就在近期,祁天道与其妻子因涉嫌诈骗正式被警方逮捕。原因是其在某直播软件开设直播间时,为一个所谓“介绍兼职”团队招募兼职工,除了支付广告费用外,还收取其高额的服务费,提成每位用户入会费用的60%。
但其实,这是个以“兼职”为名,发展下线骗取入会费的诈骗团伙,通过祁天道直播,该诈骗团伙累计获利700余万!
6月28日,在庭审现场,法官当庭宣布被告人祁天道及其妻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经触犯我国《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祁天道及其妻子于庭审现场画面
千万网红,一夜或成阶下囚,祁天道也正式被各平台封杀,光环不再。而类似这样利用“直播”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例近期频频发生,除了借直播广告位招摇撞骗,甚至为黑产引流外,更常见的还属“直播售假”。
假货横行,
直播新业态成售假新平台
一分钟卖出30万件,一天营业额破千万,网红直播带货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成为了时下电商售货的热门方式。
然而,不少非法分子却从中看到了“商机”,隔着一道屏幕,经过滤镜的包装,他们正公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将成本低廉的商品高价售出以谋取暴利。
深夜玩着手机,突然刷到一位朴实卖虾大妈的视频,她拿着下面这红彤彤的烤虾,一边介绍这是自家做的纯天然无污染美味大虾,一边咔嚓剥掉虾壳津津有味地嚼了起来。试想想,你能忍住不买一袋吗?
家住上海的董小姐就没忍住这样的诱惑,花费198元,购买了一袋虾干。但没想到,收到货后董小姐傻眼了,这根本不是直播里那个又鲜又大的烤虾,而像是菜市场里无人问津的劣质产品。
再仔细一看,好家伙,没有生产厂家,没有质量合格证,没有卫生许可证,就连生产日期也是贴个纸条加上去的,妥妥的一个三无产品。
当董女士想去联系商家退货时,却发现平台上已查不到订单信息及购买记录,商品页也已经下架,维权无门。更可气的是,这位卖虾大妈摇身一变,又在用其他账号“卖大虾”。
这就是前段时间曾一度引发热议的某短视频平台“大虾”事件,而这还仅是直播售假事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类似这样在直播推荐下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事件层出不穷。
河南姑娘小婷在某美妆主播那购买了一盒“爆款眼影”,到手后却发现是平价替代的仿品;
厦门的小王在主播推荐下买了一双鞋,才穿了一天就开了胶;
还在上高中的苗苗吃了主播销售的美白丸,非但没白还拉了一周的肚子…
从山寨仿品、货不对版、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直播间里的坑是一个接一个,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维权难。要么就是在平台购买后查不到订单,要么联系不上客服商家,要么商品直接下架,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主播非但不配合退款退货还出言威胁。
这些公然售假、不良售后、虚假宣传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套路连环,
售假成功的背后原因
目前,市面上一些直播和视频软件,都已开发出电商平台,面向广大的商户开放申请欢迎入驻,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实现“商品变现”。同时,在交付了一定的广告费后还能得到平台相应的流量扶持,把商品推广给更多的人。
媒体曾报道过某视频平台的商品投放广告模式
然而,平台的主播带货模式却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一些运营公司甚至精心打造网红,组织团队制作宣传视频帮助一些商家“包装产品”,再花大价钱购买流量,最后高价兜售成本低廉的三无产品。
某运营公司提供的服务协议
一方面,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网红,在视频滤镜的美化下,为用户编织了一个美好的形象。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他们很擅长利用语言勾起用户的购买欲望,再加上夸大后的产品功效,让用户在刺激下产生冲动消费。
而另一方面,企鹅智库曾给一些直播视频平台做过用户画像,发现其中超6成的用户来自三四线城市及以下,这些用户虽然收入平均水平不高,但闲暇时间多花费在手机上,消费意愿也较强;同时,由于这类型用户较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而言,接收新兴资讯的速度会较缓慢,因此更易被主播蒙蔽,误信后产生购买。
除了上面提到的“直播售假”外,利用“网红经济”实施诈骗的常见手法还有以下这几种。
手法一:“网红回馈粉丝充值返利”
一些由直播、视频平台捧红的“网红”,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举办“生日会回馈粉丝”,引诱受骗者添加账号,再以“生日会返利”为名诱骗受骗人付款。这类型诈骗的目标对象基本以涉事不深的90后、00后为主。
手法二:“以主播身份实施恋爱交友诈骗”
如果天降一个美女主播做女友,你愿意吗?但可惜的是,谈恋爱是假,诱你进直播间刷礼物套现是真。此类骗局针对目标基本为单身男性,通常犯罪分子是团体作案,培养感情后诱受骗者进直播间刷礼物再拉黑。
手法三:“经纪人培养网红主播”
随着网红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也梦想一夜走红做“明星”,因此出现了很多自称为“星探”、“经纪人”的骗子,他们通常会要求你缴纳一笔费用用于拍摄模卡或宣传包装,更有甚至,会骗取你的个人隐私包括私密照片。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对于各类网红主播推荐的,任何活动、产品都要理性评估,在未核实其真实身份信息时勿盲目跟从、轻易迷信,小心上当受骗!
台州晚报新媒体
来源:酒泉网警巡查执法、南国今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18006863753(微信同号)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61279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