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消费者还记得那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商平台聚美优品?
2月25日晚间,聚美优品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受了由CEO兼CFO陈欧提出的私有化方案。公告发布后,聚美优品股价一度大涨26%。
聚美优品对外宣布,已经与母公司Super 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以及由 Jumei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和母公司全资子公司组成的买方达成最终私有化协议。根据协议,母公司和买方将收购聚美优品所有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
公告披露,未来的收购流程将会以母公司和买方公司为主导,买方公司收购市场上已发行的所有A类普通股。收购完成后,母公司与买方公司进行吸收合并,母公司将继续收购买方还未持有的A类普通股,收购结束后,聚美优品将完成退市,预计私有化退市将在二季度完成。
据悉,聚美优品的母公司Super 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由陈欧全资拥有,同时,陈欧也是聚美优品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代理首席财务官。目前,母公司和买方合计持有聚美优品44.6%的已发行股票,同时拥有88.9%的投票权。
今年初,聚美优品调整了ADS与A类普通股之间的比率,由原来的1股ADS代表1股A类普通股调整为1股ADS代表10股A类普通股。这意味着,20美元/ADS的收购价格在比率调整后只是每A股2美元,不仅低于聚美优品首次提出的7美元私有化价格,更远低于其22美元的IPO发行价。
有股东将此次私有化比喻为开着“联合收割机”割韭菜。虽然此次公布的私有化要约价格为20美元/ADS,但实际上只相当于合股前的2美元/股,“大致相当于净资产的50%”。
实际上这并非是聚美优品的第一次私有化,这2016年2月,陈欧提出要以7美元的价格对聚美优品进行私有化,但当时受到了股东们的反对而失败,因为7美元的私有化价格还不及发行价(22美元)的三分之一。
聚美优品曾经是垂直电商的翘楚之一,因为创始人陈欧一句“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词火遍全网。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美股上市,同年8月,其股价达到37.99美元的历史高点,市值达到55亿美元,可谓是风光无限。
但是,就在聚美优品处于高光时刻,有消费者举报聚美优品销售假货,假货风波开始冲击这家明星电商企业,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牌也纷纷表示并没有和聚美优品合作过。
很快,聚美优品收到的行政部门的处罚。2016年,工商局曾经以“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和“普通食品、新资源食品、特殊营养食品广告宣传保健功能,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对聚美优品进行行政处罚。
消费者也用脚投票抛弃了聚美优品,聚美优品财报显示,2016年至2018年,聚美优品的活跃客户数不断下降,分别为1540万、1510万、1070万;新客户数分别为900万、890万、610万;就电商业务,2016年至2018年的订单总数分别为6150万、6350万、3800万。
在近期疫情影响美股大跌的情况下,截止发稿,聚美优品股价逆市上涨26.18%,收盘报价19.52美元/股,市值为2.31亿美元。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网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5692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