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22年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柳州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安全用妆 携手‘童’行”。启动仪式上,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对销售未注册未备案化妆品、经营过期儿童化妆品、经营无中文标签化妆品等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公布,希望以此加强消费者安全用妆意识,特别是提升公众对儿童化妆品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
化妆品乱象多 两门店被处罚
柳州市某化妆品商行,店内的卡姿兰梦幻丝柔BB粉饼、美国雅诗兰黛鲜亮焕彩补水保湿眼部精华霜等多种化妆品,外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失效,或编号与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信息不一致。商行无法提供化妆品备案信息,购进并销售上述化妆品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最后,执法人员没收未备案化妆品498盒、面膜10片,并对其罚款3万元。
柳州市某百货经营部购进“卡佛尼染发膏(玫瑰紫)”特殊化妆品进行销售,并称是从上门营销的推销员处进购。该局协同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核查,发现标注的生产企业,实际未生产过该产品。也就是说,该产品属于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同时,该经营部购进并销售上述化妆品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最后,该经营部被责令立即改正,罚款1万元。
儿童用品 不要盲目崇“外”
购买儿童护肤品和化妆品,不少妈妈偏爱外国产、进口货,有的甚至连一个中文汉字都没有。在柳州市某生活母婴馆,执法人员发现经营的“mustela BABY OIL”、“mustela HAIR AND BODY Cleans and softens”的化妆品均无中文标签。《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应当有中文标签。而很多“无中文标签”化妆品可能来源不明,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此外,该母婴馆未按照要求执行进货查验制度,未查验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化妆品注册或者备案情况、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等凭证并保存相关记录,并未建立产品销售记录制度。最后,执法人员没收标签不符的15瓶化妆品,对该店罚款2万元。
执法人员提醒大家,标注外文的化妆品不等于高质量的化妆品,大家要理性认知化妆品功效,科学有效选用化妆品。
在外洗头 注意洗发水保质期
执法人员在对柳州市某美容美发用品经营部检查时发现,该店销售的“佳人神草”三款洗发液和修复润膏,均已超过标注的三年保质期限,属于过期化妆品。
另外,经营部购进上述化妆品未查验供货者的市场主体登记证明、备案情况、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未如实记录并保存与上述化妆品有关的进销凭证,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法人员没收过期化妆品22瓶,并对其罚款2万元。
执法人员提醒市民,在美容美发店洗头时,一定要注意查看相关产品的保质期。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5473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