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一个词来描述大英帝国时期的英国民族气质的话,stiff upper lip这个词组一定会榜上有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坚硬的上唇”,但它实际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保持镇定,绝不表现出哪怕是一丁点的慌张、恐惧或是愤怒。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惊慌失措、大喊大叫、或是怒火攻心,上嘴唇不就动了吗?Stiff upper lip就是形容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紧抿嘴唇,保持绝对的冷静和理智。
如果翻译得文雅一点,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翻译得通俗一点,就是“永远保持淡定,不要一惊一乍”。
在大英帝国时期,这既是英国上层阶级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的要求,也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气质之一。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就会被同胞们认为“不够英国”。
具体来说,stiff upper lip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意味着在敌人的威胁面前表现得泰然自若。从1940年9月开始,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连续几个月的轰炸,他们想通过攻击民用目标让英国市民丧失抵抗意志,从而增加英国政府求和的压力。而英国市民则借此机会很好地告诉了德国人,什么叫做英国式的淡定:
轰炸过后,伦敦邮递员找到埋在废墟中的邮筒,像平常一样分拣信件:
虽然图书馆已经被炸成了平地,但伦敦市民们仍然来到这里仔细地寻找自己要借阅的书籍:
送奶工行走在城市的废墟里,像往日一样继续派送鲜奶:
房子被炸没了也并不妨碍市民们来一杯下午茶:
总而言之,德国人的飞机离开后,伦敦市民们该干嘛干嘛:
在伦敦大空袭中,一共有三万伦敦市民丧生、五万人受伤。但德国人的轰炸如果有起到什么作用的话,也能只是反面作用。没有什么比伦敦人在面对德国轰炸机时的反应更英国了,那就是保持镇定,该干嘛干嘛(Keep calm and carry on),正如英国政府所号召的那样:
除了面对威胁时保持镇定,英国式淡定还要求一个人能够冷静地承受肉体上的痛苦。在滑铁卢之战中,乌克斯布里奇勋爵(Lord Uxbridge)的右腿被一颗敌人射来的炮弹击碎了,他转头向身边的威灵顿公爵说道:“上帝啊,我丢了一条腿。”
而威灵顿回答说:“上帝啊,你确实丢了一条腿。”
在之后的截肢手术中,医生想要给勋爵喝一些酒作为麻醉,但被拒绝了。勋爵认为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也许对后面的战斗更加有用。在手术过程中,他评论说,刀子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锋利。
一个真正拥有stiff upper lip的英国人不仅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镇定,在喜悦的时候也绝对不能轻易流露情感。1869年,英裔美国人亨利·斯坦利被《纽约先驱报》派往非洲寻找已经与外界失联六年的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通。耗费了两年时间、在非洲的雨林中穿行了上千公里之后,斯坦利终于在非洲中部的坦噶尼喀湖畔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利文斯通。如果换了其他人,也许会在喜悦中立刻冲上去与利文斯通紧紧拥抱,然后激动地诉说一路上的种种艰辛。
但从小在英国长大的斯坦利当然不会这样做。就像在伦敦某个俱乐部里无意间碰面的两名绅士一样,斯坦利轻轻走向利文斯通,然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对白:“我猜,您应该就是利文斯通博士吧?”( Dr. Livingston, I presume? )
在大英帝国时期,那些接受英式教育、尤其是毕业于著名公学的年轻人们,将来是要作为帝国的代理人全世界的属地和财富的。当他们被派往世界各地、遇到种种危险和困难时,帝国需要他们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并用坚韧的性格去克服这些困难。
尽管大英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这种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已经变成了英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会被认为“这很英国”。在面对危险和苦难时,很多英国人仍然会习惯性地把情况说得不那么严重,这被叫做“英式轻描淡写”(British understatement)。英式轻描淡写的最佳例子可能要算是1982年的英国航空的009号航班事件。当时这架飞机在印度尼西亚上空不慎飞入了正在喷发的火山灰之中,然后四个发动机在空中全部停机。航班的英国机长随后发布了下面的机舱广播:
“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你们的机长。我们碰到了一个小问题,飞机的四个发动机全部失效了。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让它们重新启动。我相信你们不会过于担心。”
但事实上,飞机这个时候最多只能在空中滑行23分钟了。机组在尝试了很多次之后都没能让发动机重新启动,于是他们开始准备在海上迫降。一直到飞机迫降前10分钟,才有一台发动机被重启成功,整架飞机的人得以安全返航。
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种英国人特有的轻描淡写都会比较陌生。但不要说中国人了,就连跟英国人有相同文化源头的美国人有时也会对此产生巨大的理解偏差。在朝鲜战争中,一位美国将军曾经打电话给一名前线的英国军官询问现场战况如何。英国军官回答说,事情有一点棘手(Things are a bit sticky)。美国人理解的“一点棘手”的意思是前线有一点点小麻烦,但完全可以应付,于是没有提供任何增援。而这名英国军官口中的“一点点棘手”指的是650名弹尽粮绝的英国士兵已经被至少10000名志愿军团团包围。最后,650人中只有39人突围跑了出来,剩下的全部战死或者被俘虏。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移民的涌入,stiff upper lip恐怕也很难说是现代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了。这个词组现在所代表的大概只是一种刻板印象,就像法国人很浪漫、意大利人爱迟到、德国人缺乏幽默感一样,更多的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在很多问卷调查中,英国人都表示stiff upper lip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在另外一项调查中,甚至有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承认自己在过去的12个月里当众掉过眼泪。连威廉王子都公开表示,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他将教会自己的孩子自然地表达心中的情感。
那么,这种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兴起、曾经被英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性格是不是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英国受访者给出的回答倒是挺英国:别为这种事纠结,该干嘛干嘛。(Dont make a fuss and carry on)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5115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