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进口的化妆品中文标签应包含哪些信息?
1、产品名称;
2、原产国或地区名称(指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生产商名称及地址,而不会像一些伪劣产品以简单外文(如“Made in France”)蒙骗消费者;
3、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4、内装物量;
5、生产批号及使用期限;
6、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批准文号;
7、加贴CIQ标志。对体积小又无小包装的特殊产品,如唇膏、化妆笔等,应标注产品名称和制造者名称。
总体而言,要有中文标注信息,标注标签的外观与原包装外观相近。
如何从感官和价格上识别假冒进口化妆品?
从外观上看,不合格或假冒化妆品的包装瓶往往较为粗糙,有的瓶盖与瓶身咬合不紧密或者有渗漏现象。包装印刷质量不如真品清晰,套色不正。
有的产品结构不够细腻,颜色不匀;有的呈颗粒状,有杂质斑点;有的存在充气、发霉、酸败、发臭现象;有的还有干缩、油水分离现象。
在购买进口化妆品时,除应根据上述几项识别产品真伪外,还应结合其他因素,如价格及购买渠道等因素。
有些在网上或小店铺售卖的所谓进口化妆品,其价格与大型商超的售卖价格相差巨大,此时就应提高警惕。
学会并运用识别进口化妆品的一些常识,同时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才能降低购买假冒进口化妆品的风险。
如何解读化妆品成分表?
根据规定,从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国内生产和进口报检)的化妆品都需要在产品包装上真实标注产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称。
实施全成分标识规定,既符合各国法规规定,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也能提供更全面的产品信息,方便消费者选择需要和喜爱的产品,并避开过敏原料。
化妆品成分表的标识有如下规律:
1.所标识的成分名称按其在配方中的含量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即排位越靠前,表明该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越高。如水是大多数化妆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剂,在许多情况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一般排在成分列表最靠前的位置。
2.对于产品中含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在位于加入量大于1%的成分之后,可以任意顺序排列,成分之间不分先后。
3.香精虽然是多种香料的混合物,但在配方表中只作为一个成分,用“香精”一个词进行标注,并和其他成分一起按照加入量的顺序排入成分表中。
4.色素一般以着色剂的编号(即索引号)进行标注。如“CI73015”,如果没有编号,可以采用着色剂的中文名称“颜料黄”予以标注。
由此可以看出,成分排名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它们的重要性。
以“完美食代膳食纤维蛋白固体饮料”为例,包装上成分很多,其中靠前的是浓缩牛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但实际上这些只是它的营养成分,而最有价值的成分如:胶原蛋白肽、圆苞车前子壳、白芸豆提取物等排名则略靠后。
外资品牌在中国销售的化妆品都是进口的吗?
外资品牌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产于外资品牌本国的产品;第二类属于OEM产品,第三类是ODM产品。
其中OEM和ODM产品都产自境内,由外资企业委托在华企业生产,外资企业只全权负责市场运作和产品营销。
OEM产品与ODM产品的主要区别是,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如外资企业)量身订造的,生产后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不能冠以生产者自己的品牌名称再行生产。
ODM产品则要看委托的品牌企业是否买断该产品的版权,若没有买断,制造商有权以自己的品牌名称再组织生产。
上述第一类属于进口化妆品,第二类和第三类不属于进口化妆品。
化妆品成分表中的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1、基质类成分
这一类成分用量较大,通常排在全成分列表的最前面,是化妆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包括水、乙醇、矿物油、凡士林等。
2.皮肤护理成分
在化妆品成分中,有很多是对皮肤有护理作用的,其化学性质多种多样,通过各自不同的原理,帮助皮肤更水润、紧致、光滑、亮白等。
如具有保湿作用的甘油、透明质酸、胶原蛋白水解物等;能修复角质层的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能帮助去角质的水杨酸、溶角蛋白酶等;能抗氧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衍生物等;能滋润肌肤的荷荷巴油及乳木果油等。
3.护发成分
通常包括帮助头发柔顺的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铵盐、维生素E等;帮助去屑的成分,如吡硫翁锌、水杨酸等。
4.酸碱度调节成分
皮肤和毛发正常状态下处于弱酸性,pH值大概在4.5~6.5,而头发的酸碱性则是中性偏弱酸性。为了维持皮肤及毛发正常的酸碱度,化妆品需要保持一定的酸碱度,但并不是说化妆品就一定要在皮肤的酸碱度范围内才行。
一些偏碱性的产品能更好地清洁,一些偏酸性的产品则能更好地帮助皮肤自我更新,其原则是化妆品不能过度破坏皮肤自身酸碱平衡。常用的酸碱调节剂有柠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钠、三乙醇胺等。
5.防腐剂
常用的有羟苯甲酯、羟苯丁酯、羟苯乙酯、羟苯异丁酯、羟苯丙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生、苯扎氯铵、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苯氧基乙醇、氯酚甘油醚、脱氢醋酸钠等。
6.着色剂
化妆品中的色素没有标出具体名称,通常用编号标识,如CI77491等。如果着色剂没有索引号,则可采用其中文名称。
7.清洁剂
清洁是化妆品的一大类功效,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
如洗发产品及沐浴露中常用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酯钠及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等;氨基酸洗面奶中常用的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及月桂酰胶原氨基酸钠等;洁面膏中常用的天然油脂(脂肪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制备时脂肪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皂作为清洁剂)等。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3586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