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始人和他的公司都会经历一个顶峰时期和衰退时期,而只不过现在的聚美优品来得如此之快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喂自己袋盐的陈欧个人成就:2005.06
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学士学位
2005
大学期间创办全球领先的在线游戏平台Garena(原GG对战平台,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2009.06
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
2010.03
创办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聚美优品”,先后获得徐小平天使投资及红杉资本千万投资,短短三年内注册用户超3000万,月售额突破6亿,成为电商行业内一匹黑马
2011.05
在第十届创业中国高峰论坛暨中国“创业领袖、新领军者、创业新锐”颁奖盛典,荣获“2011年度中国创业新锐”称号
2011.07
牵手人气偶像韩庚推出聚美优品地铁广告,其新颖的“双代言”模式受到热烈追捧。
2012.03
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2012.05
入选《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2012.11
亲自出镜为聚美优品拍摄新版励志广告,“陈欧体”迅速蹿红网络,引起80、90后强烈共鸣,网络掀起模仿热潮。同时在各高校中形成了陈欧体文化,年轻人通过创造陈欧体来彰显自己的才华与标签,陈欧体成为了大学生话题的常客
2013.03
“ 陈欧体”广告效应凸显,聚美优品三周年庆销售额达10亿元,形成全城哄抢的局面,聚美一举成就了在电商行业当中首屈一指的地位
2013.03
连续第二年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2013.04
入选《财富》(中文版)2013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排名跃居第16位
2013.06
投资、参演自己的微电影《女人公敌》,上线10日,百度稳居排名第一,视频点击率千余万次
2013.11
由陈欧亲自作词并联合人气明星魏晨出演聚美优品2013励志大片《我为自己代言————光辉岁月》MV。众多网友在观看后都纷纷表示对"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这一句产生了强烈共鸣,字字扣心句句潸泪,很励志,很温暖,很受鼓舞。
2013.12
只用了3年时间,带领团队将聚美优品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美妆电商,同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
2014.01
入选中国青年领袖候选名单。
2014.05
创造中国电商界传奇,只用了4年时间聚美优品成为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首家中国美妆电商。创始人陈欧成为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中国CEO
为什么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创始人就挽回不了聚美的颓势呢?和众多电商一样,聚美优品红火了一断时间后,没能逃脱假货魔咒。上市前后,其接连遭遇假货质疑。
2013年,聚美优品宣称与全球各大品牌合作,举办“三周年”庆典活动,低价让利于消费者。潮水般的在线点击让网络瘫痪、库房爆仓,3天斩获10亿元销售额,令业界艳羡不已。
但随后,有消费者反映用完产品后皮肤过敏,对商品真假提出怀疑。半月后,兰蔻、娇兰等国际一线品牌声明并未与其合作。
不久,又有人自称是聚美优品前员工在知名论坛发贴,称聚美优品假货比例高达90%,还贴出了所谓相关证据。
对此,聚美优品回应称是竞争对手所为。
这还没完。
2014年7月,一个叫祎鹏恒业的供应商被曝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在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假冒服装和手表,聚美优品名列其中。
一石击起千层浪,网民口诛笔伐,向聚美优品和陈欧发出集体声讨。虽然聚美优品进行了公开道歉,并将祎鹏恒业的所有商品从平台下架,提供无条件退货,但没能阻止销量和股价双双大跌的命运。
此后仍不断有爆料称聚美优品真假货掺着卖。
面对种种质疑,陈欧通过微博以霸气的口气回应:“欢迎你维权,如果真的假货,我赔你100万;如果你造谣,我转你500次然后花1000万和你打官司。”
真假难辨间,很多消费者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聚美优品。
受此影响,仅2015年,聚美优品就跌去了60%的市值。
为解决假货问题,聚美优品壮士断腕,将占48%的平台业务大幅砍去,转为自营。调整后收效明显,其2015年自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6%,达到71.1亿元。
随后,聚美优品还着手打造自有品牌。在陈欧看来,这既可保证质量,又有更可观的利润。
但资本市场仍不买账。一方面,投资者认为培育自有品牌需要漫长的过程,对此并不看好。另一方面,聚美优品改变了上市时的商业模式,失去了原有优势。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电商环境今非昔比,聚美优品前景暗淡,网红CEO带来的粉丝经济即将走到尽头。
过去几年间,电商的火爆更多仰仗于网购人口红利。红利期一过,无论大小电商,线上用户都增长乏力,流量日渐枯竭,而品类单一的垂直电商原本黏性不足的劣势更加凸显,日子难过。
母婴电商红孩子卖给了苏宁;主打运动鞋的乐淘已悄无声息。聚美优品昔日对头乐蜂网以不高的价格卖给了唯品会。如今,唯品会的业绩也节节败退,现前景之忧。
聚美优品前有淘宝、京东等几大综合电商的渗透围剿,后有贝贝网、宝贝格子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紧逼,加上自身假货影响,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2013年聚美优品在B2C网络零售市场中占22.1%的份额,到2016年只有0.7%。
这一垂暮之势体现在了聚美优品2016年的业绩中。财报显示,其2016年上半年自营业务营收同比只有3.6%的增长,上一年116%的增长一去难复返。
在资本市场,如果一只股票既没有亮点,又没有好看的财报,还没有可观的预期,就会被判死刑。
三点兼备的聚美优品,毫无悬念地遭到评级机构的抛弃,将其股票降至D级“卖出”级别,其股价继续下滑,跌破10美元。
这让陈欧无法接受。聚美优品虽然增长乏力,但依然保持盈利,与国内A股某些同类公司相比,股价明显被低估。
一怒之下,去年2月17号,陈欧和管理层及投资人提出以7美元作价,将聚美优品私有,退出美国股市。
这个回购价格比前十天均价高27%,但远低于22美元的发行价,惹来中小股东们强烈反对和不满。当天股价再次下跌。
最终,聚美优品的私有化落空。
原本寄望私有化后获得更多价值回报的高管团队开始离职。没有更好的故事吸引投资者,聚美优品的股价又在集体失望中继续下跌,持续新低,到6月22日,已跌至不足2.5美元,总市值不足4亿美元。
聚美优品四年时间走上神坛,两年从神坛跌成一地鸡毛。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陈欧还有未来吗?在陈欧心里,他真正的理想是“Change The World(改变世界)”,这是斯坦福的校训,他一直铭记不忘。
早在几年前陈欧就意识到,靠聚美优品实现改变世界的理想有点虚,它不具备超级公司的基因。“网红公司最后你做多大呢?几个亿的利润是很高,但是,却注定你很难成为巨大的、伟大的、改变社会的公司。”
但理想和现实间总是有距离。改变世界之前,他必须首先改变聚美优品。
为此,他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但努力大多停在了口头和计划上。
2016年1月聚美优品年会上,陈欧宣布将进军影视文化产业,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并以筹拍电视剧《温暖的弦》作为开山之作。
他的算盘是,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和各种内容资源,结合聚美优品时尚潮流电商的定位,打造出“时尚娱乐+电商”的新模式,借助眼球经济,拉动聚美优品流量并变现。
这在此前曾有过类似尝试。2013年6月,聚美优品与光影华视联合出品励志迷你剧《女人公敌》,成绩出乎意料地好。片中植入的产品在聚美优品上卖断了货,聚美优品的品牌影响力也放大了不少,在百度搜索次数同比增长了7万次。
这样的好买卖当然值得长期拥有。
然而,一年半过去了,开山之作的成就是,男主角刚落定。
这边还只是泡影,另一边陈欧又有了新想法。他要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做空气净化器,还要打造自主研发的品牌“Reemake睿质”。
空气净化器算得上近几年电器领域的风口,市场规模据专家预计可能会达到3000亿元以上。虽然市场体量足够大,但很显然,在这个圈子里聚美优品更像一个天外来客。
做了多年智能硬件的小米在空气净化器上狠拼了几年,市场份额也只有4%;奇虎360和果壳网有科技背景撑腰,也都做得跌跌撞撞;以化妆品起家的聚美优品,怎么看都不像是做智能家电的。
聚美优品本身的增长已经让人揪心了,把2000多元的净化器卖给20岁左右的小姑娘们,有人买吗?
这让陈欧再次迎来唱衰之声,也让他迫切的希望打出一张真正的好牌。
【押注充电宝】
5月5日,王思聪的一条微信被陈欧引用转发后引起大面积关注:“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人们这才发现,陈欧又跳到共享经济圈,玩起了充电宝。
今年3月,聚美优品宣布以3亿元现金,投资主营业务为共享充电宝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后者60%股份,陈欧将担任街电科技董事长。
因为有了王思聪下刀子,陈欧受到的质疑比之前更甚。
舆论普遍站到了王思聪阵营,认为共享充电宝本身就是个伪需求,很难培养出用户习惯,而且迟早有一天会被无线充电取代。
但陈欧自己信心满满:“共享充电宝本质解决的是人的焦虑问题,卖的是安全感。我觉得未来光是充电宝业务自己发展,半年内很可能价值超过任何垂直电商,这是我believe in的。”
资本似乎也在支持他的信念。共享充电宝最火的时候,两个月内,红杉资本、IDG、金沙江创投等38家知名机构就投进了9亿多人民币。小电、来电、Hi电等十几家公司在资本助推下脱颖而出,拉开了激战阵势。
资本看好共享充电宝的理由集中于两点:
其一,认为这是个刚需,私人充电宝有一个痛点——给手机充电前需要自己先充电,共享充电宝则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用户拿到就能用。
其二,任何项目只要达到了规模,背后都会有金融属性,比如共享单车的押金。充电宝也一样,存在较大想象空间。
至于产品替代性,他们也并不担心。从目前来看,即使手机自带电池续航时间增加,但芯片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对电量的消耗就越来越大。短期内智能手机依然离不开充电宝。
而无线充电想在实际中应用还需要时间,且普及成本会比较高。因此,他们认为充电宝3—5年内不可替代。
对陈欧来说,共享充电宝还可以成为他抓住的另一根稻草——为聚美优品导入线上流量。他投资的街电以商场、酒吧、KTV、电影院、美容院等年轻人密集场所为目标,意在让年轻群体成为用户,最终通过营销手段让这些用户与聚美优品平台产生互动。
为了把事儿做成做大,他还把原阿里影业高管原源挖来,出任街电CEO。据称原源很擅于跨界资源整合,曾深度参与了支付宝、淘票票等阿里重量级产品的推广。
一个月过去,街电战绩不俗。有好事网友在几个不同区域搜索共享充电宝,结果中显示,街电的铺设数量略胜一筹。
未来两年,陈欧计划在市场铺设上亿个电源,打造出“500米移动用电生活圈”,让用户的借与还都更加便利。
但成为风口的充电宝真的能让陈欧再翻身吗?
借力风口跃上370亿,风口一过摔得面目全非,垂直电商如是,O2O、VR亦如是。因此,对陈欧来说,更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在某条赛道上跑出好成绩,而非一直追风口,换跑道。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3333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