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票#
#日本人口#
#日本就业#
不想看中间数据的读者,可以直接翻到文章最后看结论。

本文以日经400指数的上市公司作为统计样本。
数据来源中,职工人数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従業員数(単独),另一个是従業員数(連結)。简单查了一下,没有相关解释。按个人理解,(单独)应该是指母公司的员工数,(连结)应该是指合并子公司的员工数 。
不到400家公司(样本量只有398家,别问我还有2家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从业人员合计约1000万。2021年底日本全国劳动人口6831万人[1]。日经400指数上市公司的员工数约占全国1/7。
看了一日经400的指数编制规则(剔除亏损股,在交易量和总市值排名前1000的股票里,根据3年平均ROE、3年总营业利润、基准日总市值评分,再通过一些指标加分,最后得到400家分值最高的公司[2]),可以认为,这就是日本最优秀的400家上市公司了(可以对标我国沪港深500指数)。
这些公司的行业员工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不同行业的现状。
一、电气设备行业
先看看人数占比最高的电气设备行业。
人数最多的分别是:
| 公司 | 总员工数 | 
| 日立公司 | 372,293 | 
| 松下控股有限公司 | 241,423 | 
| 三菱电机公司 | 145,696 | 
| 富士通有限公司 | 124,216 | 
| NEC公司 | 117,418 | 
| TDK公司 | 114,320 |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112,806 | 
| 索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8,900 | 
| 京瓷公司 | 83,456 | 
| MINEBEA MITSUMI公司 | 81,640 | 
电气设备行业都是一些老牌公司。虽说日本从90年代开始停滞不前,但在这个领域,还有大量的从业人员,说明在国际市场上还是有较强竞争力的。像日立松下三菱富士通京瓷,在国内还是可以看到相关产品的。关于具体公司的介绍,以后会抽时间写。本文只是对行业的从业人员结构进行初步了解。

二、运输设备行业
接下来是从业人员数排第二的是运输设备行业。
| 公司名 | 合并职工数 | 
| 丰田汽车公司 | 376971 | 
| 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204035 | 
| 电装公司 | 167735 | 
| 爱信公司 | 117814 | 
| 丰田工业株式会社 | 73075 | 
| 铃木电机公司 | 70333 | 
| 雅马哈发动机有限公司 | 51703 | 
| 五十铃电机有限公司 | 45220 |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44264 |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38526 | 
| 斯巴鲁公司 | 36910 | 
| 日野汽车有限公司 | 34405 | 
| TS科技有限公司 | 15115 | 
| SHIMANO INC. | 13179 | 
看这个清单,可以简单理解成汽车行业了。
在新能源汽车出现前,日系燃油车确实是全球市场王者级别的存在,也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随着特斯拉产能增加,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日系车未来的市场并不乐观。如果我国在新能源车领域成为全球霸主,可能会对日本的就业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毕竟目前日经400指数里就有近130万人在运输设备行业工作,人数占日经指数职工人数的12%。

三、信息和通信行业
接下来从业人员数排名第三的是信息和通信行业。
| 公司名 | 合并职工数 | 
| 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 341950 | 
| Ntt数据公司 | 155800 | 
| 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9721 | 
| KDDI公司 | 50114 | 
| Z控股有限公司 | 23705 | 
| TIS公司 | 22313 | 
| 野村研究所有限公司 | 16512 | 
| SCSK公司 | 15365 | 
| 伊藤忠技术解决方案公司 | 9575 | 
| 大冢公司 | 9316 | 
| BIPROGY公司 | 8218 | 
| NEC网络与系统集成公司 | 7675 | 
| NS解决方案公司 | 7445 | 
| 趋势科技公司 | 7199 | 
| NEXON Co., Ltd. | 7067 | 
| 方正电子控股有限公司(SQUARE ENIX HOLDINGS CO., LTD)。 | 5637 | 
| Hikari Tsushin, Inc. | 5618 | 
| T-Gaia公司 | 5137 | 
| Systena公司 | 5076 | 
| 科乐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994 | 
| Usen-next控股有限公司。 | 4692 | 
| CAPCOM有限公司 | 3350 | 
| 信息服务国际-电通公司 | 3342 | 
| 东宝股份有限公司 | 3266 | 
| Koei Tecmo Holdings Co. | 2389 | 
| OBIC有限公司 | 2170 | 
| RAKUS有限公司。 | 1845 | 
| 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 Inc. | 1424 | 
| Infocom公司 | 1292 | 
人数超过1000人的信息业相关公司就这么点。除了软银和KOEI以外,其他好像都没听过。即使是软银,印象中更像是投资公司?至于KOEI,估计不少80后,都白嫖过这公司的产品。不记得的话,可以看看下边的图标,看能不能勾起你少年时期的回忆……

跑题了,跑题了。
总的来说,日本IT行业在全球确实没什么存在感。为什么日本的IT产业发展不起来?一国的IT业要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因素又是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以后有机会再写。
四、化学品行业
再往下,是化学品行业。
| 公司名称 | 合并职工数 | 
| 富士胶片控股有限公司 | 75341 | 
| 三菱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9784 |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47894 | 
| 资生堂股份有限公司 | 35318 |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34703 | 
| 花王公司 | 33220 | 
| 日本涂料控股有限公司 | 30247 |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7144 | 
| 积水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26530 | 
| 昭和电工K.K. | 26295 | 
| 信越化学株式会社 | 25134 | 
| DIC公司 | 22509 | 
| 日本三井物产控股株式会社 | 19634 | 
| AIR WATER INC. | 19299 |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18780 | 
| 尤尼卡姆公司 | 16308 | 
| Kansai paint co., ltd. | 15670 | 
| 东曹公司 | 14293 | 
| Kuraray Co., ltd. | 11641 | 
| 大赛尔公司 | 11104 | 
| NIFCO INC. | 10234 | 
| 三菱瓦斯化学公司 | 9888 | 
| KOSE公司 | 8276 |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7722 | 
| 狮子公司 | 7584 | 
| 邓卡股份有限公司 | 6358 | 
| 德山公司 | 5738 | 
| FP公司 | 4989 | 
| 爱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4967 | 
| POLA ORBIS HOLDINGS INC. | 4171 | 
| Zeon公司 | 3981 | 
| NOF公司 | 3787 | 
| 小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3451 | 
| 日产化学公司 | 2840 | 
| Fancl公司 | 1311 | 
上边的公司,听过的就三家……资生堂和花王是日用化学品(化妆品、清洁用品等),小林制药是除臭产品、药品,也属于日用化学品。

机械行业
| 公司名 | 合并职工数 | 
| 大金工业有限公司 | 88698 | 
| 三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77991 | 
| KOMATSU LTD. | 62774 | 
| 久保田公司 | 48688 | 
| NSK有限公司 | 30565 | 
| IHI公司 | 28950 | 
| 日立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 25287 | 
| SUMITOMO HEAVER INDUSTRIES, LTD. | 25211 | 
| 牧马人公司 | 22241 | 
| 牧田公司 | 20107 | 
| Ebara公司 | 18788 | 
| Hoshizaki Corporation | 13219 | 
| 大福株式会社 | 12436 | 
| Dmg Mori Co., ltd. | 12259 | 
| Amada Co., ltd. | 8798 | 
| Nabtesco公司 | 7844 | 
| OSG公司 | 7497 | 
| 三浦股份有限公司 | 6070 | 
| 日本钢厂有限公司 | 5329 | 
| 迪斯科公司 | 4418 | 
| FUJI公司 | 2845 | 
| TAKEOCHI Mfg. Co. | 952 | 
| OPTORUN股份有限公司 | 566 | 
不是很懂,看名字大概是机械设备和重工业。
六、问题
以上就是日经400指数里就业人数最大的五个行业。总就业人口达到了526万人,占日经400指数总就业人口50%以上。
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合并员工数,是否包含海外员工?像软银集团,本部才255人,但合并后员工总数接近6万人。如果海外员工数占比太大,这数据就反映不了日本国内的情况了。
但搜索了一下,似乎没有相关资料显示日本上市公司的海外员工占比。
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置一下。
七、小结
在不考虑海内员工占比的情况下,有如下信息:
目前日本电气设备、机械、汽车、信息和通信、化学品五大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占了日经400指数总从业人数的50%以上。汽车工业目前还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索尼、三菱、富士通、日立、松下、京瓷等老牌公司,余晖尚在。无论是在国际还是日本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化学品行业也是提供就业的主力行业之一。日本IT业在全球确实没有存在感。软银旗下稍有名气的,外国人也听闻过的公司,也就雅虎日本和LINE。根据以上信息,得到的一些主观推论:
制造业,在日本,始终是容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中高端制造业,不像低端制造业一样容易被取代。在中国这个价格屠夫的冲击下,日本中高端制造业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地位。未来我国的制造业,低端大概率会被印度和东南亚取代。但中高端如果能保持一定研发强度的话,应该是可以像日本一样,保持市场份额的。
未来我国的制造业,会和日本一样,走中高端路线吗?
3.为什么作为一个科技强国,日本在软件和互联网方面毫无建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除了员工数量,迟点有时间还会对日本上市公司人均收入、年龄、地域等进行分析。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阅读】点击可直接打开文章
《日经股价指数400概况》
《日本劳动人口走势图》
《 日本的现在,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
【参考资料】
Statistics Bureau of Japen,https://www.stat.go.jp/data/roudou/220201/zuhyou/lt01i.xlsx日本交易所集团,https://www.jpx.co.jp/chinese/markets/indices/jpx-nikkei400/index.html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2255125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