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现有的治疗选择众多,其中外用维 A 酸类尤为受重视,但其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使用不足。
外用维 A 酸类包括阿达帕林,他扎罗汀,0.025%、0.1%维 A 酸,0.05%和0.1%异维 A 酸,它们在痤疮治疗中起到中心作用,不仅能够减少肉眼可见的损害,还抑制微粉刺和新损害的发生。
外用维 A 酸类通过抑制角质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使异常角化恢复正常。还阻断痤疮中活化的多个重要炎症途径,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释放,抑制细胞介导的炎症:Toll样受体、白细胞迁移和 AP-1途径,对阿达帕林的研究发现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对于原发性痤疮损害,外用维 A 酸类的疗效随浓度增加而提高,具有剂量依赖性。
对于继发性痤疮损害包括瘢痕和色素沉着,外用维 A 酸类治疗也有效。
使用维A酸类药物的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非处方的抗痘护肤品以及带有刺激性的护肤产品,比如硬皂、爽肤水、收敛剂、果酸或水杨酸产品。推荐使用温和的液态起泡类清洁产品。
用药初期出现的轻微皮肤脱屑可用柔软的湿巾轻轻擦去。如果需要,可以在使用维A酸类药物前或使用后再涂抹一种不致粉刺的面部保湿剂。
在外用维A酸类治疗的最初1-3周,一些患者可能注意到痤疮发生暂时性加重。这种暂时性加重会随着治疗的持续而自行缓解。
外用维A酸类不是真正的光敏感性药物,但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对阳光敏感性增加的情况,这是由于短期内药物使角质层变薄导致对紫外线的耐受力下降,以及维A酸类刺激皮肤而导致敏感性增强。推荐使用防晒衣物及低刺激性的防晒霜,尤其是有日光曝露的患者。
外用维A酸类的使用方法通常为每晚1次,用药初始2周内可以隔日晚使用1次,以降低皮肤刺激的风险,待皮肤慢慢适应后再逐渐增加使用频率。如果药物刺激皮肤,导致发红、脱屑等问题,则应暂停使用2-3天。维A酸类药物应在目前和曾经有痤疮发生的区域薄薄地涂抹一层,一粒豌豆大小的药量通常足以覆盖整个面部。
由于外用维A酸类对痤疮有预防作用,因此药物应涂抹在全部痤疮发生区域,而不是单个皮损的点涂。如果皮肤对外用维A酸类药物的刺激性无法耐受,短时接触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每次使用药物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随即洗去药物,每晚使用1次,3-5天后逐渐增加药物与皮肤的接触时间直至可以带药过夜。
维A酸类对于微粉刺的治疗效果是最佳的,而微粉刺需要约8周时间才能成熟。因此,治疗必须持续至超过这个时间,才能评估其疗效。使用维A酸类治疗痤疮的患者需要有充分耐心并坚持用药。在粉刺逐步消退后,可过渡为每周用药2-3次以防止痤疮复发。对于较为严重的痤疮,需结合其他外用药物(如抗菌剂)或口服药物治疗。再次强调,痤疮不是一种肤质,而是一种皮肤疾病,强烈建议患者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
(附图:轻-中度痤疮的外用药治疗方法)
[TIPS]家庭皮肤护理推荐:痤疮患者经常会问一些皮肤护理问题。以下是基于临床试验和医师经验的建议,可能会对您有用:
1、温和清洁: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液态的起泡产品)并用温水(而非热水)清洗皮肤,一日2次。清洁产品最好是弱酸性,pH值在5.5-7,接近于正常皮肤的pH值,皂基产品的pH值通常在9-10,且在硬水地区易形成钙皂堵塞毛孔。偏弱酸性的合成清洁剂(如依泉舒缓洁肤啫喱或丝塔芙洁面泡沫)可使皮肤的刺激性和干燥性降到最低。
2、减少刺激:避免用力擦洗皮肤;用指尖轻柔按摩即可。反复的机械摩擦可使炎症性痤疮恶化,并促使新的痤疮皮损出现。
3、护肤品选择:脂溶性清洁剂、彩妆和美发产品比水溶性产品更易导致粉刺。建议选择非致粉刺性的护肤和化妆产品,如乳液性质的保湿产品或质地轻薄的乳霜。
4、避免挤痘:尽可能不要刺挑或者挤压痤疮皮损,因为这样可能使瘢痕加重。
免责声明:此文章来源皮科周迅,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管理员进行删除。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6683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