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春季摄影大赛”的时候。虽说诗词有云:“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但年年却有人吐槽,别的树上开满了鲜花,这些树里开满了人从众……春天的公园里没有硕果累累,却吸引了一众大爷大妈们驻足,搞了半天,拍的竟是……
(一)这些花长得好看也就算了,居然还有药用价值
月季花
月季花,又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此花四季开花,苏东坡诗云“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 。红月季还代表纯洁的爱、热恋贞节等,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爱的代名词,是情人节首选花卉哟。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敷毒,是一味妇科良药。常被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痈肿、烫伤等病症。
【用法】治月经不调:取鲜月季适量,每次15-20g,开水冲泡,连服数次。
治黄褐斑、雀斑;用月季花瓣泡水当茶饮,或冲入其他花茶中。
桃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桃花因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而《本草纲目》中又记载:“服三树桃花尽,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可见其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是美容养颜的佳品。
【性味】味苦,性平。
【主治】泻下通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便秘及干燥。
使人面色润泽。(《神农本草经》)
【用法】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千金药方》)
采新鲜桃花,浸酒,每日喝一些,可使容颜红润,艳美如桃花。(《国经本草》)
迎春花
与梅花、山茶花、水仙花并称“雪中四友”的迎春花,因她不惧寒威、不择风土、适应力强的特性,历来为人们喜爱。但你一定想不到它还有不为人知的妙用。
【性味】味苦涩,性平,无毒。
【主治】治肿毒恶疮。
【用法】取花叶阴干,研成末,用酒送服二三钱,服后出汗即愈。(《卫生易简方》)
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人懂,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华间银蕊,苍翠自成簇。”金银花,因它清热解毒被人们熟知。
【性味】味甘,性寒。
【主治】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用于温病初起,外感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
【用法】温病初起,发热恶寒:常与连翘、薄荷、淡豆鼓等同用,如银翘散。
痈疽疔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
玫瑰花
玫瑰花名字的由来,《说文解字》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也有:“其石则赤玉玫瑰”的说法。玫瑰不仅展现一种隐藏于坚韧中的绝代风华,更是一味养血调经的良药。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主治】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用于肝胃不和,脘腹疼痛,饮食减少;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用法】治肝胃气痛: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纲目拾遗》)
治月经不调:玫瑰花蕊三百朵,初开者,去心蒂,煎取浓汁,滤去渣,再煎,红糖一斤收膏,早晚开水冲服。瓷瓶密收,切勿泄气。(《饲鹤亭集方》玫瑰膏)
山茶花
郭沫若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也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主治】治吐血、鼻血、便血、腹泻。
【用法】汤火伤疮,研末,麻油调服。《本草纲目》
治痔疮出血:宝珠山茶,研末冲服。(《纲目拾遗》)
(二) 这些花有用的是根,可别当“采花贼”哟
芍药花(用根)
李时珍说;“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的样子。此草花荣绰约,故名。芍药花,又名将离、梨食、余容。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而是因为它的根好。著名的医学家陶弘景把芍药分为白芍、赤芍两种。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吐血衄血,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牡丹花(用根、皮)
李时珍说:牡丹以色红者为上品,虽结子而根上长苗,所以称之为牡丹。唐人称它为木芍药,因其花像芍药而宿干似木。百花中以牡丹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性味】味辛,性寒,无毒。
【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郁金香(用根)
说到郁金香,很多人脑海可能是无尽的花海,是美丽的火焰纹,是漂亮的花束。的确,郁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花卉刚劲挺拔,叶色素雅秀丽,惹人喜爱。在欧美被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荷兰、伊朗、土耳其等许多国家都珍其为国花。
【性味】味辛、苦,性寒,无毒。
【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止痛,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三)这些花虽然好看,却小心惹“毒”上身
夹竹桃
几年前热播的《甄嬛传》让观众都知道了夹竹桃有毒。的确,夹竹桃有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去瘀的作用,可以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但服用不当会中毒。
夹竹桃的毒性反应类似洋地黄,主要表现在胃肠道方面,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个别有头晕,倦怠,指尖或口唇发麻,思睡,暂时性痴呆,紫斑等;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心脏反应。
水仙花
水仙以鳞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等疗效。用于腮腺炎,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等症。
但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其毒性为全草有毒,误食后有呕吐、腹痛、脉搏频微、出冷汗、呼吸不规律、体温上升、昏睡、虚脱等症,严重者发生痉挛、麻痹而死。
了解了大爷大妈们镜头里的主角们,是不是觉得涨了知识?其实中医知识无处不在,也请继续关注光明中医。
参考书籍:《本草纲目图解》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张静娴
编辑:柠檬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61265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