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家
品 牌|干 货|聚 焦
—曰—
吕义雄今年很悠闲,为他领导下的韩束逐步完成高管团队的架构和分工后,当起了“甩手掌柜”;
吕义雄今年也颇忙碌,6月上旬赴日本,7月中旬访韩国,10月份将再探日本。频繁往来东亚近邻,他并不是为了欣赏富士山的樱花,也没有流连济州岛的风情,而是布局韩束的下一个关键战略——2016年走出中国,跨向全球。
“海外市场未来是增量。”吕义雄又开始编织一个叫梦想的东西了,作为梦想落地的第一步,韩束在韩国的分公司HONDO在日前已经正式成立。
所以,梦想这东西,万一实现了呢?
>>HONDO化妆品公司办公室
韩束为何“出海”
“一个企业需要不断地进攻,光是一个中国市场满足不了我们这种增长的需求。”这是去年底吕义雄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给出的“出海捞金”的解释。
对于吕义雄和他的韩束来说,中国市场从来都不是终点,像欧莱雅等国际巨头学习,并且在未来超越它们才是他如此钟爱化妆品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
既然已经确定了“出海”的战略,那么在具备哪些条件后再走出去,就是吕义雄需要规划的。
2016年,吕义雄早在去年就给出了这一精准的“出海”时间,因为他预计到那时韩束在本土化妆品市场的基本大势已定。
目前,作为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主品牌的韩束,经历数年的重金培育,已经完全打开了市场,在刚结束的韩束9月9欢享购物节中,韩束的零售额达到了4.38亿元(4.38亿元由韩束分销事业部四个渠道——百货渠道、百强渠道、分销渠道、shopping mall共同完成),创造了韩束品牌的促销记录;
而今年重点打造的面膜新贵一叶子也在狂飙突进,在今年8月份的杭州会议上,吕义雄透露今年一叶子的回款目标是10亿元,并在2016年可以实现品牌的盈利;
同时,今年年底前,婴童品牌红色小象、洗护品牌索薇娅也将按照计划启动,同样是用高空广告配合全渠道的熟悉“配方”来调试。
除此之外,韩束今年1亿元入股的彩妆品牌韩粉世家未来也计划在沉淀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后,进行全面发力。
>>有梦想的吕义雄
可以说,韩束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各个主流以及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品类均做好了先手布局。而这,肯定是韩束拓展海外市场的坚实后盾。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近日刚完成奠基的韩束产业园,这个预计耗资6亿元的自有工厂,被吕义雄寄予了厚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的领先工厂。
与此同时,众多来自宝洁、欧莱雅及本土其他知名企业的科研人才也在近年纷纷加盟韩束,比如现任韩束技术总裁的孙培文和韩束副总裁李维,均是前宝洁系杰出的科研领域高管。所以,不仅在渠道端,在上游领域韩束也在悄然积蓄力量。
“打通上中下游,我们更有底气布局海外。”吕义雄透露,针对国内市场布局从2015年—2020年基本上规划详尽,并已经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待到韩束在国内市场逐渐饱和,海外市场的重要作用就将显现出来。
志在全球,各国上市
韩束布局海外市场,是真的希望在其他国家“攻城略地”吗?
要知道,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中国本土化妆品企业正在逐渐拉近与外资品牌的距离。同时,部分领先的民族品牌早已走出国门,并在国外市场布局了部分网点,但实际销售并不佳,无法真正站稳脚跟。另外,近年也出现了许多外资品牌被本土企业家收购,并引入中国市场,“买下世界,返销中国”的模式逐渐兴盛。
不过,以上两种现象都不是吕义雄构想中的情景。如果非要为韩束的海外布局寻找一个较为接近的参考标的,资生堂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
自199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资生堂对中国市场的精通程度远超宝洁、欧莱雅、爱茉莉太平洋等外资巨头,因为它通过“中国定制”的方式打开了中国市场:
1994年,资生堂在百货渠道推出了欧珀莱品牌,很多人当时以为欧珀莱是洋品牌,而实际上欧珀莱商标的中英文注册地都是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的化妆品”。更有意思的是,欧珀莱还在2006年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无独有偶,资生堂在2001年和2006年分别针对中国市场以及更为细分的中国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定制了泊美、悠莱两大品牌。
这一套定制的组合拳,至今还在给资生堂带来丰厚的回报。根据资生堂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1—2015财年,资生堂中国营收分别达到了40.6亿元、44.6亿元、45.5亿元、55.9亿元和57.5亿元。
“我们在韩国已经设立了HONDO化妆品公司,品牌还未正式选定,而在日本,我们已经注册了素语自然品牌,未来韩束在日本的化妆品公司规模可能要比韩国大。”吕义雄强调,韩束的思路是品牌要在当地注册或者收购合适的、互补的品牌,聘用当地的设计师,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去做她们喜欢的产品,并且是用当地的配方、当地最好的工厂来做(比如7月中旬,吕义雄拜访了韩国科丝美诗总部)。
>>吕义雄造访韩国科丝美诗总部
实际上,吕义雄现在的想法与去年的设想有一定出入。去年,吕义雄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提及,韩束品牌将会在2016年之后去开拓俄罗斯、印尼等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的国家。
但是,如今吕义雄选择直接让品牌在当地本土化,而不是将自己的主力优势品牌推出去,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
“国外对中国品牌的认识是片面的,比如将中国品牌导入东南亚市场,当地消费者会觉得中国出产的就是便宜货,这就需要我们去解释中国货进步有多大,但是东南亚的消费者偏爱日本产品,我直接将日本品牌导入到那边,根本不需要解释。”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吕义雄坚定了做一个纯正的韩国品牌、日本品牌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不仅会在海外市场销售,也会同步在中国市场上市(由于涉及到进口品的报关等手续,可能会在海外市场稍迟6—8个月左右),这样的品牌故事和文化均是正统出身,再加上韩束自身强悍的中国本土化操作,吕义雄自信能在中国市场上做得比许多同类的日韩品牌出色。
而只是在当地设立公司、创立品牌,就能够轻松地获取当地的品牌基因吗?
当然不是。
不过,吕义雄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合适的答案:“在人员配备上,两三个中国人(合伙人),搭配当地人(经营者),本土化要达到99%,中国人负责运营,主要起到衔接韩束总部与当地公司的桥梁作用,销售方面的均是当地人。”
“以前老是想着怎么去管,如今想通了,就是以投资的理念去经营海外市场,最大程度地释放当地公司的自主发展能力。”吕义雄的这一方式,与其在电商领域的布局思路如出一辙。
那么,既然韩束开了海外布局这朵花,吕义雄想要结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果呢?
为韩束的总体业务增量,这是我们在开篇就已经提及的。但是,在吕义雄的规划中,海外布局似乎是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并且不会并入到韩束设定的2018年上市计划中,因为他有一个更惊人的设想。
“未来韩国的公司可能在韩国上市,日本的在日本上市。比如HONDO公司如果发展顺利的话,可能2019年就在韩国上市了,我对这个项目的理想预期是在2019年做到75亿元的回款目标,日本同样如此。”吕义雄憧憬道。
这样的规划,让人不得不感叹吕义雄的野心是巨大的。而这,并不是全部。可能在2017年—2018年,韩束在法国、美国均会设立同样的分公司,这将呈现韩束用日韩辐射亚洲市场,用法国覆盖欧洲市场,用美国开拓美洲市场的宏伟蓝图。
“做好中国,全球整合。”吕义雄为这个宏大的梦想打上了最贴切的注脚。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品观君推荐的神秘好文)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5292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