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比水蛭更难“养”的是水蛭化妆品

美妆资讯
比水蛭更难“养”的是水蛭化妆品
2023-08-05

蛇毒在偷笑。

文|山南

近日,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多普泰)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将增加经营范围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也就是说,作为医药企业的多普泰,将正式跨界,做起化妆品生意。

据悉,多普泰目前正在研发水蛭化妆品。但据行业人士介绍,水蛭化妆品在市场上远未普及,而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来自于水蛭素这一原料本身。

▍多普泰公司2018年上半年对水蛭化妆品的投入(截自多普泰2018年半年报)

药用为主

据了解,市面上的化妆品按原料来源大致可分为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发酵)、植物提取、动物提取、天然来源(花,海泥等)五大类,以水蛭素为原料的化妆品正是属于动物提取类。2015年版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录名称》,也将“蛭提取物”收录其中。

不过,尽管近年来同属于动物提取类的胎盘素和蚕丝水解物原料在化妆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以水蛭为原料的化妆品市场仍然有待挖掘。

据广州纳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廖霖峰介绍,目前以水蛭为原材料的化妆品正是利用“蛭提取物”中水蛭素成分的独特功效。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15年版)》包含有水蛭提取物(2019年3月15日截自药监局公告)

资料显示,水蛭素(hirudin)是从水蛭(Leech)及其唾液腺中提取的成分,是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多肽)。

动物试验与临床研究表明,水蛭素能高效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改善微循环,阻止凝血酶催化的凝血因子活化和血小板反应等进一步血瘀现象。此外,它还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因此,水蛭素可疏通和扩张面部皮肤毛细血管,改善真皮血液微循环,清理皮肤血管垃圾,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廖霖峰表示,水蛭素在化妆品领域针对痘痘、疤印、粉刺和痤疮等的功效正是对其在临床医学领域作用的扩展。

另一方面,当前对水蛭素的需求量明显增加的是医药市场。由于天然水蛭来源有限,各国现阶段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重组水蛭素的开发上。其中,美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医院目前正在集中研究重组水蛭素类多肽药物的疗效和药理。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少有团队从事水蛭素在化妆品领域的研发。

不仅如此,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前学术界对水蛭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医药方面,对其在化妆品上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概念层面,很少有学者进行水蛭素在化妆品领域具体功效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上以“水蛭素”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的结果也正好说明这一现状。当前学界对水蛭素的研究主要以其在医药领域的“生物特性”以及“药用影响”为主,共有804篇研究论文;而在搜索水蛭素“化妆品”或“护肤”的关键词时,显示的搜索结果为0。

业内人士透露,早在10年前,国内某公司就准备着手从事水蛭素化妆品的研发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最终没有落地。

需求冷淡

水蛭素在化妆品领域的功效不仅在用户端没有得到普及,在供应端同样差一些热度。

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服务平台上查询水蛭素的相关化妆品,结果仅有45条。集中在优雅汝我、清心堂、臻蛭美等少数品牌,并主要是面膜、乳液、爽肤水等护肤类商品。与之同时,并未检索到含有水蛭素成分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的备案信息。

▍水蛭素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信息(2019年3月14日截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据了解,国内的一些直销品牌,例如三花、凡蔻、相宜萃等也会在其眼部护理产品和面部产品中会添加一定的“蛭提取物”,但并不会将其作为主要卖点进行宣传。据广州正素生物公司工程师刘建军透露,目前主打水蛭名字的产品,反而没有卖得很好。

不仅如此,在一些知名的电商平台上搜索“水蛭素”的关键词,销量最多的是水蛭素冻干粉和胶囊类保健品,前10条搜索到化妆品类的产品仅有1个,为心清堂的修复霜。

▍电商平台水蛭素相关产品销量(2019年3月18日截图)

在“小红书”上检索水蛭素的种草笔记,显示的结果也仅有42篇,就整个社区目前试用内容来看,仍然以倍丽达和凡玊(su)两个品牌为主,其发布者是品牌的代理商,用户上传的试用笔记较少。

▍截自小红书

与此同时,在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上也没有搜索到以水蛭素为卖点的国外品牌。

普及难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水蛭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作为化妆品原料得到认可,但在实际应用阶段还处于尴尬的“瓶颈期”。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其在市场的窘境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首先,天然资源有限,重组水蛭素生产有瓶颈。水蛭的野生资源分布有限,仅见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和华南的几个省区,其本身又有较长的生产、繁殖周期,产量相对较低。而人工养殖的水蛭数量有限,远远达不到市场上对水蛭素用量的需求。

重组水蛭素由于技术难度较大,其生产并不顺利。与天然水蛭素相比,重组水蛭素在第63位氨基酸(酪氨酸)上未硫酸酪化,这个硫酸的缺失导致其对凝血酶的抑制常数降低10倍,且容易引起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出血并发症。这种先天缺陷,使其无法与天然水蛭素相提并论,因此并未在临床广泛使用。

我国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对重组水蛭素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重组的水蛭素上市。

其次,提取技术难度大,水蛭素市场价格高。尽管国内已有公司发明了仿生诱导法,但实际上由于专利技术的限制,这种方法多用于科学研究,普及面窄。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天然水蛭素提纯技术还停留在粗制品、浸膏、浓缩液程度,提取成品不单只有天然水蛭素成分,甚至包含一些有害副产物,因此无法实现天然水蛭素的产业化生产。

据悉,目前国际市场上水蛭素的价格约为2000万美金/千克。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将如此昂贵的可以治病救人的重组水蛭素应用到护肤品中去。

原料稀缺且价高,普及面窄,市场需求冷淡,这些因素都在制约以水蛭素为原料的化妆品成为主流化妆品。这样看来,多普泰从医药转型化妆品的道路,注定漫长。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资讯

不一样的视角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3263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