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翠芬
《美妆头条》新媒体
从“中国电子第一街”转型为美妆城的深圳华强北,又摊上事儿了。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稽查局通报,该局执法人员对华强北化妆品市场3个商户和1个物流点开展执法检查,依法查扣涉嫌无合法来源进口化妆品100余箱、货值金额80余万,公安民警现场带走6人作进一步调查。
01
时隔一年又被查,曾涉六亿走私案
这并非华强北首次被查,关注华强北的人一定还记得一年前的那起“六亿走私案”。
华强北商业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个世纪末,凭借地理位置与人才优势,华强北成为了电子产业的聚集地,曾经被誉为国内“中国电子第一街”、“世界电子中心”等。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线下电子产品销售渠道被冲击,加之华强北销售的山寨手机逐渐被国产智能机所替代,华强北渐渐走向了没落。
2019年年底,华强北逐渐转型为美妆集散地,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商家入驻进来,不到一年,华强北的多数数码电子商城都开始与美妆沾了边,很快,华强北就从“中国电子第一街”成为了“女人的美妆海洋”。
但在看似繁华的美妆生意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2020年年底,深圳海关缉私局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对华强北多座美妆城店铺展开了突袭。通过对华强北明通数码、哈曼数码广场等商场的多个涉嫌走私店铺进行查缉,摧毁了一个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刷单”走私化妆品入境的犯罪团伙,捣毁走私团伙4个,抓捕犯罪嫌疑人36名,涉嫌犯罪金额超6亿元。
在清点的过程中,店铺内的违规产品欧美、日韩等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涵盖护肤品、彩妆、防晒等多个品类。
随后,2021年1月5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公安等部门,针对华强北美妆档口走私和售假等行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全面大排查。一夜之间,华强北几乎所有美妆商家关店整顿。
然而,距离上次大力整顿仅仅过了一年,华强北再次被查出违规的进口化妆品,其中不乏SK-II、后等国际知名大牌产品。
02
进口化妆品增长快速,假货、水货层出不穷
事实上,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化妆品的需求增多,进口美妆走私、造假的事件始终层出不穷。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总量为43.80万吨,金额为1473.36亿元,分别增长5.4%和16.1%。与此同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不少商家选择铤而走险,销售违规的进口化妆品。
2019 年 12 月,深圳海关隶属文锦渡海关查获某贸易公司出口的一批货物中,有未申报的标有 “KIEHL‘S’”(科颜氏) 标识的面霜 9648 瓶,经权利人欧莱雅公司确认,上述货物侵犯其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相关商标专用权,货物对应正品价值约 560 万元人民币。
2021年3月1日,福建南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捣毁了一个化妆品制假窝点,这批假冒化妆品口红包材,涉及兰蔻、阿玛尼、TF、纪梵希、香奈儿、MAC、YSL等多个国际美妆大牌,除此之外,还查获了一批古法唇膏、固体香水和腮红等三无彩妆产品。而根据嫌疑人交代,这些假冒大牌口红一支的成本还不足2元。
2021年11月,据媒体报道,罗湖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莲塘派出所联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接到举报查出了位于深圳市的某公司及其使用的仓库,现场查获假冒知名品牌面膜、洗面奶三百余箱,刑事拘留12名犯罪嫌疑人。
03
法规趋严,加大力度整治违规行为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制假、售假,难免让消费者担忧,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化妆品,却真假难辨,以后还如何放心地购买和使用?
但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打击、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让广大消费者用上安全、有保障的产品。近两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化妆品行业的法律、法规,对化妆品的注册、备案、生产、经营、销售进行了全面的严格的管理。
其中 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就提到:进口化妆品没有中文标签将被重罚。此举不仅是为了保障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功效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为了监管进口产品的进货渠道是否正规。
除此之外,国家稽查部门、海关部门等也在加大对经营无合法来源、假冒侵权等化妆品进行集中打击。2021年1月以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联合深圳市海防打私办捣毁化妆品经营非法窝点3个,查扣各类无中文标签的整箱进口品牌化妆品2388箱,最小包装化妆品22000余盒,其中涉及假冒侵权化妆品货值金额约26万元。
在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懂得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化妆品,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轻信一些不熟悉的代购或没有经营资质的小店,以免购买到不正规的产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11777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