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兰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浣溪沙 咏兰 清 徐石麒
闹绿酣红强赴时,春工着意在芳姿,东风开送一枝枝。幽不乞怜君子傲,淡能存好美人痴,影宜图画韵宜诗。
陈毅的《幽兰》诗: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欣赏兰蕙,爱她的淡雅。她走进你的视野,不施粉黛,不求艳丽,天然去雕饰,自然、大方、温文尔雅,给人亲切感。
中国人喜欢兰,尤其是“中国兰”,俗称草兰,兰草,又叫春兰、蕙兰、墨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植物。一茎一花为兰花,花清香;一茎数花者,为蕙,即蕙兰。古所谓兰,多指兰草之兰。屈原在《离骚》中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又说:“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蕙为香草,又叫佩兰,有奇香,古代习俗焚蕙草以薰除灾邪,故又叫薰草。
兰之品格高洁。兰为君子之花。或生于空谷僻野,或长于悬崖峭壁,吮自然之雨露,历宇宙之风霜,沐日月之光被,得天地之灵气。高雅素淡,独放、。不事权贵,坚定节操,志存高远,不入尘嚣。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君子风范,千古传诵。
兰之气节高雅。孔子曰:“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以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古人有着极强烈的恋兰情结。赏兰、育兰、画兰、问兰、梦兰、对兰、咏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抒发情感,品味兰的风韵。郑板桥题兰花:“七十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强,何事斗群芳?”
兰之品德高尚。兰常绿,不论春夏秋冬,含笑对之。叶片蕴含正气,花朵摒弃浮华。我们看到兰花,不娇、不艳、不妖、不冶,但其香气幽幽,似有似无,近之似无香味,远之香自传来。
朱熹有赞:“可能不作凉风计,获得幽香到晚清。”我们知道兰花,不争、不语、不媚、不显、不露,谦谦如君子,凛凛不可犯,坦荡无私,胸怀四海,包容博大。杨炯有句:“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情有独钟,题咏众多,皆赞美兰乃“王者香”。孔子由衷赞道:“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左丘明冠之于“国香”美称。黄庭坚撰文赞曰:“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苏轼说“春兰如美人”,杜牧说“本是馨香比君子”。
张学良说是“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朱德说“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一介军人,赳赳武夫,如此钟情于兰,令人惊异。威武与柔弱、粗犷与纤细对比分明,矛盾已统一,军人也柔情,刚强的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人们推崇兰,是因兰之气清,清则久远;是因兰素心芳洁,清香袭人。
兰质蕙心,多么形象的比喻。
欣赏兰蕙,爱她的素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尘嚣所及,利欲名禄熏染了多少人,而她独具原生状态,珍惜自我,远离浮华;
欣赏兰蕙,爱她的文静。默默于深谷山涧之中,沉沉于繁华喧嚣之外,不艳羡他人的富贵荣华,不动心于上层的功名利诱,心境恬静,心静如斯;
欣赏兰蕙,爱她的柔韧。披历风雨,迎接霜雪,战胜寒暑,以她柔嫩的躯体挑战八方侵袭,毅力非凡,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欣赏兰蕙,爱她的含蓄。不事张扬,唯求自我。俯仰有致,无姿不景,无态不美,朴素中自有风韵,卓而不骄,逊而不俗,谦谦君子,虚怀若谷;
欣赏兰蕙,爱她的清秀。美而脱俗,纤而不弱,雅而秀气,纯洁清雅,远观近看,自有一种神韵在骨子里沁出;
欣赏兰蕙,爱她的高傲。卓卓不群,立身高洁,清高不自傲;自珍自爱,孤芳不自赏;走进她的内心,需要真诚相对,需要以心交心。一旦心心交流,视为知己,由冷而暖,芳心自柔。
兰蕙是平淡的。
而我们人类大多数的日子总是平淡居多。学习兰蕙的精神和品质,用心去品味平淡的生活,就会获益良多。如果能从平淡中咀嚼出平淡的隽永,那就能品味出千种风韵、万种风情来。
平淡的生活,不是无影无形、无滋无味、无声无气,而是认真去面对、去细细地品味,在淡淡如云絮、静静如止水、平平无波澜的生活中,你可以体会到云在默默地漂移、水在缓缓地流动,人在有声有色的生活着。
平淡也是一种生命的形态。这就是我品读兰蕙的的心得。愿意与朋友们共享。
作者:晓绥
#原创散文#\u0002
#观兰#\u0002
#原创诗#\u0002
#兰花#\u0002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93267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