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人双眸,教你怎么挑眼影
一、眼影的功能
眼影的首要作用就是要赋予眼部立体感、并透过色彩的张力,打造出动人的电眼,衬托整个妆容的迷人气质。不同质地、不同色号的眼影可以打造出不同风格、不同效果的眼妆,接下来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眼影。
二、眼影色系的基础分类
大地色系:大地色系是眼影盘中最经典的配色,也是每个女生必须拥有的色系。对于化妆新手来说上妆自然,对于老手来说又是最经常用的色系。亚洲人轮廓普遍不够明显,眼睛也不够深邃有神,而大地色刚好可以塑造轮廓感,而各种棕色系的搭配又贴合我们亚洲人的肤色,又不会因为眼部颜色突出而导致不和谐的感觉。
南瓜色系:这是属于偏橘色调的暖色系眼影配色,它的搭配十分多样,可以通过调整其明度亮度来调整橘调在颜色中所占比例,演绎出偏红或者偏棕的色调,南瓜色系的眼影会使人看起来非常健康活力。而且它还是一个多变的颜色,在夏天会觉得像果汁一样清爽,在冬天会觉得像奶茶一样温暖。
桃花色系:古人有诗人面桃花相映红,粉粉嫩嫩的代表了娇羞和温柔,这种充满青春少女感的色系,比较适合年轻的小姑娘使用,然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一些粉嫩淡雅的腮红和唇膏,演绎更加动人的桃花妆。
红棕色系:红棕色系的眼影本身具有浪漫的色彩,能够把女性的热情、妩媚和自信彰显得淋漓尽致,搭配同样红色系的口红,更是气场十足。
三、眼影质地的分类
眼影粉: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一项产品,色彩比较丰富且附着力好,很容易涂抹,以眼影刷或眼影棒沾取,适合新手使用。它的显色度也适中,新手也不容易因为过高的显色度导致上眼过于浓烈。
眼影膏:油脂成分较多,质地湿软细腻,比较容易附着在皮肤上,易上色,持久度也很好。适合用手指蘸取后抹在眼皮上。而且膏状的眼影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密封性,眼影膏容易干。
液体眼影:液体眼影的滋润性较好,质地轻盈且流动性好,光泽通透,但大多带着闪光亮片。但液体眼影不易进行多色渐变的眼影叠加,不易适合眼影小白上手。
眼影棒:眼影棒携带方便,不容易摔碎。显色度一般,但是易于涂抹推开,可以说是合适没有时间的人或者懒人妹子们了。
四、如何根据肤色选眼影?
我们都知道根据自己的肤色选择衣服和口红色号,其实眼影也要根据肤色选择,不然出来的效果就好像舞台上的表演者一样夸张。
白皙肤色:白皙的肤色适合任何颜色的眼影,即使是蓝色系眼影,只要方法得当,依然能搞定。其中桃花色系的眼影为首选。娇嫩的桃花色系,更能突出白皙肌肤的光洁感。
偏黄肤色:大部分亚洲人的肤色都会略带黄色,因此选择眼影也应与肤色一致。一般来说,棕色、橙色是较为合适的颜色,但切记不要选择粉红色、蓝色。
小麦肤色:健康的小麦肤色挑选眼影的颜色时不妨夸张一些,金棕色、南瓜色、橘红色等都是非常适合的颜色,不会让眼部的妆容看起来显脏。
偏黑肤色:如果是天生肤色较黑的MM,不妨选择大地色系的眼影来装扮眼部,使双眼看起来更明亮动人。
四、眼影的使用技巧
Tips1:深浅色系相互搭配
Tips1:运用深浅对比的搭配色系,可增添眼部的三维效果,如果你想更大胆的尝试,可以试试三种颜色的搭配,一般眼影的搭配要选择明亮,可以互相搭配的色彩,这样能使眼部闪闪动人。
Tips2:先以浅色系打底
选择可以与你肤色融合的浅色系眼影,在眼褶皱处上色,并由眼皮的中间向眼尾、再由眼窝的方向刷向眼尾刷过,来回刷匀,若涂抹太厚重,可以手指轻轻推散,这样会比较自然。
Tips3:深色系重点画法
颜色比较深的眼影是整个眼妆的重点部份,将可以与浅色系作搭配的深色眼影先于手背上稍微擦过,让上妆更加均匀,然后将其涂抹于眼尾处,并由外眼角向眼窝呈放射状均匀晕染,切勿显露出深浅两色的明显界线,就可让眼睛呈现深邃感。
五、好物推荐
品牌:MAC
质地:眼影粉
MAC的这款单色眼影上妆不需要什么技巧,取粉也很容易,比较适合小白使用。粉质细腻,显色度好,妆容效果更加服帖。妆容持久度也高,不易脱妆。非常多颜色选择,还有七种质地任你选,总能找到你想需要的眼影。
品牌:芭比波朗
质地:眼影笔
精细的笔杆状,笔头是粉状的膏体,特别适合做卧蚕笔,也可以涂上眼皮。质地很绵滑,具有防水防汗功效。膏体软硬得刚刚好,容易上手,颜色饱和,顺滑易晕开。携带方便简直是外出补妆神器。
品牌:3CE
质地:液体眼影
这款液体眼影以弹性凝胶的质地精细填满凹凸不平的肌肤表面,并且不会结块,即使取少量也可展现轻盈遮瑕。配合维他命E诱导体和玻尿酸成分,使肌肤内外滋润饱满,展现健康高贵的肤质。
质地:眼影膏
Canmake将眼影设计成了膏状,比起粉状的眼影,膏状的眼影能够更好地贴合肌肤,同时保持有一定的滋润度。它的膏体不厚重,很容易涂抹开来,含有77%的美容液成分和维他命C诱导体配合,具有高附着力,保持长时间不易脱妆。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8389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