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Thoza of Rivia”,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Bilbo's Adventure,摄于新西兰,2017年
现在我也玩cosplay了,但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圈外人。之所以说自己在圈外,因为好像缺乏圈内人士对于ACG的热情。大多数时候,我可以辨认出电影角色和知名度高的美漫角色,但基本不认识日漫和游戏的角色,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未知领域。总之,我发现国内的coser对于ACG的热爱程度大部分是远高于我的,而多数人对于cosplay的理解也是建立在ACG文化上。那天在《好奇心日报》的专题文章下,看到一条评论“不懂ACG谈什么cosplay”——一方面觉得这句话很片面,一方面又觉得国内确实是将ACG和cosplay联系在一起的,是我自己始终有格格不入的地方。
我会报名去参加今年SHCC的比赛,完全属于不知者无畏……看完其他选手的介绍,感觉自己确实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画风……大家对自己的介绍中,大多数提到从高中或者大学时代就开始接触cosplay,而我大学时,只有一次被我称为“伪cos”的经历,或许有人会记得某次魔戒中文论坛的版聚,我特地找弄堂裁缝做了一条Arwen的裙子,穿去公园拍照,还被路人误以为是拍婚纱照的……现在想想,正是因为cosplay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伴随着ACG出现的,所以当我那非二次元款式的Arwen长裙出现在大街上,才会被更多的人以为是婚纱照服装。还有过一次做道具的经历,就是和一位友人一起制作Saruman的法杖,但当年根本没想过制作道具也是cosplay的一个环节。
Arwen,摄于复兴公园,2007年
Staff of Saruman,摄于同济大学,2008年
我从没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进入这个领域。但感谢中土系列电影,在触发了我的绘画技能后,又带我走上了另一条歧途……14年年末,去新西兰参加Hobbit Fan Fellowship的旅行,强烈感受到如果在Hobbiton能穿着costume会是多么特别和幸福,同行的两个日本妹子,一个扮成Bilbo一个扮成Frodo,甚至得到了特殊的待遇。
来自日本的Bilbo和Frodo,摄于新西兰,2014年
同年12月,在伦敦的《五军之战》首映式红毯队伍里,我看到许多来自欧洲各地的粉丝精心把自己打扮成Thorin, Legolas, Thranduil, Galadriel, Smaug, Bard, Gandalf……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同时看到这么多中土电影的cosplay。但至此,我对于cosplay都是抱以旁观者的态度,直到次年,去德国波恩参加HobbitCon。
Thranduil夫妇,摄于伦敦,2014年
睡衣版Bilbo,摄于伦敦,2014年
拟人化的Smaug,摄于伦敦,2014年
在波恩,我再次遇到了伦敦首映时见过的许多coser,也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色。与他们的深入接触和交流,使我觉得自己原来对cosplay的理解并不全面,在这里,他们互相切磋技艺,互相帮助,寻求各种解决之道来完善自己的服装和道具。HobbitCon的cosplay比赛也让我叹为观止,特别是两位身着金色铠甲的Thorin,神态和动作的模仿惟妙惟肖,他们也是我涉足cosplay最初的动机。
这两个人,一个是Hizsi一个是Janette。Hizsi的Thorin虽然个子高高,但他对矮人身体比例的细节格外注重,因此毫不违和。Janette的Thorin有完美的身高,她自己制作的额头和鼻子假体让她成功变脸非常接近电影的原型。出于同样对Thorin的喜爱,我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也因此了解到更多cosplay的细节,得以近距离细细观察他们的costume。我作为一个从来都不关注cosplay的人,看到他们的服装对于原版的还原程度以及那些精致的细节,是从心底佩服他们的耐心和技术。
HobbitCon的cosplay比赛,摄于波恩,2015年
Thorin Oakenshield,摄于波恩,2015年
在HobbitCon见到的cosplay非常多元化。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cos成高挑俊美的精灵。他们用胡子遮住了自己漂亮的脸,用填充物扩大自己的身躯,用特效化妆把自己变成丑陋的orc……并且,所有的转换过程,服装、道具、化妆、假发,可能都是由coser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从相貌角度去评价像不像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整个过程就是诠释角色,一个角色可以由某位演员来扮演,但化妆师、服装设计、概念设计和制作人员这些幕后工作者其实也是角色得以成型的关键。而一个coser,他其实是一人承担了多人的工作,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还有朋友间约好了cos不同的角色,然后在活动现场相聚后一起重现原作的场景也是非常有爱的事。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很乐意为活动中遇到的coser们拍照,记录下他们互动时有趣的瞬间。(cosplay的劣势就是当你穿着一整套costume时,可能就非常不方便背着较大的摄影器材了,因为真的很累。)
Radagast和Doctor Who,摄于波恩,2015年
Bofur,摄于波恩,2015年
上述一切都是让我想要亲自尝试cosplay的原因,我渴望学习新的技能,想要扮演喜欢的角色,想要让自己和这种场合更为融洽。但别人都玩这个近十年了,我什么都不会,到底行不行?在那里遇到第一次做装备就cos了山下之王Thror的妹子,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而我也承诺我的新朋友们,来年再见的时候,我会带来自己的costume,既然这样说了,就必须做到。
Thror,摄于波恩,2015年
我的cosplay生涯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我需要学会基本的缝纫技术。家里有一只古老的人力驱动缝纫机我曾经使用过但感觉不好掌控,在此感谢一下家属同学在我刚回国还没有找到工作没有收入的时候帮我买了新的缝纫机。(然而到现在为止我用缝纫机帮他做过的唯一一件事是,把一条牛仔长裤改造成了短裤…)也是因为还在家里蹲,使我有时间去很远的地方学了缝纫。经过十天的学习和训练,我终于在课程完成之后顺利做出了第一件乡村风的衣服并开始计划第二年的costume。
我的第一件缝纫成品,绿色的马甲,2015年
我的首个cosplay计划,Bard之女Sigrid
我的首个cosplay计划,是The Hobbit电影中Bard之女Sigird。她的服装款式并不复杂,但布料上的图案是一个大难题,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搜索淘宝,却无法找到图案相近的布料。一气之下我决定自己用橡皮章印布料……这也是整套服装制作中花费我最多时间的部分,两条半身裙、一条围裙、上衣正反两面分别是不同的图案。后来当年再去HobbitCon的时候,这身衣服得到了不少赞美,还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小奖。
Sigrid衣服的细节,2016年
和Bain的扮演者John Bell,摄于波恩,2016年
从德国回来后,我开始思索下一个cosplay。有一次和Janette聊天时,她说之所以会cos不同版本的Thorin,因为觉得这个角色的经历和自己有相似之处,“feel related”。对我而言,Bilbo Baggins也是这样一个角色,他的冒险和因为冒险而发生的改变,也是我的经历,所以他自然成为了我的第二个cosplay目标。在有了一次全套衣服制作的经历后,第二次就顺利很多,但我需要解决衣服版型的问题。虽然我会缝纫,但并不会凭空打板,也没有人台可以进行立裁,只能基于一些基础日常款衣服的版型进行修改。还有马甲上的扣子,必须还原,但Weta出的纽扣周边太昂贵,我最终使用了自由树脂和简单的手工材料自己做了一套。后期为了制作Bilbo标志性的脚毛,干脆研究了假发的钩织。对我而言这是cosplay的魅力所在,在资金有限的下,找到最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过程中自学新技能,还可以用上别的领域的技术。
Bilbo的纽扣和脚毛的制作,2016年
Bilbo(不得已戴了眼镜),SHCC,2016年
今年上半年,我和家属去新西兰蜜月旅行,除了完成了在Hobbiton拍摄婚纱照的心愿外,能作为Bilbo在新西兰美不胜收的山水间留下身影也对我意义重大。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让Bilbo回到Hobbiton,站在袋底洞门前。
Bilbo在LOTR拍摄地,摄于惠灵顿,2017年
而7月独自去SDCC也算是实现了另一个长久的愿望。在出发前,完成了第三套costume。之所以不远万里,除了一直想去感受一下这世界最重要漫展的氛围,也想和久违的朋友重聚。这趟再见Janette,她做假体的技术已经又上了一层楼,cos的Thorin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Thorin Oakenshield,SDCC,2017年
Moana cosplay,SDCC,2017年
我很少化妆,目前大部分化妆品都是为了cosplay才买的……平时的我可以简简单单,毫不掩饰真实的容貌,也不愿意为了显得更漂亮而花费过多时间,但在cosplay的时候,我希望能更投入到角色扮演里,希望变成和平时完全不同的人。但因为缺乏实践,化妆也是我目前急需提升的技能。不过我一直记着朋友的一句话,他说:我不会化妆,我只是会在了脸上画画。
目前我正在计划下一年的cosplay。因为业余时间非常有限,还要分割出时间给别的兴趣爱好,所以我无法成为多产的人。但我并不需要靠这赚钱,也不想过度的投入影响了原有的乐趣。可能缓慢地进步,是适合我的节奏,能将自己最喜欢的银幕角色们一一出齐,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了。
Belle,小区楼下,2017年
(全文完)
本文作者“Thoza of Rivia”,现居上海,目前已发表了87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Thoza of Rivia”关注Ta。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5871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