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紫砂就选陶缘记(taozs.com)
对于比较关注紫砂壶的壶友来说,应该能注意到,市场上有很多商家在销售“天青泥”这种神秘泥料的紫砂壶。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泥料,它是紫泥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泥料,这样的泥料在目前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今天小编希望通过一些史料和实物的印证,来为壶友们解“天青泥”的神秘面纱。
关于“天青泥”,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明代周高起所著的《阳羡茗壶系》一书,这是一本专门介绍紫砂相关的专业著述。其中有一段关于“天青泥”的文字描述: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暗肝色。天青泥产于“蠡墅”,“蠡墅”是我们丁蜀镇黄龙山周边的一个地名。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这种泥料烧成后变成暗肝色,而不是“天青色”。“天青泥”中的“天青”,其实是形容这种紫砂矿料的颜色,因而得名“天青泥”。这是由于紫砂矿料命名的随意性,比较的杂乱。比如“本山绿泥”,它就是同样以矿料颜色来命名的,“本山绿泥”的原矿为浅绿色,烧成后的成品紫砂壶颜色为各种“黄色调”。而像“朱泥”,它就是以成品紫砂壶的颜色来命名的,“朱泥”的原矿为土黄色,烧成后的紫砂壶为或深或浅的红色。
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蓝色、绿色,墨绿色的紫砂壶,绝不是真正的原矿天青泥。“原矿”不是随便叫的 ,必须要有原矿的支撑和印证。一些商家针对壶友对紫砂泥料认知的缺乏,通过偷换概念,把一些用色素配置而成的花花绿绿的泥料说成是“天青泥”,这就是明显的欺诈行为了。
同样的在宜兴的陶瓷博物馆里,也收藏了一把清代杨凤年制作的“风卷葵”紫砂壶,以及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把同样是杨凤年制作的“梅桩壶”,都是采用原矿天青泥制作。而实物的颜色也是“暗肝色”的,大家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近距离地观察和验证下。
“天青泥”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紫砂泥料之一,徐秀堂和山谷所著的《宜兴紫砂五百年》一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天青泥”历史上产于丁蜀镇的大水潭矿区,在清末由于地下水的渗透,已经封矿、绝迹。所以只要是原矿天青泥的紫砂壶,基本是晚清以前烧制的。这次由于紫砂路的修建,使本以为绝迹的天青泥得以再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83255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