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天补水皮肤还是干燥?难道补水产品没有用吗?皮肤常年干燥、脱屑、敏感,百般努力却无济于事?大油田皮肤、沙漠皮应该如何补水保湿?
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冷得直打哆嗦,皮肤还要跟着备受折磨。你是否被“深层补水、巨补水”等营销口号所迷惑?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已经说到比“补水”更靠谱的其实是“保湿”,也总结了市面上主要的明星保湿成分。具体可参考:
药学博士:除了保湿,其他护肤品都是浪费钱!保湿成分干货总结
保湿成分五花八门,从分类上有封闭类、吸湿类、模仿天然保湿因子(NMF)类等。然而,很多仙姑们看完后,依然表示很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
为了最大程度地解答疑惑、回复关切,药学专业的@王二博士又来了,希望能对仙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有所帮助。
保湿首先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自己的肌肤属于什么类型?
弄清楚自己的皮肤类型(干性、油性还是混合型),是做好保湿的关键和前提。不同类型的皮肤,对保湿成分的需求完全不同,有的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效果,越用皮肤越干。
(2)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湿度
中国地域宽广,南北方气候、空气干燥程度差异巨大。同样是干性皮肤保湿,在不同的环境下,所需的产品成分完全不一样,需要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的季节进行调整。
(3)有没有使用防晒、彩妆、药物等
在这个靠颜值取胜的年代,很多仙姑们都会化妆或使用防晒产品。选择保湿产品时,也应该防晒、彩妆等产品的影响,如果其他产品比较干,可以使用一些滋润度较高的保湿成分,反之,需要使用比较清爽的保湿产品。另外,一些药物可能会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抑制皮脂分泌,从而使皮肤较干。
怎么知道你是什么肤质?(不同类型肤质的特点)
在选择保湿护肤品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肤质是什么类型的。
一般来说,肤质可分为四种类型:中性肌肤、油性肌肤、干性肌肤、混合性肌肤。除此之外,有一种问题肌肤叫敏感肌。
不同的肤质特点不同,对保湿的需求不同,对保湿护肤品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它们的特点如下:
(1)中性皮肤
中性肌肤是最完美的肤质,特点是皮肤中水分和油分较为适中、平衡,肌肤光滑、细腻、柔软、富有弹性,毛孔细小。
优点:这类理想型的肌肤,不会感到很干、也不会感到很油。
护肤需求:做好保湿、防晒和抗衰。
(2)干性肌肤
干性皮肤是对补水保湿需求最迫切的一类。脸部肌肤容易有紧绷感、脸干,甚至脱屑,通常干性皮肤的角质较薄,而且脸上容易长斑,毛孔较细。
造成干性皮肤的主要原因是: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较少,也就是出油少。
优点:不容易长痘,毛孔较细。
缺点:如果缺乏水分,皮肤的代谢会减慢,老化加速,因而容易长斑、长皱纹。
护肤重点:补水保湿、美白、抗衰。
沙漠皮:沙漠皮是干皮长期不治疗的最终归宿,就像干旱了几个世纪的撒哈拉一样,甚至会出现干纹。
(3)油性肌肤
油性肌肤的直接原因是油脂分泌过多,容易“满脸油光”,伴随毛孔粗大,肌肤暗沉,甚至容易出现闭口痘痘等。油性皮肤也是水油不平衡的一种,严重时被称为“大油田肌肤”,此外还有“外油内干”、油性痘痘肌、油性敏感肌。
优点:角质层较厚、皮肤耐燥、不易敏感,与干性肌肤相比,更不易衰老。
缺点:毛孔易堵塞,因此容易长痘、黑头粉刺。
护肤重点:需要控油,补水,平衡水油。有的油性肌肤也存在外油内干的情况,补水同样重要。
关于油性肌肤与痘痘、黑头、粉刺的关系,可参考往期文章:
药学博士:粉刺,闭口,炎性痘痘,黑头,白头都是些啥?(收藏)
(4)混合型肌肤
特点:T区(前额和鼻子区域)出油较多,而其他部位有紧绷感、与干皮肤类似。
优点:与油皮一样比较耐燥,不易敏感。
缺点:T区容易出现黑头、粉刺,两种肤质需要分区护理。
(5)敏感肌肤
脸部肌肤容易敏感、泛红、发痒、灼热、干燥脱屑等。
护肤重点:需要抗过敏护肤。
如何判断自己的肌肤类型?(步骤)
(1)用温水温柔地洗脸,等待约一个小时,期间不要使用任何护肤产品。
(2)观察毛孔大小。
(3)观察出油情况和出油部位:用纸巾按压面部,重点关注T区,判断脸部出油来自哪里。
判断标准:
中性皮肤:毛孔不明显,皮肤无明显干燥和出油感。
油性皮肤:毛孔粗大,满脸都有明显的油脂分泌。
干性皮肤:毛孔较小,洗脸后会出现全脸紧绷。
混合皮肤:不同部位毛孔大小不一样,T区会有出油,而其他部位出现紧绷感。
皮肤干燥的几个原因
水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人体中水分含量在70%左右。在皮肤结构中,最外层角质层的正常含水量在10~20%,表皮层中除角质层以外的其他结构、真皮层中含水量更高。
皮肤干燥的直接原因
当角质层层中的含水量低于10%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甚至皲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角质层,干燥的直接原因是角质层的含水量减少。
正常的皮肤如何维持水分
皮肤自身可从两个方面发挥保湿作用,一是角质层细胞及细胞间质中的保湿成分(NMF,天然保湿因子),可锁住水分子,控制其流失,如神经酰胺(占细胞间质中的50%)、吡咯烷酮羧酸(PCA)、乳酸、糖类等。
二是皮脂腺分泌皮脂,在皮肤表皮形成保护膜,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角质层含水量减少的原因
当皮肤表面蒸发的水分大于内部吸收的水分时,角质层的含水量就会减少,进而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角质层中含水量减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在外界环境极度干燥、寒冷等恶劣条件下,会加速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
(2)皮脂分泌不足,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不足以阻止水分的蒸发。
(3)皮肤中天然保湿因子流失或含量不足,使皮肤的锁水能力下降。
(4)皮肤角质层受损 ,皮肤完整的屏障遭到破坏,加速皮肤中水分的蒸发。
为什么天天补水皮肤还是干燥?
天天补水,皮肤还是干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水分很难被皮肤吸收
外界补充的水分,很难穿透皮肤的“砖墙”结构屏障,进入皮肤内部达到补水的目的。只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表皮外部的角质细胞,但水分很难保持。
(2)水分很快蒸发
即使补水后角质层细胞受到滋润,但如果外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干燥、寒冷,加之皮肤本身比较干燥,皮肤没有分泌足够的油脂成分配合锁水,锁水能力较差。当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大于体内水分的补充速度时,皮肤就会干燥、粗糙、脱皮。
(3)受损的皮肤组织没有得到修复
由于各种原因,皮肤组织受到损伤,代谢机能处在不正常的状态。只有当肌肤受损组织得到修复,才能保持肌肤的水润、饱满。
补水要从源头开始
皮肤中所需的水分,主要是通过毛细血管运输到真皮层,真皮层再渗透到表皮层,最终由表皮下层渗透到角质层。因此,皮肤中的水分绝大部分来自于身体补充的水分(喝水、饮食),而通过护肤品补充的水分是非常有限的,喝水和保湿才是解决皮肤缺水的关键。
保湿才是护肤的正道之光
角质层中天然保湿因子(NMF)锁水能力不足,皮脂分泌较少,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导致皮肤干燥、缺水。而外界补充的水分,只能暂时起到润湿角质细胞的目的,很难进入到皮肤内部,所谓的“深层补水”可能只是商家臆想的广告词罢了。
因此,除了通过喝水增加水分来源外,保湿才是防止皮肤干燥的正确途径。可通过补充缺失的天然保湿因子、和皮脂分泌的不足,以达到增强皮肤锁水能力和减少表皮水分蒸发的目的。
不同护肤产品及使用步骤?
护肤品的功效成分千千万,除极个别可以直接使用外(如角鲨烷、凡士林等),绝大部分的成分都需要添加到某种制剂中,才能加以利用。
在不同的护肤步骤中,可能会使用不同剂型的产品,比如洗面奶、爽肤水、眼霜、精华液、乳液、面霜、面膜等。你真的了解护肤中的各种剂型都是什么东西吗?
(1)洁面
以洗面奶、洁面凝胶为例,主要作用是清洁,一般呈弱酸性,温和不刺激。有的洁面号称具有美白和祛痘等作用,这种建议不要当真,在脸上搓几十秒用水冲掉,如果还能美白祛痘,那真是神话。
(2)爽肤水
一般在洁面后使用爽肤水,可起到滋润肌肤、给皮肤补充水分的作用,可促进后续产品的吸收。
(3)精华
精华是什么?也不必盲目崇拜被神话的名称。不过是有效成分多一点,浓度大一点而已,精华一般都不便宜,使用精华的效果相应也要好一些(理解为有效成分的浓度较大)。
(4)眼霜
眼睛周围的皮肤,比其他部位皮肤角质层更薄,更容易受到刺激,因此眼霜一类的产品,更加注重温和无刺激。
(5)乳液和面霜
乳液的状态介于水和霜之间,也属于液态,乳液是水和油的混合物(水多于油),但水和油无法互溶,于是采用乳化技术制备均匀的混合物,就叫乳液,通常为水包油(o/w)型,可理解为水中含油。
面霜中油分大于水分,呈膏体状,通常为油包水(w/o)型,面霜中的油脂成分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起到滋润、锁水、保湿的作用。
乳液与面霜的区别:
乳液中水分大于油分,适合夏天使用,适合油性肌肤、干性肌肤。
面霜中油分大于水分,适合秋冬季节使用,适合中、干性肌肤。二者可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6)防晒霜
无防晒不护肤,皮肤变黑、衰老的罪魁祸首是紫外线。日常防晒显得尤为重要,涂抹防晒霜是防晒的常用手段。
护肤的步骤繁多,护肤圈公认的护肤品使用步骤依次为:卸妆水(棉)-爽肤水-精华-乳液/面霜-防晒霜。
干性皮肤如何选择保湿护肤品?
干性皮肤皮脂分泌不足、锁水能力差,在秋冬季节需要选择油脂含量较高的产品,比如封闭剂或面霜。在夏季可选择一些含有一定油脂的乳液或面霜。
就保湿成分而言,可综合选择仿生剂补充天然保湿因子、封闭剂防止水分蒸发,以及吸湿剂维持水分。
但是,在寒冷干燥的北方或者其他干燥有风的环境中,如果只使用甘油及多元醇类保湿剂,可能会让皮肤越来越干,吸湿剂不仅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当空气干燥时,也能吸收角质层中水分,所以在寒冷干燥的地方使用这一类保湿剂时,还需要增加封闭剂的使用。
如果还是不知如何选择,列举以下成分供参考:
干性皮肤
化妆水(爽肤水)
爽肤水中在肌肤保湿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一般会加入一些小分子保湿成分,比如包括甘油在内的多元醇、泛醇(维生素B5)、尿囊素、PCA-Na等。也会使用小分子量的透明质酸。
薇诺娜舒敏保湿润肤水含有6种保湿剂:多元醇、β-葡聚糖、透明质酸钠等组合。
珂润润浸保湿化妆水含有5种保湿成分:多元醇、甜菜碱,尿囊素(抗炎)。
无印良品滋润型化妆水含有8种保湿成分:多元醇、海藻糖、透明质酸钠、PCA-钠等,外加尿囊素抗炎。
关于海藻糖的详细分析,可参考:药学博士:护肤品中的海藻糖可以让肌肤起死回生?哪来的魔力?
精华
对于干性皮肤,精华类产品可考虑补充天然保湿因子、可修复角质层的成分,以及外加封闭剂。
HABA角鲨烷纯精华油(沙漠皮选择)角鲨烷的详细分析,可参考往期文章:药学博士:角鲨烷,究竟对肌肤有什么用?容易被人遗忘的美容油
轻微干皮选择更加清爽的保湿精华
奇肌赋活精华液(雅顿小银蛋)含有的保湿成分:3种神经酰胺、胆固醇、多元醇、硅封闭剂等。
关于神经酰胺的详细分析,可参考往期文章:药学博士:网红成分神经酰胺究竟有啥用?揭开神秘面纱!(收藏)
乳液/面霜
对于普通干性皮肤,夏天选用乳液,冬天选用面霜。对于沙漠大干皮,夏天用面霜或乳液加面霜混用,冬天在用面霜的基础上还需用封闭性更强的封闭剂。干性肌肤可考虑油脂多一些的产品,还需考虑神经酰胺等修复类成分。
比较干但不是沙漠皮可以选用:
珂润细润保湿乳霜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合成神经酰胺、硅封闭剂、尿囊素(抗炎)等。
理肤泉特安舒缓修复霜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角鲨烷、硅封闭剂,适用于敏感肌。
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保湿霜(国产之光)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甜菜碱,植物油(荷荷巴油、橄榄果油等)、神经酰胺、角鲨烷、胆固醇和卵磷脂、尿囊素(抗炎)、硅封闭剂等。
薇诺娜 舒缓保湿修复霜(国产品牌)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透明质酸、乳木果脂、角鲨烷等、另有硅封闭剂、尿囊素(抗炎)。对敏感肌友好。
沙漠大干皮可选择:
沙漠皮或北方冬天的大干皮,除选择角鲨烷纯精华外,还可选用含有矿物油、绵羊油等油性底子的产品。但不是很干的皮肤用起来可能会感觉有些油腻。非大干皮使用可能有致痘风险。
凡士林保湿润肤霜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牛油果树果脂、红花籽油等。
La Mer的保湿霜含有的保湿成分:牛油果树果脂、角鲨烯等。此外含酵母、藻类提取物。
妮维雅小蓝罐经典润肤霜(日本货)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泛醇、液体石蜡等。
油性皮肤如何选择保湿护肤品?
油性肌肤护理的总体原则和注意事项:
(1)油脂分泌旺盛,需要适当控油,尤其是油性痘痘肌和满面油光的大油田。
(2)由于自身油脂分泌旺盛,在保湿成分上不需要太多的油脂,在保湿上更多的是需要补充天然保湿因子类小分子。
(3)油性痘痘肌需考虑消炎杀菌成分。
油性肌肤在保湿护肤品的选择上,根据肌肤实际缺水情况,可以只用爽肤水或精华,保湿面霜视情况而选用。
爽肤水
适合油性肌肤的爽肤水比如无印良品清爽型化妆水、薇诺娜舒缓控油爽肤水(同干性皮肤下爽肤水)。
精华
对于油性肌肤使用的精华液,成分中不应含有太多油脂封闭剂,否则容易封闭过度、堵塞毛孔、导致冒痘。
福瑞达泊本6D玻尿酸精华液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泛醇(维生素原B5)、透明质酸钠、水解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乙酰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钠等。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精华,功效全面,无厚重油脂成分,适合油性肌肤。
关于透明质酸的详细分析,可参考往期文章:药学博士:护肤界“补水神器”透明质酸(玻尿酸),真的有用吗?
太阳社玻尿酸原液(日本货)含有的保湿成分:透明质酸。(成分简单,只有水、透明质酸、和另外两个防腐剂)
The Ordinary 保湿精华(特点:平价)含有的保湿成分:2%透明质酸钠、泛醇(维生素原B5)、多元醇等。
关于泛醇的详细解析,可参考:药学博士:强效温和修复保湿剂——泛醇(维生素B5),成分分析
精华乳/乳液
油性肌肤可能不太适合油分含量大的保湿霜,但水分相对多的乳液可以使用。
贝德玛水润亮肤锁水精华乳(德国货)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透明质酸、硅等,另含有烟酰胺。
玉泽皮肤屏障修复乳(特点:平价)含有的保湿因子:甘油、海藻糖、硅封闭剂、尿囊素(抗炎)、木薯淀粉(控油)等。
城野医生海洋胶原水凝露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透明质酸钠、多种氨基酸、4种神经酰胺、植物鞘氨醇、胆固醇、角鲨烷、尿囊素(抗炎)、另含有美白抗氧化植物提取物,几乎无油脂,适合油性干燥肌肤、油性敏感肌肤。
倩碧清爽型润肤乳(润肤啫喱)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海藻糖、透明质酸钠、此外还有抗氧化舒缓成分。
中性皮肤如何选择保湿护肤品?
中性皮肤不是特别干也不是特别油,但也需要注重保湿护理,尤其是在冬季或空气干燥的地方。对于中性皮肤的保湿,应该选用封闭性油脂含量少的产品,可考虑含有可修复屏障的天然保湿成分。
CeraVe全天候保湿补水润肤乳液含有保湿成分:甘油、透明质酸、3种神经酰胺、胆固醇,没有厚重的封闭油脂成分,对于特别干燥的肌肤滋润度略显不足,可作为身体乳使用,具有舒缓、修复的功效。
优色林舒缓修复霜(特点:适合敏感肌)含有的保湿成分:多元醇、泛醇(维生素原B5)、乳木果脂、专利舒缓成分等。对敏感肌友好。
贝亲婴儿润肤乳(平价、安全)含有的保湿成分:甘油、多元醇、乳木果脂、角鲨烷、3种神经酰胺、植物鞘氨醇、胆固醇、PCA钠、多种氨基酸等。特点:平价、安全性高。
Basiscreme 角质层修护基础乳(德国品牌)含有的保湿成分:橄榄果油、甘油等多元醇、氢化卵磷脂(修复皮脂膜)、角鲨烷、乳木果脂、脂肪酸、神经酰胺。是模拟皮脂膜的先驱。
混合型肌肤如何选择护肤产品?
混合型肌肤的特点是T区油脂分泌旺盛,属于油性肌肤,而脸颊属于干性肌肤,据统计在国内很多人几乎属于混合型。混合型肌肤最好实行分区护理,即T区和脸颊分别用不同滋润度的护肤品进行护理。
有人可能仅仅根据T区比较油腻,误判自己属于油性肌肤,偏爱清爽型的保湿产品。这样的结果是脸颊锁水能力不足、保湿不够,皮肤依然干燥缺水。
用不同的产品分区护理太麻烦怎么办?
可以使用同一种产品,同时满足T区和脸颊的保湿需求。选择滋润度较高的乳液或面霜,T区部位擦薄一点、脸颊部位涂厚一点。或者,脸颊部位用了乳液后再用面霜,T区只用较清爽的乳液。
具体保湿成分和相关护肤品,可参考干性肌肤和油性肌肤相应的护肤品。
总结及热门问题
(1)肌肤有效保湿的前提是:弄清楚自己的皮肤属于什么类型,选择适宜的成分和护肤品。
(2)总体原则:干性皮肤(尤其是沙漠皮和大干皮)需要吸湿剂、仿生剂、封闭剂三管齐下。油性肌肤(尤其是大油田)少用或慎用封闭剂,否则易堵住毛孔导致爆痘,更适合清爽型保湿产品。
(3)根据气候环境、肌肤类型,按需搭配。
(4)适合干性、中性皮肤的保湿成分:
防止水分蒸发的油脂类,如凡士林、角鲨烯、硅封闭剂、植物油脂等。
(5)适合在湿润环境使用的保湿成分:
主要是吸湿剂类,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但在寒冷干燥、多风的环境中,反而会从皮肤内层吸收水分,因此干燥环境中不适宜单独使用。如甘油、多元醇、尿素、山梨糖等。
(6)适合任何环境和肤质的保湿成分:
仿生剂类如透明质酸、神经酰胺、PCA-钠、泛醇(维生素原B5)、β-葡聚糖等。
(7)出油是因为缺水?为什么T区容易出油?
出油不一定是因为缺水。皮肤中油来自皮脂膜的分泌,而水来自真皮层的扩散。“外油内干”是由于角质层细胞缺水干燥,会刺激皮脂腺多分泌皮脂以覆盖细胞加快代谢,因此皮肤缺水可能引起出更多油。
但并不是出油一定是因为缺水引起。T区出油可能还与内分泌紊乱有关,不仅要注重补水,还需注意饮食和规律作息。
(8)油性皮肤应避免过度清洁
皮肤出油本身是机体应激保护机制,皮脂腺分泌油脂是为了保护皮肤,过度清洁会刺激皮肤的保护屏障,反而会分泌更多的油。
[比心]欢迎关注药学专业的@王二博士,不定期分享护肤干货![比心]
我们一贯主张:
高举科学护肤的伟大旗帜,
坚持不盲目跟风的基本方针,
努力贯彻知成分、识机理的基本路线,
实现不踩坑、反套路、轻松护肤的伟大胜利。
[谢谢]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作揖]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至其他平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6239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