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生成
来源:医脉通呼吸频道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两天,有位来自湖北的呼吸科主任给我发来微信表示,听了我讲的《手把手教你看懂肺功能报告单》非常受益,但关于是否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判定标准他感到困惑。他之前参加过国家级“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能力提升项目——肺功能培训班”,有位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呼吸科副主任(教授)和我讲的不一样,不知道听谁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进行判定。
他给我发来那位教授在讲课中关于肺通气功能障碍结果的判定方法:
其实,那位教授讲的并没有错,但那种方法实用性不强,难以普及,而且在执行中更是有很多人会因为理解不透而犯错(甚至包括一些大专家),所以并不适用于基层,大医院也不作为常规方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VC?VC是怎么获得的?
VC指的是尽力深吸气后作深慢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容积,也称为“慢肺活量”。
也就是说,在肺功能检查中,我们常规做的用力肺活量检测获得的数据中,FVC是可靠的,而VC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VC需要做慢肺活量,但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和认识到这一点而经常犯错。
也正是对VC的理解不透,更是有些人将用力肺活量检测中“FEV1/VC<92%预计值”作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标准,这也是很常见的误区。
没有做慢肺活量,只是做用力肺活量而得到的VC本身就不准确,因此用力肺活量检测中获得的FEV1/VC值自然是不准确的,这里的VC应该换成慢肺活量检测时获得VC值,FEV1是用力肺活量时的第一秒量——即FEV1/VC的分子分母应该分别来自不同的检查项目。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肺功能检查指南统一以“FEV1/FVC<92%预计值”作为判定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常规标准,并非是“FEV1/VC<92%预计值”。
♦用TLC虽准确,但不接地气。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是指肺扩张受限和(或)回缩受限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其诊断标准是FVC(VC)<80%预计值或<正常值下限(LNN),FEV1/FVC正常或升高,但当气流受到明显阻塞时,FVC也可下降,FVC的判断效能可受影响,如能检测肺总量(TLC),则以TLC下降作为金标准。
因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那位教授讲的没有错,但实用性不强,且难以普及,不够接地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检测肺总量(TLC)需要这样的体描箱。
由于此体描箱费用高,检测条件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等,很难在基层开展,就算是大医院也未必有该设备,而且国内拥有此设备的顶尖医院通常也不将其用于常规检查。因此,虽然该检测方法在理论上更准确,但不实用,不够接地气,故目前指南主要推荐以“FVC<80%预计值”作为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判定标准。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肺功能检查指南(第二部分)——肺量计检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7):481-486.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呼吸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6):511-518.
3. 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与临床.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4. 郑劲平,高怡.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朱蕾.临床肺功能(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5712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