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球美妆市场继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华丽志》在这一年以数据、事实、报告的形式不断记录、总结美妆行业的每一次重大的创新和变革:全新的商业模式、酷炫的技术应用、大胆的门店改造、颠覆的产品创新、重要的投资并购交易。
《华丽志》在本篇年终盘点中将AR、天然、定制化、中国、连锁专卖店、收并购和投资列为年度七大美妆关键词,通过具体的案例回顾和数据解读向读者汇报2017年《华丽志》眼里的全球美妆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剧变。
我们见证了:
各类“黑科技”在美妆零售和营销推广上的广泛应用;
天然和有机成分成为最受消费者追捧的产品趋势;
消费者更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融入到自己选购的产品和品牌当中;
中国资本开始大举向海外美妆市场渗透;
在疲软的零售大环境下,美妆连锁专卖店却异军突起逆势大涨;
各大美妆集团延续了2016年的军备竞赛,纷纷发力收购美妆创新企业;
美妆投资市场风起云涌,钟情于初创品牌的消费品私募基金加剧了竞争的火药味
阅读下文所列《华丽志》历史文章,建议下载“华丽志”app, 搜索相关标题
关键词一:AR(增强现实)
纽约数字情报公司 L2 Inc.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 Maureen Mullen认为,在两到三年内,AR 技术会在美妆行业大范围普及。《华丽志》将2017年AR技术在美妆行业的应用分为四个类别:试妆、直播、美发、教学
试妆
法国美妆零售巨头丝芙兰(Sephora)是目前 AR 技术应用的领军者。该公司已经在全球各地推出了多家数字化概念门店,顾客能够虚拟试妆镜 Tap and Try ,只需扫一下产品的条形码即可在屏幕前看到自己的上妆效果。
美国美妆品牌 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联手加拿大美妆数字技术公司 ModiFace在前者网站推出了基于 AR 技术的产品试用功能,包括多款眼影和口红产品。随着房间光线的变化,用户可看到不同产品的试用效果,该技术还能弥补照片和视频中缺乏的质感和光泽。
美国天然彩妆品牌 Tarte Cometics 联手中国 APP开发商美图公司,在后者推出的美妆相机 APP上整合品牌虚拟试妆功能。试妆后用户在社交网站上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试妆照片,并可由品牌的美妆顾问为其定期打造特别的妆容。
美发
虚拟试妆 App 开发商 Perfect365,Inc. 与美发工具品牌 Hot Tools 合作开发了一款新应用,使用AR技术让用户虚拟尝试 6种不同的发型。
在虚拟试用后,用户可以使用这款 App 内置的指南和 Hot Tools 的美发产品(例如卷发钳、卷发棒和蒸汽卷发工具)来打造每一款造型。这些美发产品也可以在 App 内直接购买。
直播
虚拟试妆的升级就是美妆增强现实直播,今年4月,ModiFace 推出了可应用于 Facebook Live 和 YouTube 社交软件的首款美妆增强现实直播技术。这项新技术能让包括美妆达人、品牌在内的所有用户,实时直播演示不同风格的虚拟妆容。
教学
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12月宣布联手中国台湾美妆数字技术 App开发商 Perfect Corp(玩美移动)推出AR美妆培训直播课程,培训对象是雅诗兰黛全球大约 1.7万名美妆顾问。
雅诗兰黛此次推出的 AR课程应用了玩美移动开发的 AR美妆 App—玩美彩妆(YouCam Makeup)技术,打造互动直播平台,实时举行培训和产品说明会。
详见《华丽志》此前相关报道:
AR是美妆教学的未来!雅诗兰黛联手台湾玩美移动,推出全球首个针对美妆顾问的 AR彩妆培训系统
AR真来了!美妆行业未来 2、3年或将大范围普及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R)进军美发行业:虚拟试妆 App Perfect365 教你打造最中意发型
实时直播演示不同风格的虚拟妆容!ModiFace 推出美妆增强现实直播技术
关键词二:天然
法国欧莱雅集团专业产品部门( L’Oreal Professional)经理 Marion Brunet 表示:“欧莱雅认为,天然和有机美容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 240亿欧元,而且每年以 12%的速度增长。女性对有健康配方的化妆品的需求非常强烈。曾经,主要是 15-20岁的年轻消费者会对天然和有机美容产品感兴趣,但现在这个趋势已经遍布全社会。”
据管理咨询公司 Kline 今年3月发布的 2016年报告显示,美国天然个护市场的批发销售额共计 54亿美元,同比增长 9%以上,预计未来五年同比增长 40%以上。英敏特(Mintel)同期的调查显示,购买天然护理产品及健康食物的消费者当中,37%的人表示,他们今年购买的天然个护产品要比去年多。
欧莱雅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Jean-Paul Agon 在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纽约消费品分析师投资者会议(CAGNY Investor Conference)上将彩妆、天然和定制化总结为2017年全球美容行业的重要趋势(下图)。
详见《华丽志》此前相关报道:
小众天然美妆品牌全速进军大众消费市场,引入外部投资或整体出售成为热门趋势
天然有机美容市场规模或已达240亿欧元!欧莱雅推出首个全植物配方的染发剂 Botanea
欧莱雅集团主席最新演讲:全面回顾公司傲人业绩,展望美妆行业发展大势
关键词三:定制化
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Mintel(英敏特)在11月发布的《2018年世界美容行业趋势》报告中预测,美容行业根据消费者年龄、性别和皮肤类型来划分目标客群的传统标准将被终结。Mintel 认为,美妆行业的消费者正在制定自己的规则,并越来越多地寻求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她们渴望看到自己的价值观在她们所购买的产品和所支持的品牌和公司中得到体现,品牌的个性化将变得至关重要。
1月,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集团(Shiseido)美国子公司收购加州美妆初创公司 MATCHCo。MATCHCo 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 App,评估肤色,而后购买适合自己的定制粉底,每瓶售价 49美元。迄今,MATCHCo App 在美国的下载量为 15万次以上。
11月,资生堂集团(Shiseido)美国子公司宣布,收购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Giaran 以完善美妆客户的定制化体验。Giaran 受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增强现实等 AI 技术驱动,打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和预测建模相关新算法。该公司当前拥有的技术包括:Makeup Virtual Try On(虚拟试妆)、Tutorials(教程)、Color Matching(颜色匹配)、Personalised Recommendations(个性化推荐)、Makeup Removal(虚拟卸妆)、Face Tracking(面部追踪)和 Skin Tone Detection(肤色检测)。这些技术均可应用于手机、平板和电脑端,及配备全高清增强技术的智能镜。
紧接着在12月,资生堂集团又推出一款名为 Optune 的个性化定制护肤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护肤品。Optune 护肤系统通过专用机器 Optune zero 连接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Optune App 来满足特定的护肤需求。它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应用程序通过用户拍摄的照片来分析皮肤的状况,并通过云将数据发送到 Optune Zero (机器的暗盒中放置有大量的胶囊状护肤产品 Optune Shot)。
Optune Zero 通过独特的算法来分析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并从超过1000种可用模式中选出最佳的精华和保湿产品的组合。
最后精华和保湿产品将直接从机器中调配制作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还有两家纽约初创定制护发品牌获得了A轮融资:
Function of Beauty 950万美元 A轮融资的领投方为中美合作风险投资公司 GGV Capital(纪源资本)。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让消费者根据自己需求填写,为她们提供定制的洗发水和护发素,可能的定制配方多达 120亿种,没有一种是重复的。
Prose 520万美元 A轮融资由旧金山风险投资基金 Forerunner Ventures 领投。该公司的定制产品与Function of Beauty 类似,但其目前正在建立自己的专业造型师平台又是一大亮点,全美120万造型师可通过官网注册,以“玫琳凯”的顾问形式销售该品牌产品。
详见《华丽志》此前相关报道:
Mintel 最新报告:个性定制化美容产品将成为2018年趋势
完善美妆客户的定制化体验,资生堂集团收购美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Giaran
美妆定制渐成气候,资生堂集团收购美国粉底定制初创公司 MATCHCo
资生堂推出个性化定制护肤系统 Optune
有500亿种配方组合的纽约定制护发品牌 Prose 完成520万美元A轮融资
纽约定制护发产品初创公司 Function of Beauty 获A轮融资950万美元
关键词四:中国
中国品牌正快速抢占 Amorepacific(爱茉莉太平洋集团)、CLIO(珂莱欧)等韩国美妆公司的市场份额。中国当前价值502亿美元的美妆和个护市场还在持续增长,据欧睿(Euromonitor)研究报告,这一数据将于2020年增长至619亿美元。与此同时,韩国美业从业者正受到中国竞争对手的追捧。路透社最近对行业专家和猎头的采访显示,迦蓝(Jala)、珀莱雅(Proya)、尚惠(Suhu)等中国美妆企业正积极聘请韩国行业高管,大力投资研发和收购海外公司。
今年4月,美国时尚行业权威商业媒体 WWD公布 2016年度全球美容企业100强榜单,进入该榜的中国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第47位)、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57位)、香港利丰集团(第72位)、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75位)。
另一趋势是中国资本更多注入到国际美妆市场。7月,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Inc. 宣布将旗下主打抗衰老护肤品的制药公司 Obagi Medical Products大幅下调估值至 1.9亿美元出售给来自中国的海通国际中华金融收购基金。
12月,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管理的私募基金 North Haven Private Equity Asia IV,LP 通过子公司 NHPEA Maiden Holding BV 携手中国专业护肤品经销商百润(Profex Inc.),以483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希腊药妆品牌 Korres70%的股权。
详见《华丽志》此前相关报道:
中国美妆企业大量引进韩国人才,加快产业升级
全球百大美容企业最新排行榜(2016):欧莱雅集团再夺魁,四家中国企业上榜
中国资本 1.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抗衰老护肤品牌 Obagi
中国专业护肤品经销商百润联手摩根士丹利旗下私募基金收购希腊药妆品牌 Korres 70%股权
关键词五:连锁专卖店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欧睿国际)近期研究显示,在电商的持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美国百货公司倒闭,百货公司店内美容专柜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但随着自拍兴起,消费者纷纷效仿在 Instagram 和 Pinterest 等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妆容,独立美容零售业却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3月,在构成标准普尔零售行业指数(S&P Retail Select Industry Index)成分股的 100家零售企业中,美国美妆连锁零售商Ulta 的销售额增长最为迅速,与其他身处困境的零售商截然不同:其他零售商的同店可比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平均下滑了1%,而Ulta 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店可比销售额的双位数增长,上季度同比增长高达 16%。
去年,Ulta 的忠实会员人数同比增加了29%,达到 2300万人,与美国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Starbucks)集团相当。
上图:2010年~2016年,Sephora(粉色)、Ulta Beauty(紫色) 和美国百货公司(灰色)美妆门店的数量变化
上图:截止今年4月各家公司财报的数据,各美妆连锁零售商的全球门店数量汇总
详见参见《华丽志》此前相关报道:
一组数据证明:自拍时代,百货衰了,美妆专卖店火了!
美国零售业如此萧条,为何美妆连锁零售商 Ulta Beauty 却如日中天?
关键词六:M&A(收并购)
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Jean-Paul Agon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纽约消费品分析师投资者会议(CAGNY Investor Conference)上表示,并购活动是实现美妆有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他用一张图展示了1967年~2017年期间,欧莱雅集团的所有收购大事记,及历年的销售增长情况(下图)。
上图:横轴对应收购年份,纵轴对应集团综合销售额
2月,消费和零售业咨询公司 A.T.Kearney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最新报告显示,如果一家美容企业能在每年至少发起两次并购交易,那么公司价值和股价的增速就会快于其他公司。更具体地说,公司的企业价值增长速度将比其他公司快 26%。
报告对比了214家美容企业的企业价值(EV)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结果显示,连续完成并购的企业在这两个指标上是非连续并购企业的 1.4倍。华尔街对于那些并购市场上的热门收购标的估值要明显高于其他普通企业的估值。
该报告的结论为:美容行业中,活跃在并购交易中的企业相比那些采用保守方式并购的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这预示着,未来主导美容、个护市场的企业需要具备一双并购的慧眼,同时具备业务整合和扶植旗下企业的综合能力。
上图:平均每年收购交易次数达到 2次或以上的企业(红色)和收购次数为1次或更少的企业(灰色)之间的企业价值增速对比,前者增速比后者快 26%
专业从事兼并与收购的金融顾问公司 Capitalmind 的10月的一项统计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的美妆企业中,几乎每周就有约 2项合并或收购事件发生。而在过去的 5年中,有 36%美妆行业的合并或收购的交易发生在欧洲,另外有 31%发生在美国。
私募投资公司 Spark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Megan Quinn 认为,主流美妆集团选择收购新兴品牌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在创新上的缺陷。这些美妆巨头们手握众多知名大牌但苦于并不符合千禧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收购这些直销起家的新兴美妆公司以确保与年轻消费者拉近距离。回顾 2017年,《华丽志》对美妆行业几大巨头在今年的收并购交易中的大动作做了如下整理,不难发现“天然”、“美发”和“定制”成为了众多收购标的中最热门的关键词。
欧莱雅集团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Inc. 旗下 CeraVe, AcneFree 和 Ambi 三个活性护肤品牌
欧莱雅集团 1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制药巨头 Valeant 旗下三个药妆品牌,估值高达年销售额的 7.7倍
联合利华
收购交易:5起
收购对象:美国天然香体剂品牌 Schmidt’s Naturals、个人护理用品公司 Sundial、韩国美妆集团 Carver珂泊亚、奢华彩妆品牌 Hourglass、拉美消费品公司 Quala 旗下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牌
联合利华收购美国天然香体剂品牌 Schmidt’s Naturals,进一步丰富旗下产品组合
联合利华再出手,收购利比亚“难民”创办的个人护理用品公司 Sundial,出价或高达 12亿美元
联合利华斥资 22.7亿欧元收购韩国美妆集团 Carver珂泊亚,高盛和贝恩一年狂赚8倍!
联合利华首度进军彩妆市场,收购奢华彩妆品牌 Hourglass
联合利华收购拉美消费品公司 Quala 旗下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牌
宝洁公司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天然香体露品牌 Native Deodorant
宝洁公司斥资1亿美元收购天然香体露品牌 Native Deodorant
资生堂集团
收购交易:2起
收购对象:美国粉底定制初创公司 MATCHCo、美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Giaran
美妆定制渐成气候,资生堂集团收购美国粉底定制初创公司 MATCHCo
完善美妆客户的定制化体验,资生堂集团收购美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Giaran
花王株式会社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高端护发品牌 Oribe Hair Care
日本花王集团收购高端护发品牌 Oribe Hair Care,丰富旗下专业美发沙龙资产组合
Coty 集团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线上美妆零售商 Younique
美妆巨头 Coty集团 6亿美元收购线上美妆零售商 Younique 60%股权
德国汉高
收购交易:2起
收购对象:北美专业美发公司 Zotos、墨西哥专业美发公司 Nattura Laboratorios
德国消费品巨头汉高斥资 4.85亿美元收购资生堂集团旗下北美专业美发公司 Zotos
德国消费品巨头汉高收购墨西哥专业美发公司 Nattura Laboratorios
西班牙美妆巨头 Puig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希腊天然护肤品牌 Apivita
西班牙美妆巨头 Puig 家族控股公司收购希腊天然护肤品牌 Apivita 多数股权
巴西美妆巨头 Natura
收购交易:1起
收购对象:英国天然美妆品牌 The Body Shop
巴西美妆集团 Natura 完成对 The Body Shop 的收购,交易价格预计为11.2亿美元
关键词七:投资(VC、PE)
除了同行业间的 M&A,更多原本认为相较于成熟品牌,投资小品牌的风险更高的私募基金也开始涌入美妆市场,进一步激化了竞争态势。Sage Group 董事总经理 ArashFarin表示:“众多私募基金开始效仿 TSG、L Catterton等消费品投资基金的做法,想继续在美妆行业大赚一笔。这无疑会引发更激烈的竞争,久而久之促成更高的估值。”
但在如此火热的美妆投资市场中,业界却很少看到风险资本(VC)参与其中。一些风险资本认为,美妆行业相比那些冉冉升起的技术公司并不适合投资;但另有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前者对美妆市场的理解存在滞后性。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着手投资美妆企业,例如:Sequoia Capital (红杉资本)今年4月投资了美妆师 Charlotte Tilbury 创立的同名品牌。
以下为 2017年私募基金(VC)和风险投资公司(PE)在美妆投资市场的重大交易一览:
全球身价最高美妆博主 Huda Kattan 个人品牌获私募基金 TSG 少数股权投资
私募基金CVC收购美国个人护理品牌PDC Brands,交易金额或达15亿美元
成立仅两年,以便携取胜的创意美妆品牌 Milk Makeup 获私募基金投资
受日本艺妓美容方式启发而生的高端护肤品牌 Tatcha 获私募基金 Castanea Partners 投资
私募基金 Ares 收购专业卷发护理品牌 DevaCurl 全部股权
私募基金 Tengram从资生堂美国公司手中收购奢华护肤品牌 RéVive
法国天然美妆公司 Universal Beauty 获私募基金 Audacia 投资 150万欧元
全球最大消费品私募基金 L Catterton 投资益生菌护肤品牌 Tula
L Catterton 联手 Karlie Kloss 等名人投资椰子油美容品牌 Kopari Beauty
私募基金Yellow Wood完成 3.7亿美元募资,出手收购大众美容品牌 Freeman Beauty
私募基金 VMG联手 Man Repeller的时尚博主投资新兴护肤品牌 Drunk Elephant
美妆大师 Charlotte Tilbury 创立的同名品牌获红杉资本投资
联合利华旗下风投公司投资美国新锐化妆品品牌 Beauty Bakerie
由多位美妆行业大咖创办的投资公司 SkinSciPac 收购医美减龄护肤品牌 Priori
男女均适用的纽约健康美容品牌 Context 获 Volta Global 成长股权投资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72228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