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每年九月的美博盛会,
各大新兴品牌、
新项目的快速兴起和衰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信任”的事。
1一纸诊断书,掀起面膜“激素脸”危机
“激素依赖症”、“激素性皮炎”已成为广大爱美女性毫不陌生的字眼,特别是2016年以来,有效果的产品就一定是添加了某糖皮质激素,这样的认知成为业内外某些人的共识。
作为蕾琳产研中心项目组成员,我们也有过深深的质疑,因为自己每天都要面对这些瓶瓶罐罐、涂涂抹抹的临床试验,心理这坎实在难过,甚至一度翻阅各种资料,把相关症状反复比对。本着科学的精神,我们向领导提出申请:抽取蕾琳热销4款面膜及1款精华送广州质检中心进行60项激素检测(当时国家要求还只是41项,我们做到了最严格的技术检测)。
事实证明,我们经得起考验,连质检中心的检验人员都微笑首肯:品质非常好。
从那时起,企业领导人李旭晖李董亲下指示:
“必须对客户负责,全检当时的库存原料及后续到货的每批次原料,必须做到每样原料过检再投入生产,甚至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严谨性,对于检测过灌装的成品还要进行第二次的抽检!”
这是公司一笔巨大的成本投入,但是为了蕾琳的优秀品质,我们毫无折扣的执行了,不计资金、人工投入,累计花费超500万元。我想目前应该几乎没有企业可以做到,我为蕾琳品牌服务而骄傲,为在这样的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而自豪!
2美白产品全面爆发“荧光剂”恐慌
应该还有人记得,曾经一段时间网上、微信圈充斥着大量似鬼片镜头的教育照,各专业护肤小编都很严肃的告诉你,xx家面膜就是因为添加了荧光剂,才具有美白效果,荧光剂是一种不可代谢并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首先我们采取将所有面膜送检,但是需要一周才会有结果,于是就买来各种荧光笔,照着各专业小编的样子,“验钞”一样仔细检查着我们的产品。但是竟然有睫毛似的星星点点荧光出现,这可吓坏了我们,惴惴不安几天后检验结果下来了,报告显示“无可迁徙性荧光增白剂”。那问题出在哪呢?面膜袋?面膜纸?珠光膜?于是我们向所有包材供应商要求出具荧光检测报告,结果都是合格。
直到我们向专业检验中心检验人员咨询才明白:荧光笔的检测方法并不科学,自然界有很多物质是自带荧光成分的。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原来关于“荧光剂”的安全性争论从欧洲率先使用开始,已延续百年之久,隔段时间就会有一些商家,为了强调自己产品的“卖点”,就抱着不惜诋毁同行的心态,开拓市场,可是,难道国内外的权威专家我们不相信,而要去相信一些新兴的品牌商吗?当然,这件事情也给我们提醒:不止原料,所有的包装材料都应该提供相应的安全性检测报告,这也成为我们与供应商合作的首要条件。
3“重金属”污染卷土重来
从美容护肤被大众所接受,关于皮肤的“重金属”污染危险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化妆品添加的“重金属”主要是指含有铅、贡、镉。汞化物会破坏表皮层的代谢活动,使得黑色素无法形成;铅的氧化物具有遮瑕美白的作用,而如果长期使用添加了铅汞的化妆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国家对化妆品的金属添加做了严格的限量控制。
近两年国家将化妆品管理纳入食品药品监督局管理,将化妆品行业的安全性提升到与食品药品相同的严格管理级别,要求所有在市面销售的产品必须经过国家药监局网站备案及现场送审核准。
回忆历历在目,我们不否认市场上确有不良商家,但是也要相信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心,相信政府的监管力度。要避免问题护肤其实也很简单:正规渠道购买,不使用远低于市场售价的产品,不要被速效欺骗。
蕾琳·公爵夫人:大浪淘沙,洗净铅华,不忘初心,不负信任。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9382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