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收藏界,“捡漏”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近日英国一位男子就捡了大漏:他在赫特福德郡的慈善超市,用1英镑(8.7人民币)买下了价值8万英镑(相当于70万人民币)的乾隆花瓶!
英国的这位男子,当初买这件乾隆梨形壁瓶时,并不是因为它很值钱,而是因为这件瓷瓶本身的颜色、纹理和质感都别具一格。仔细看乾隆年间的梨形壁瓶,整体以黄釉为地,并用彩色釉料绘制出繁复的缠枝和花卉纹饰,有富丽堂皇之美,也难怪英国男子会喜欢这件瓷器。
这位英国男子的“捡漏”经历着实让人羡慕,按理说,中国才是瓷器的故乡,对中国人来讲是不是捡到宝贝的几率会更高呢?如果你真的是这样想,那可真的是想多了。虽然捡漏这件事,很多收藏者都很向往,闲来无事就去潘家园等文玩市场上逛逛,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以愿违。千辛万苦从市场上淘来的瓷器,多半都是假货,自己的几百块钱也就打了水漂。
而在国外,“捡漏”成功的几率比国内高了很多。为什么在国外捡漏会比国内更容易呢?这其实与中外藏家的收藏理念很大差异。对于外国收藏家而言,他们收藏瓷器多半是因为他们欣赏瓷器本身的美丽。
创办玫茵堂的斯蒂芬和吉尔伯特·裕利兄弟,他们收藏瓷器就是因为发现了中国瓷器的优雅美丽,于是开始收藏各类中国瓷器,为此更是不计得失。由于国外藏家们对瓷器之美的执着,他们淘来的宝贝一般质量都相对较高,而且多半会被博物馆或私人精心收藏。
而中国收藏家对于瓷器收藏则更为功利。他们购买大量瓷器其实多半是为了投资。瓷器是拍卖市场上的大户,如果真的能在潘家园低价淘到一件精品瓷器,对于普通藏家来讲,自然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由于中国藏家的功利性,中外市场对造假的包容度也呈现出不小的差异。中国古玩市场上对于假冒伪劣是相当宽容的,甚至还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
相比于国内的市场,国外的古玩市场并不倡导仿制和造假,外国收藏家本身的素养相比于国内也更高,因此也不容易上当受骗。如果中国收藏家不再以功利的眼光看到瓷器收藏,我们或许就能在市场上见到更多更好的瓷器真品,你说是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8599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