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月入两万,一万还房贷,一万交智商税 一百条你不得不缴的智商税

美妆资讯
月入两万,一万还房贷,一万交智商税 一百条你不得不缴的智商税
2023-08-05

我们国家有一种特殊的税,叫智商税。

这种税,税种多样,税率高昂,而且每年都在变着法出。

国人有四大智商税:小孩怕笨、女人怕丑、男人怕穷、老人怕死。一旦戳到这些痛点,平时再正常的人,遇到陷阱都会突然智商欠费。

所以,药品、护肤品、理财投资和保健品,都是诈骗的重灾区。

今天列举一百条!

第一条:波动速读

2.不要轻易打美白针,对肝肾代谢有较大风险,国家也没有针对这类美容项目的相关批文。

3.何宣称能增高、丰胸、隆鼻的外用产品都是骗子。

4. “调节酸碱体质”的说法是伪科学,提出这个说法的人被判罚了 1.05 亿美元。

5. 直接外敷和食用珍珠粉,都不能美白。

6. “洗眼”不是日常需求,眼睛本身具有自洁功能,而且洗眼液内含清凉成分和防腐剂,长期使用会对角膜造成伤害。

7. 瘦腿霜不能减脂肪。

8. 护肤品不能修复痘坑。

9. 含有“生姜提取物”的产品并不能治脱发,反而会抑制头发生长。

(信源:侯春, 苗勇, 冀航, 王肃生, 梁刚, 张志华, 洪伟晋. 生姜提取物 6-姜酚对毛发生长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J]. 中国美容医学,2016,25(11):58-60.)

10. 去角质膏搓出的泥条基本都不是你的角质,而是它自己在揉搓中变了个样子。

(搓出泥条是产品里的增稠成分和金属离子在脸部 pH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化,与去角质关系不是很大。)

11. 水素水、负离子水等说自己能保健、治病的水,它们和凉白开的功能没区别。

12. 主打紫外线照射的除螨仪,照射剂量和时长都不足以杀死螨虫,不如买个大吸力、多吸头的吸尘器。

14. 足贴揭下来发黑,只是发生了氧化反应,并没有真的帮你“排毒”。

15. 天然芦荟不能直接用,里面大黄素和芦荟苷的浓度不明确,致敏率会更高。

16. 阿胶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并非人体必需,属于劣质蛋白,而且它基本不含铁,无法补血。

17. 口服何首乌制品并不能帮助生发,服用过量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18. 负离子、磁芯、远红外线、中药等类型的卫生巾不能缓解痛经、治妇科病。

19. 贝壳粉就是石灰粉,杀菌、去农残效果并不高。

20. 隔离霜不是必备的化妆品,但防晒是。如果皮肤干燥,可以选择保湿的妆前产品来替代隔离霜。

21. 大盒抽取式面膜不卫生,而且水分少得可怜,不如买单片装面膜。

22. 面膜最重要的功效是给角质层补水,如果不及时用面霜、乳液做封层,保湿效果也十分有限。

23. 纯露就是带有极少精油成分的水,想通过它获得美白、淡斑等护肤功效几乎不可能。

(也有部分产品里面加入了甘油、XX提取物这种功效成分,从配方而言,这已经属于化妆水的范畴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露。)

24. 一切给头发“补充胶原蛋白”“重组头发基因”的说法都不要信。

25. 雅漾、理肤泉、薇姿、依云等喷雾都只是差别不大的矿泉水,不含保湿成分。如果皮肤出现敏感,不要指望它们治疗。

27. 晚安粉不是护肤品而是彩妆,内含滑石粉、硅粉等,与散粉成分基本相同,最好别抹上睡觉。

28. 杀菌型女性护理液不必买,清水冲洗即可,感觉不适应该看医生。

29. 蒸脸仪会对脸造成热刺激,可能伤害屏障,蒸脸给角质层的补水效果,维持不了几小时。

30. 洗脸机本质上就是一台小型软水机,性价比很低。

31. 不建议购买紫外线灭蚊灯,效果很有限,还有健康隐患。二氧化碳气流才是蚊子定位目标的主要因素。

32. 除螨喷剂没必要买,就算真的杀死了尘螨,也不能去除尸体、排泄物等过敏原,还是会引发过敏。

33. 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下,防蓝光眼镜没有必要买,电子设备屏幕的峰值光谱和照度都在健康范围内,戴了反倒可能造成颜色失真,增加视疲劳。

34. 便携空气净化器,滤芯小、净化效率低,起不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35. 远红外线理疗仪只适合做表层理疗,真正深层肌肉理疗的是近红外设备,都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购买。

36. 喝排毒果汁约等于节食,并不是减肥的健康方式,尤其是有糖尿病高风险患者更要慎用。

37. 热饮都可以舒张血管、缓解痛经,并不是只有红糖、姜汤才可以。

38. 青汁是为了弥补蔬果摄入不足而产生的补剂,只要吃够水果蔬菜完全不用喝。

39. 松花粉没有保健功能,和普通食品没区别。

40. 口服类白藜芦醇保健品的抗氧化效果没有定论。

42. 口服酵素,经过胃吸收的时候已经失活了,很难起作用。感觉帮助排便的,可能是里面的助泻成分。

43. 排毒饮品、保健品,大多是因为里面的番泻叶导致你腹泻,常年服用有黑肠症的隐患。

44. 月见草胶囊不能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

45. 左旋肉碱是否有助于减肥还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光吃是没用的,必须要配合大量的运动才可以。

46. 暴汗服并不能帮你减肥,反而会影响身体散热。

47. 所谓的“养胃饼干”并没有医学定义,可能还不如缓解胃酸的苏打饼干。

49. 孕妇奶粉所提供的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合理的膳食或者医生开具的补剂获得,额外补充可能会造成营养过剩、过度肥胖,造成生产负担。

50. 燕窝中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还不如多吃两个鸡蛋。

51. 黑枸杞虽然花青素含量不低,但一次吃不了多少,从总摄入上来说,多吃茄子更合适。

52. 范冰冰代言的 Hoii 防晒帽所谓的“光疗效果”不值得采信,仅凭面料过滤阳光实现光疗美肤,不仅效果微乎其微,还可能对皮肤造成热损伤。

53. 止血牙膏可能会掩盖更深层的牙周问题,牙龈经常出血,首先应该看医生。

54. 涂抹式水光针只是个噱头,其实只是具有保湿作用的玻尿酸精华。

55. 芦荟提取物的祛痘功效没有完全印证,你觉得产品有效是因为它添加了其他祛痘成分,不如选择专门的抗痘护肤品。

56. 涂抹含有胶原蛋白的护肤品不能帮你补充胶原蛋白,顶多保保湿。

57. 所谓的抑菌洗手液并不能抑菌,只能除菌。

58. 撕拉式的鼻贴/面膜,经常使用会伤害皮肤的角质层和毛孔结构,要控制好频率。

59. 睫毛增长液会间接地接触到眼睛,其中的成分和防腐剂可能会造成刺激,慎用。

60. 外用护肤品都不能真正地收缩毛孔,想缩毛孔只能求助医美。

61. 明目张胆地声称“去除黑眼圈”的产品都不靠谱,护肤品能起到的最多是预防和轻微缓解。

62. 素颜霜虽然添加了二氧化钛或者氧化锌这类白色粉末,但如果没有标注防晒值,一般不能替代防晒霜。

64. 漱口水不能去除牙结石,最有效的办法是定期使用牙线和洗牙。

65. 洗脸仪虽然清洁力度更好,但也可能损伤屏障,需要控制好频率。

66. 妊娠纹一般不能完全消失,宣称“去除妊娠纹”的护肤品都是夸大。

67. 超声波加湿器、香薰机都必须加软水,否则很容易用坏。

68. 电动牙刷的美白功能,和普通清洁功能差别不大。

69. 木板、棕垫等硬床,并不能贴合人的生理曲线给到良好的承托,承托强的乳胶、记忆棉材质床垫睡起来感觉并不硬。

71. 静脉曲张袜和瘦腿袜不能瘦腿,前者可以缓解腿部压力,后者纯粹只是紧。

72. 桃胶、银耳能被煮得黏黏的是因为里面的多糖成分,并非蛋白质,吃进去也很难作用到脸上。

73. 风味乳酸菌饮品只是饮料,依靠它调理肠胃,难。

74. 目前仅有部分论文证实直接食用蜂蜜可以用于“儿童止咳”,其他的保健作用并不确定,但是它大部分都是糖。(蜂蜜不适合 1 岁以下婴幼儿饮用。)

75. 内服的抗糖化产品大多是预防效果,少吃甜食才是关键。

76. 标榜“有机”“天然”的护肤品不一定更安全。一些由植物提取的香料、精油成分复杂,反而容易引起过敏。

77. “男士护肤品”主要是营销上的定位,实际上男性完全可以用适合自己肤质和需求的一般护肤品。

78. 用“药妆品”用作化妆品宣传,属于违法行为,国内正规销售的化妆品都不允许含药物成分。

(详情见:2019 年 1 月 10 日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

79. 我国法律法规没有界定过什么叫“孕妇护肤品”,实际上并不存在这个品类。

80. 口红沾杯与否跟产品好坏没关系,只是配方设计的差异。

81. 像 NUFACE 这样的微电流美容仪能够刺激肌肉、提拉紧致、排水肿,但是没有减脂肪的效果。

83. 护肤品能“爆水珠”只是一种工艺,不意味着它的补水保湿效果就更好。

84. “无添加”护肤品大多是不添加传统意义上的防腐剂、香精,不代表绝对的更天然、更安全。

(Fancl 宣称的“无添加”只是不添加传统的防腐剂,而是使用了其他的防腐措施。这样就牺牲了产品的稳定性,大多数产品保质期很短,开瓶之后的保质时间更短。有些宣称不添加香精的产品,会选择用植物提取物替代。)

85. 水牙线(冲牙器)是一个很高效的牙缝清洁工具,但也不能完全替代牙线和定期洗牙。

86. 宣称“杜绝千滚水”的都别太在意,千滚水产生的亚硝酸盐并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87. 大多数滤水壶都不能把国内的自来水过滤成能直接喝的水。

88. 不少取暖器宣传的“全屋供暖”指的是单个房间。

89. 分体式蓝牙耳机的音效和便携性只是使用体验的一部分,更决定性的是声音是否有延迟。

90. 破壁机其实就是转速超快的料理机,更多是口感上的差异,而不是营养价值。

91. 护眼灯难以预防近视,不如买个好台灯。

(好台灯是指有国家认证、显色性接近100、核心光照区域照度不低于 500lux 且光照均匀、色温在 3000K 左右且最好可调节。)

92. 防弹咖啡是高脂肪饮品,如果打算喝它减肥,必须结合生酮饮食方式,不然只会越减越肥。

(生酮饮食存在风险,是否采用需要询问医生。)

94. 包装上写着“无蔗糖”的食品,也可能会添加麦芽糖等其他糖或甜味剂。

95. 硅藻泥的墙面涂料,吸甲醛能力有限,不过吸湿能力还是不错的。

96. 不存在乳胶含量 100% 的纯天然乳胶制品,因为生产过程中还会用到添加剂。

97. “纯木浆”是商业造词,真正 100% 木浆生产的叫“原生木浆”。

98. “自发热内衣”本身不会自己发热,而是依靠吸收外来能量转化为热能,有吸湿效果的面料都能放热。

(大多数成品家具需要经过贴面、油漆、封边等加工处理,这涉及到使用粘合剂和防腐剂,这些成分有可能释放甲醛。)

100. “无糖奶茶”可能只是不再额外添加糖,不代表原料里面没有糖,买之前问清楚。

什么是智商税?

智商税,简单点说,就是因为缺乏判断力、智商不足而花了冤枉钱,或被精神洗脑。

但是,交了智商税,并不意味着我们笨,有时候是敌人太狡猾,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针对社会上广泛弥漫的三大焦虑——金钱、健康、知识,骗子们早已偷偷挖好了无数个坑,不仅让我们乖乖掏钱,还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一、金钱焦虑

在这金钱至上的时代,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

各种理财、投资骗局层出不穷,在他们的宣传口号里,核心是“高额回报、短期发财”,也就是快速挣大钱。

在投机上,资本玩家大肆宣传炒鞋、炒币、炒兰花、炒藏獒、炒核桃的好处,制造各种天价神话,引诱大量韭菜入场接盘。

还有无处不在的网赌软件,他们使用“养猪大法”,前期先让你尝个小甜头,挣上几百几千,等我们深信不疑,开始投大钱了,再修改后台代码,让我们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倾家荡产。

在投资理财上,很多投资平台宣扬保本、高收益、高回报,一本万利。

大家还记得曾经轰轰烈烈的P2P理财吧,如今已是一地鸡毛,无数投资者血本无归。

▲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曾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温馨提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也许有人说,如果我不渴望挣大钱,是不是就不会上当了?

不一定,盲目省钱也会交智商税。

比如,双11又快来了,各大折扣活动让人心动不已,你是不是觉得可以薅商家羊毛,准备剁手了?

其实,很多商家先涨价再打折,再利用“限时抢购”悄悄对我们施压,很多人的智商立马下线,不去深究,机不可失,买了再说!

二、健康焦虑

生存和健康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大家为什么对保健品如痴如醉了。

从年轻人拿保健品当饭吃来养生,再到老年人靠权健延年益寿,保健品厂家们,利用人们惜命的焦虑,把我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其实,保健品几百块的维生素片跟几块钱的疗效没有区别,再者,保健品的疗效模糊,胶原蛋白无法通过口服补充,葡萄籽抗衰老证据不足等,早有医生科普提醒。最后,即使安全,过量服用也会伤身。

保健品吃的就是心理作用。与其一边熬夜蹦迪一边枸杞养生,不如早睡早起,按时吃饭。

▲太原某个小区内,一家艾灸馆有几十名老人都坐在一个发红光的凳子上。据现场老人说,这个凳子包治百病,一个卖5480元还十分抢手。

三、知识焦虑

这年头,什么都在与时俱进,年轻人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害怕自己一事无成。

骗子现在都熟读量子力学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提升自己?

对于知识焦虑,产品经理们开发了各类提升自我的课程,从技能职场、时间管理,到投资理财、外语学习,特征是“短、平、快”。

很多课程的标题是:《10天学会xxx》、《学会XXX,就能月入10万》、《10天带你读完XXX本书》。

渴望学习是好事,但市面上的课程良莠不齐,自我提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那些学完能月入十万的课程,你真的信吗?

此外,很多人抱着“买了就是学了”的心理,表面上是努力上进,实际上,只是通过买课来缓解焦虑,就像通过购物来解压一样,没多大帮助。

总之,智商税不断伪装自己,什么时髦就打什么旗号,怎样迷人就耍怎样的花招,姿势五花八门,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走路真的能挣钱吗?

今年,一款号称“走路也能挣钱”的软件“趣步”,吸引了几千万的用户,一时风头无两。

根据它的宣传,用户只要每天走够4000步,一个月就能赚上200元,而且上不封顶。

既能运动强身,还能只赚不赔,轻松挣钱,再加上区块链这种热门的概念,试问谁能顶得住?

▲“走路就能赚钱”的魅力应该仅次于“躺着就能赚钱”。

然而近日,“趣步”却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其实,我们只要用简单的常识和逻辑稍微推断一下,就很容易识破。

表面上是只花了1元验证费,无本万利(假如有2000万人验证,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趣步”实际上是击鼓传花的资金盘。

你的步数会先转换成“糖果”,也就是市面上用来炒币的虚拟币,然后再出售来挣钱。

你的“糖果”数量主要与你拉来注册的人数挂钩,拉的人越多,收益越高。如果你想提前开溜,人家只需略施小计——“提高、限制提现门槛”,就能把你长期套牢。

总之,不管是为了及早抽身,还是为了月入十万,你都要疯狂拉大量人来注册。

就这样,“趣步”一步一步变相地引诱人们炒币,通过不断炒高“糖果”的价值,吸引一个又一个接盘的人。

比如之前举办的存入一定“糖果”,45天就带来20%收益的“投资”活动,这时就会有人直接花钱去买这种虚拟币。

这样的后果就是,最后一旦无人接盘,整个平台就会瞬间倒塌,深陷其中的用户就会血本无归。

▲截至2019年9月,“趣步”的登记用户已达到7300万。

趣步就是一个披着“区块链”外衣的庞氏骗局,诸如此类的骗局还有很多,它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请记住,快钱的背后必有猫腻。

03

如何避免智商税?

每一个人都迷恋速成和捷径。

智商税抓住我们这个痛点,融入各种新兴、热门概念,将低端骗术包装成所谓的能“挣快钱、易续命、速成长”的骗局。

那如何避免智商税呢?

所有智商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号称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也就是既让马儿不吃草,又让马儿跑得快。

拿迷信来说,时至今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依然迷信?

从生辰八字、风水,到塔罗牌、水晶热,迷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花样越来越多。

因为迷信花钱少,“疗效快”。

换个位置放沙发,风水变了,你就能飞黄腾达,多简单。感冒发烧了,去医院不仅花钱多,还要打针吃药,哪有一碗黄符水来的省事。

这也是为什么在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人们不相信医院治疗,反而去疯抢板蓝根、绿豆、大蒜等爆款偏方。

智商税真正的温床,不是无知,而是焦虑。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我们为了“安心”,又急于求成,于是本能地去走一些花钱少、见效快的捷径。

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捷径恰恰是离成功最远的道路。

如果世上真存在一夜暴富,一个月变成肌肉男、苗条女的方法,那我们周围不全都是亿万富翁,型男靓女了?

我们以后再碰到所谓“低成本、见效快”的宣传时,直接扭头就走,看都不要看。

因为,那些看起来是老天给你开的小灶,背后肯定早已标明了价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6388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