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难忘40年》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
今日推出第23集
国 妆
讲述嘉宾:阚滨
阚滨,现任江苏谢馥春国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1985年7月起,先后担任扬州市计划委员会计划科信息科科员;扬州市计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扬州市计划委员会科技科科长;扬州化学工业公司党委委员、副经理;扬州化工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金茂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脂泽粉黛”,最早见于2200多年前《韩非子· 显学篇》一文。2200多年来,邻家玉女浓妆淡抹飘来的香粉味,弥漫了一代又一代多少人的心田?
“天下香粉莫如扬州”,今天,当走近扬州东关街谢馥春青瓦大院,一阵阵香粉味飘逸沁人,可曾是那昔日的芳香?
2005年10月,经过歇业清算,创建于1830年的谢馥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阚滨,成为这家新公司的第一名员工,也由此接过了谢馥春传承发展的重任。2017年,公司实现品牌销售收入过亿元,创造了谢馥春有史以来最好经营纪录,公司也在短短13年间完成了从老字号向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华丽转型。
时下流行把企业做大做强,阚滨似乎更想把“谢馥春”做得更精更远,穿越年代时空,永驻国人心田。
一切归零
173岁谢馥春陷入破产边缘
2003年2月早春的一天,春风和煦,然而身为谢馥春改制小组组长的阚滨内心却不住地打起寒战。这一天,阚滨首次以管理人身份走进谢馥春,曾经年少时心中仰望的老字号,眼前却是一片破败景象,车间杂草丛生,机器锈色斑斑,大门上谢馥春招牌在残风中摇摇欲坠。
此时,距离谢馥春香粉店的创建已过去了173年。那时候,谢馥春创始人——谢宏业或许还未曾想到由他一手创立的谢馥春会在后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赢得大奖,成为中国现存的民族化妆品历史最长的第一品牌。
此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去了25年。25年来,从当初的包产包销,到市场经济中摸着石头过河,乃至此后几经折腾大伤元气,年迈的“谢馥春”只剩下2500万元负债、一块老字号招牌,以及几名留守老员工辛酸的背影……
“看到‘谢馥春’变成今天这样,我们无颜面对。”阚滨至今难忘,那一天,当与谢馥春相伴33年的王宝铭说出这句话,几乎声泪俱下。
1970年,16岁的王宝铭从新华中学毕业,被分配到谢馥春学徒,见证了谢馥春此后三十年的风云激荡。
“当时由扬州百货批发公司负责下任务,谢馥春负责生产,蛤蜊油、雪花膏、花露水、痱子粉等四季变换,定位是满足大众需求的普通日化品。”在王宝铭的印象中,人字顶的老厂房只有几顶吊扇,夏天最热的时候大伙不得不把包装的工作搬到室外来。尽管生产工作环境一般,但身处于包产包销的年代,谢馥春养活了210多名员工。
1982年,在改革开放春风吹动下,谢馥春全面走向市场,自行找米下锅,自负盈亏。初期经营状况还不错,1987年谢馥春成立销售部,销售人员跑遍全国各地进行产品销售。1988年,谢馥春年度总产值首次创下1000万元,被评为江苏省省级先进企业。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起,也说不清从什么时间开始,少女之春、肤美灵、康婷等乡办企业品牌在谢馥春四周应运而生,凭借灵活、多变销售机制,很快抢食了市场。
在市场经济竞争冲击下,老字号企业机制僵化的诸多弊端集中体现出来,经营者意识与市场脱节,三角债压得抬不起头来,谢馥春经营状况不断滑坡,举步维艰。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尝试做最后努力的谢馥春,先是遭遇“绿丹兰”假合资骗局伤害;后来因厂里出现腐败,在外面私开小工厂,谢馥春雪上加霜。时至2001年底,无力回天的谢馥春资不抵债,已处于破产边缘。
“谢馥春如果在我们手上消失,那是耻辱。”谢馥春的困境,在扬州城引起轩然大波。为了保住“谢馥春”招牌,避免厂房、设备被债主收走的厄运,2003年,在政府担保下,上级主管部门(市化工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决定对谢馥春歇业清算、改制重组。阚滨出任改制小组组长。
早春二月,万物“复春”。百年品牌谢馥春重生之路又在何方?踏进了谢馥春的大院,阚滨的思考如潮水涌现。
两眼一抹黑
探索老字号为什么活得苦
谢馥春重生之路,注定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
2005年10月,经过2年多的歇业重组、债务清算,谢馥春以全新的面貌“扬州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出现在世人面前。当对内按照破产的方式把全厂职工进行退休、买断分流后,大多数员工再也没有重返谢馥春。
“新公司进行员工名单登记时,我第一个填下了自己的名字。”阚滨说,主管部门考虑他在谢馥春负责改制两年多,比较了解情况,就派他出任谢馥春执行董事、总经理。
很多人担心阚滨无法搞好这家老字号,就连阚滨的家人对他这个决定也持反对态度。然而,此时的阚滨却多了几份“无畏”。
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扬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发改委前身),曾任工业科技科科长。“与企业打交道多年发现,企业倒闭,大都说是市场原因,其实问题就发生在企业内部,尤其是领导人身上。”阚滨说,谢馥春重组后,对外没有负债,对内没有员工负担,轻装上路,无惧挑战。
百年老店,行业新人。新公司员工只有20人,账上只留下清算结余后的84万元,厂房破旧有待维修。产品在哪里?市场在哪里?
进入21世纪,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已经迎来了高峰期,市场上各类化妆品品种约有25000种,而诸如雅诗兰黛、迪奥、欧莱雅等国际驰名品牌基本上垄断了市场。
阚滨决定开展市场大调查,从中探索出公司的发展方向。回想当年,江苏、安徽、山东三省的农村市场曾是谢馥春最牢固的市场,阚滨带着员工下农村进行调研,寻找谢馥春老经销商,上门“求教”。
出乎意料的是,调查中却发生了多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
“一听说我们来了,许多以往谢馥春的经销商纷纷避而不见,甚至跑出远门。原来他们大多还欠着老谢馥春的货款,以为我们是讨债来了。后来了解到我们是为谢馥春新出路前来调研‘取经’的,又纷纷找回我们,谈起谢馥春老产品时十分留恋。”阚滨回忆道。
同样贴着“谢馥春”,为什么有的产品没人要?有的产品深入人心?
一番调查下来,阚滨眼前一亮:洗化用品由于滥用化学成分,市场呼唤一个纯天然化妆品牌的出现。谢馥春品牌过去走的一直是天然化妆品路线,崇尚“东方、天然、人本”,与市场消费潮流一脉相承。
“老字号为什么活得苦?这是因为人们通常把他们定义为手艺人,在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方式面前处于劣势。其实,老字号是文化品牌经营者,消费的是品牌,放不下的是情结。”
2006年的“烟花三月”,消逝近半个世纪的鸭蛋粉、香件和桂花头油“谢馥春古典化妆品”重见天日,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鲜花熏染、冰麝定香”,很快成为扬州市民抢手的礼品。至今,鸭蛋粉仍然占据公司营收的四分之一。
回想初战告捷的喜悦,阚滨庆幸自己的选择,“在国际大牌冲击和挤压下,拼规模、拼价格不是我们的特长,回归老字号产品路线,让我们在夹缝中找到一条生存之道。”
“三驾马车”
百年坐商变身行商、电商
两年后,又是一个“烟花三月”之际,东关街上新出现了一家谢馥春商铺。一股淡淡的香粉味从商铺内溢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流连驻足。
古色古香的门店装潢,黑色扬州漆器做的门匾上写着“谢馥春”三个红色大字。走入商铺内,迎面就是一个扬州美女头像;店内装饰,以红黑主色调。
“红色喜庆,黑色稳重。古色古香的,很有古典美。”正在购买产品的周敏女士如是点赞。
这是谢馥春第一家直营店,也是全国连锁经营的样板店。“它恢复了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标志着谢馥春在融合老字号文化创新发展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阚滨说。
重新生产香粉油古典化妆品系列产品后,因量小没有店面,谢馥春的市场仍然无法打开局面。
“我们只好把产品送给人家代卖,分别送到化妆品商超、礼品店、大药房等,还有旅游景点,结果反馈信息表明,旅游景点市场卖得出奇地好。”阚滨分析,游客往往代表了有文化、有情怀的一类群体,谢馥春作为中华美妆的代表,寄托了游客对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情感和记忆。
有了游客的认可,“布阵”全国旅游景点,加盟连锁店经营,就成为谢馥春拓展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头一批全国20家加盟店面投放两年后,我们统计发现,没有一家亏损。”事实证明,与旅游景区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在展现老字号文化、扬州工艺的同时,让谢馥春站稳了市场脚跟。
2010年,谢馥春在上海南京东路开设外地第一家直营店,影响力辐射江浙沪。谢馥春北京子公司、厦门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相继成立,谢馥春实现从扬州本地品牌向全国名牌的挺进。
2011年,谢馥春开启了电子平台的销售模式,成功入驻淘宝天猫旗舰店。第二年,在中国电商协会、阿里巴巴主办的“2012年度评选全球十佳网商”活动中,谢馥春入围500佳名单。
去年七夕前夕,187岁高龄的谢馥春在天猫连续推出多场直播,几位妆容一新的“娘娘”轮番与年轻用户畅聊,为粉丝推介新品、化妆心得。通过视频直播和网络新品解说,为新上市产品开展推广和互动销售,已成为公司促进销售增长的新模式。
“我们把每月的11日定为粉丝日,这一天在线上下单的消费者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阚滨表示,直营、加盟、电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推动了百年谢馥春从“坐商”提升到“行商”+“电商”,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四轮驱动
引领“国妆”进军商场专柜
拥有了良好发展势头,2015年,谢馥春挂牌新三板事宜顺利推进。
在上报有关上市材料时,阚滨突然决定,在公司名称中加上了“国妆”二字,即“江苏谢馥春国妆股份有限公司”。当面对省相关主管部门问询时,阚滨如是答复,“中药不能说成西药,身为现存的民族化妆品历史最长的品牌,‘国妆’一词肩负振兴重任。”
阚滨说,“国妆”不同于国货,它具有东方文化基因,讲究天然亲和,更符合东方人的生理特征。
在确定“领袖‘国妆’企业”新目标之后,阚滨对产品进行差异化开发,在“东方化、天然化、功效化、人本化”品牌内涵基础上,引入“扬州地方元素”,推出了“国妆鸭蛋粉”、“国妆四件套”,并应用“扬大联合”羊胎素技术,开发了馥春肽护肤等系列产品,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017年2月4日,谢馥春杭集工业园新厂区正式投产运营,四条现代化生产线为新产品的投入提供了充足产能。
日前,谢馥春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为6503.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65%,创下了百年谢馥春有史以来最佳成绩。
这份年报透露了公司以实现A股上市为目标的发展新战略,引人关注的是,“运用国妆对日化品的有效替代性,向百货公司、精品会员店等其他渠道进军”。这意味着,谢馥春在完成古典化妆品市场巩固后,开始转向对日化品市场的开拓,毕竟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目前,公司新品谢馥春玫瑰露、凝脂膏已成功上市。随后上市的新品还有馥彩莹亮唇脂、馥彩名媛眉笔、馥彩名媛香膏、乳木果盈润护手霜通、雪莲美肌洁肤水、玉颜霜等。
阚滨证实道,“计划在百货公司、精品会员店开设品牌专柜,进入大众流通渠道。”这将是谢馥春继直营、加盟、电商三条渠道之后,新开辟的第四战场,公司发展战略也将从“三驾马车”升级为“四轮驱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可口可乐总裁曾说过,“假使有一天,我一无所有,但我只要有可口可乐这个牌子,我就能重新发展与之相同的另外一个可口可乐公司。”
这个道理已兑现在阚滨的身上,即便是身处低谷,但凭借谢馥春品牌文化的力量,阚滨实现了“谢又复春”的奇迹。
人物点评
在一般人眼中,老字号是手工业劳动业,只会培养出具有传统工匠精神的人。而在阚滨眼中,谢馥春是扬州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兴盛与法国凡尔赛文化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理应赶超香奈儿、兰蔻、迪奥、娇兰等这些人们眼中的世界大牌。
近四十年来,全国老字号日渐减少,传统国妆品牌更是凤毛麟角。阚滨的难得之处在于,他不单是一个百年老字号的接棒人,他还是一个热衷于老字号与现代化妆品跨代融合的文化产业人士,历经磨难,还原了188岁谢馥春中国传统化妆品的领导地位,重拾了市场信心,焕发了百年老字号谢馥春的“第二春”。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3984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