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你看到的是真的吗?用细节看透网上流传的故事!

美妆资讯
你看到的是真的吗?用细节看透网上流传的故事!
2023-08-05

引子:一篇遭到控诉的文章

几天前百度口碑接到一条消费者曝光,一位账号名称为“美姗妮2009”的网友爆料说,近期许多自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篇“恶意攻击”的文章,对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几十年经营的事业几乎毁于一旦”。

这篇被指为“恶意攻击”的文章名为《康佰年与香港标榜二家公司骗局》,“受到攻击”的两家企业一个叫“康佰年”,另一个叫“香港标榜”。据目前可查到的信息来看,该篇文章于2017年3月10日出现在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上,自媒体账号为“圈圈有娱”;2017年3月12日又出现在百家号平台上,自媒体账号为“金鹰贸易商”。

“康佰年”,“香港标榜”,这两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都不甚熟悉,它们声称受到了“恶意攻击”,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

往事:一对姐妹的遭遇

这篇名为《康佰年与香港标榜二家公司骗局》的文章,讲述了一对朱姓姐妹被“康佰年”与“香港标榜”“诈骗”数十万元的故事。

在2017年3月份召开的广州美博会上,朱姓姐妹发现“康佰年”与“香港标榜”参加了本次美博会的招商展览,于是想起了2015年同样是在广州美博会上,姐妹两个被这两家企业“诈骗”的往事,于是决定将这段往事公之于众,以警醒亲朋。

早在2015年3月份,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普通上班族朱姓姐妹参加了广州美博会,并在会上看到了“康佰年”的加盟广告。据这篇文章介绍,“康佰年”的招商广告向客户传达出这样的意思:

“康佰年是一家拥有百年工厂,拥有加工,贴牌,OEM,一条龙服务,以香港标榜集团公司来美博会参展招商,康佰年为品牌的一个知名公司。”

朱姓姐妹早有创业的想法,于是便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康佰年”产品,她们发现这个品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私密胶囊、泡沫喷剂”等等。经理介绍说,他们卖的一盒男士泡喝的药,销售价格要39800元,如果要拿货的话是1.5折,如果是自己贴牌,价钱可以更省。朱姓姐妹听了经理的话,“心情无比激动”。

这位经理还教给她们赚钱的方法:

“只要每个店放一台仪器,每个月一次性感训练营,请一些男士到店里来开会,这样一扬会能挣上百万,一年十几场,最少能挣2千万。”

朱女士介绍说,当时她们的脑海只有挣钱,听他们说这个产品这么挣钱,感觉投资个几十万也算不了什么,而且她们承诺贴牌只要一折,利润肯定很大。于是两姐妹便交了部分定金后,回去筹集剩余的钱款。

紧接着3月31日,一个自称是标榜公司的业务经理给突然她们打电话说,公司对新贴牌的客户有优惠,只要在31号之前交齐首批货款,就可以多赠送3万块的货。姐妹俩经过慎重考虑后全交了货款,先后共投入了四十多万元。

成功加盟之后,当朱姓姐妹拿着“康佰年”的产品去湖南开拓市场时,却发现产品根本就不像他们宣传的那么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交钱前康佰年公司说得很好,能治百病、能治子宫肌瘤、能治宫颈糜烂、能治卵巢囊肿的产品,交钱后她们却只拿到“消”字号的一些产品……康佰年公司吹嘘的新蕊洁泡沫妇科产品,客户每次喷进去全部跑出来,一点效果都没有。”

“‘法国名世罗兰让爱回家性福系列’是用普通精油做的,朱女士说,一粒精油治疗妇科根本没科学,一粒精油放进去,一会儿又掉出来,根本无法吸收,没有一点效果,顾客用了三个月,炎症一点没消。”

“康佰年还把一种‘植物复合粉’的药效功能吹得很大,朱女士老公喝完了这种‘植物复合粉’半天后,感觉脸发烫,腰疼非常难受,到医院去检查后,医生说她老公可能吃到含有‘西地那非’和‘伪伐地那非’的性用品。”

朱女士姐妹“受骗”后,多次到康佰年公司要求退款,但“都被康佰年的保安推出门外”,给客服打电话却又被拉黑。姐妹俩为了警示身边的朋友,便将自己的经历公布出来,还爆出了康佰年的网站:www.888oem.com。

整个故事到这里,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文章的最后却“画蛇添足”地加了这么两段:

“贺总,李总,张总,叶总,洪总,孙总等来自各省的代理商,无意间在2017年广州美博会碰到了一起,他们互相说起,从2010年到2017年之间,他们几个人都被标榜公司骗走60万的贴牌费,共计几百万元。”

“康佰年今年广州美博会继续以加盟贴牌方式,加盟各地代理商的,又有几十个人加盟了。据了解,康佰年每年在各地美博会以贴牌的方式骗走各地代理商高达上千万元,几年之间,这二家公司已经套取经销商上亿元 。”

这两段描述的真假我们无从考证,但却让这个看似完美的故事露出了一些破绽。

第一段中的“贺总、李总、张总、叶总”等在2017年广州美博会“偶然碰到一起”的故事,描述太过简单,容易成为“康佰年”和“香港标榜”反击的把柄。而上面的第二段则给人一种“不慎露出狐狸尾巴”的感觉——这个自媒体账号全文以第三人称讲述朱姓姐妹的故事,到了这里却莫名其妙地以第一人称给“康佰年”和“香港标榜”戴上了“骗钱”的帽子。

反击:一份“泄露天机”的严正声明

《康佰年与香港标榜二家公司骗局》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公布以后,“康佰年”和“香港标榜”迅速做出了反击。这次反击是一篇落款为“康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标榜国际集团”的文章。

据我们能查到的信息,这篇文章共有三个不同的标题,分别是:“康佰年香港标榜对毫无依据的恶性攻击的严正声明”、“康佰年标榜骗局真相原来是被恶意攻击”、“关于康佰年与香港标榜被同行恶意攻击一事”。

虽是三个标题,但文章内容都是一样的。该文章认为“香港标榜和康佰年受到行业黑手的攻击,通过网络播谣言诋毁此二家企业”,说的就是那篇讲述朱姓姐妹故事的文章。“香港标榜”和“康佰年”声明:

“我司根本没有和文章中的客户合作过,文章中的客户完全为恶意作者杜撰的虚拟人物……康佰年工厂以加工为主,只有自己的分公司才销售康佰年品牌,而从不做代理商,文章中的李总,洪总,贺总等,根本就不存在!若是真的,请文章中的代理商站出来,拿出代理依据,我司定毫不掩饰公布于众!”

然而这份声明却无意间透露了两个十分重要的线索,让我们接下来的调查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又坠入迷雾。这两个线索先埋在此处不表,因为这个“罗生门”一般扑朔迷离的故事,又出现了第三个讲述者。

罗生门:故事的第三个版本

这个故事的第三个版本,出现在2017年3月17日的天涯论坛上,正是在朱姓姐妹的故事发布在自媒体账号一个星期之后。

在这篇帖子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与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是同一件事,但巧合的是这个故事中的“受害者”同样也是一对姐妹,然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却是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被骗金额为20万元。

这一版故事始于2016年6月份,讲述者的姐姐上网看到了广州美博会上关于“康佰年”的加盟广告,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和交涉,姐妹俩决定加盟,并到厦门实地考察了对方的公司,在看到对方证照齐全且利润丰厚之后决定加盟。姐妹俩事先缴纳10000元的定金,然后回家筹集剩余的资金。

与第一个版本的故事一样,这两姐妹也是在回家筹钱期间收到了对方打来的电话,声称在某个时间内交齐首批货款就会有优惠。但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姐妹俩接到电话的时间是2016年12月31日。接下来发生的事,跟朱姓姐妹的故事大同小异。

证据:这是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

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这第三版故事中的两姐妹,与第一个版本中的朱姓姐妹,到底是不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到底是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

这两篇文章中无意间透露了一系列证据,这些证据能帮助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证据一:最明显的一点是,关于“康佰年”与“香港标榜”的这两个故事在一个星期之内集中爆料(此前网络上并未发现关于这两家公司的爆料信息),而且主人公有恰恰都是两姐妹,而且都明确声称自己是“普通的上班族”,且都是其中的姐姐“孩子大了,想自己找点事做”。如果两个故事的主人公不相同,那也过于巧合了。

证据二:从上面我们对两个故事的介绍来看,两对儿主人公“被骗”的经历出奇地相似!尽管这有可能是“不法分子”采取了相同的“诈骗”手段,但连先交定金之后再回去筹集资金、打客服电话的遭遇等等都一模一样,也未免有点巧合得不正常了。

证据三:两个故事虽然一个以第三人称讲述,另一个以第一人称讲述,但却有多处文字描述几乎一字不差。

仔细对比两个故事,像上面这样完全相同的语言描述还有不少。基于以上证据,我们可以推断这两篇文章讲述的是同一对姐妹的故事。

矛盾:讲述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根据一系列证据,我们推断出天涯论坛中的第三版故事与第一版故事有着相同的主人公,也就意味着这两个故事有着相同的“讲述者”。然而这个“讲述者”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讲的故事充满了矛盾。

矛盾一:天涯中的帖子是以第一人称讲述的,然而它的题目却“出卖”了自己。

“网爆康佰年和香港标榜微商招商骗人”,这明显是一个第三人称的标题,尤其是“网爆”两个字,完全是第三方报道的语气。所以,第三人称的标题与第一人称的内容,自相矛盾。

矛盾二:天涯的这篇帖子提到,2016年6月份讲述者的姐姐在上网时看到了美博会中关于“康佰年”的加盟广告。

但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起美博会每年召开三次,其中3月和9月在广州。2016年春季广州美博会时间是3月9日-11日,秋季美博会是在9月4日-6日。而这位“讲述者”却说是在6月份查找美博会的信息,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矛盾三:既然这两个故事是同一个讲的,主人公是同一对姐妹,那么两个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就是一个天大的矛盾了。

在第一个版本中,故事发生在2015年3月底;而第三个版本中,故事起始于2016年6月,爆发于2016年12月-2017年2月。同一个人讲述同一个故事,时间却对不上。

关于这对姐妹描述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我们无法获得直接的证据,因而只能根据现有信息去推断。我们以上调查后的结论是,网络上关于“康佰年”和“香港标榜”的两个故事,存在诸多疑点,有可能确为“恶意攻击”。但还是那句话,这只是根据一些可见的证据做的推断,事实到底如何,我们却无法考证。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63327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