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迎接破晓。
文|林子
近几年面膜市场日渐成熟,曾经的“黄金之地”,如今已成“红海一片”。在爆品的带动下,面膜品类线上增速不断被推高,但利润却不断走低,甚至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漩涡。诸如 “面贴膜市场已经走歪了”“面膜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等言论更是不绝于耳。
当下面膜品类的发展是否真的进入了瓶颈期?未来又是否还有可以挖掘的地方?带着一系列疑问,青眼采访了森田药妆中国区总经理林盟钦。他指出当下面膜市场面临的几大困境,而森田在经过近一年的重新调整后,已整装待发。
缩减4成网点,控价成渠道筛选标准
根据韩国化妆品10月出口数据,10月面膜类出口额暂定值仅为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了32.0%。进入2019年来,韩国面膜品类在各大国际市场都陷入了低迷状态,从去年12月开始出口份额急剧下降,已经连续11个月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大陆市场是全世界都在觊觎的市场。去年以来很多国外品牌进来,为了抢市场份额纷纷走低价策略,韩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进来就很粗暴,低价把自己砸烂了。”林盟钦表示,最近走访了很多CS渠道的老板,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做得很辛苦”,他们纷纷反问供货商,现在到底是在做品牌还是在做批发。
不少传统渠道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窘况:不少品牌商为了抢市场低价抛货,低价抛货过程中对于渠道、价格管理不到位,导致渠道被塞了很多货,低价的货被塞满了,能带利润的货又进不来,周而复始业绩越来越差。
“其实整个面膜市场还是有增长的,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品牌各有消长。我有一个准则:长期单片低于4块钱的面膜品牌,隔一年你就看不到它了。”林盟钦表示,韩品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势头那么好,做得那么大,为什么没有延续下去?因为它在6个P(人、产品、价格、渠道、推广、利润)里面的“价格”乱了,太早收割,杀鸡取卵。
事实上,森田不久前也“跟着乱了一阵子”。林盟钦告诉青眼,最近这一年,由于竞品都在走低价,代理商为了出货也跟着低价竞争,森田面膜的价格无意中被拉低很多,连爆款的价格也被搞乱了。他意识到,依靠低价来维持市场份额根本是在饮鸩止渴,于是立刻采取措施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三个月后,森田面膜的价格终于回升。
也因此,林盟钦更加意识到控价的重要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森田开始重新甄选渠道商,森田在中国大陆的网点数也从最高的2万多个网点,现在已经缩减了4成以上。得益于对渠道的价格管控,在去年排名掉了很多的情况下,森田今年双十一的销售已超过预定目标。
私域流量兴起,低线城市潜力巨大
在面膜市场,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今年跟过往三四年前不一样,十片装的面膜越来越多了。林盟钦认为,这是因为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使用面膜。对于面膜的认知程度逐步加深,使用面膜的频率也会随之提高。
另外,低线城市消费群体已成为面膜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在三线城市走访的时候,林盟钦看到,有化妆品店一次卖100片面膜,甚至还有一次卖365片送拉杆箱的。在不少城市3.8元一片都卖不掉的情况下,三线城市的面膜100片竟然可以卖到3800块。他指出,这样的销售手段已经不是纯开架销售了,而是消费者买100片之后存在店里做护理。门店蹭的是美容院的生意,叫做轻护理。即使扣除员工做护理的人工费用,面膜的毛利依然相当可观。
“万物都会走出自己的路,不要小看三四五线城市”。他表示,一线城市分工很细,化妆品店就是买产品,美容院就是做护理,三四线城市都是复合式经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很虚心参考学习的东西。做品牌做市场,有一个词很关键:尊重。尊重门店老板,尊重代理商,尊重消费者。
在走访线下的过程中,林盟钦还感受到另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消费者已经从传统渠道转移到新的渠道了。现在很多新兴的渠道例如微信圈的销售、App的销售,被叫作私域流量,以前只是一个打发无聊时间的社群,现在都开始带货了。对于传统渠道来讲,这是一个很激烈的变化。
他表示,私域流量其实很早就存在,最开始是从三四线城市发展起来的。比起大都市中的白领阶层,他们中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财产和更高的消费力,且拥有较多闲暇时间去选品和比价。
“他们有一个个小团体在比价,就是俗称的妈妈团。团长就是一个意见领袖,在推这个产品的时候,很知道别人的痛点在哪里。说两三句话,加一点点价格优惠,就能卖出去。”更重要的是,他们消费力很强,而且价格敏感度没有很高。“也只有大陆这么大的市场才能养成这么多各种各样形态的市场”,林盟钦感叹道。
线上线下合并,森田重整组织结构
新兴渠道的兴起给线下实体渠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林盟钦认为,目前是产生了威胁,但以后是一个机会。在提新零售的时候,有一个观点就被提出来:在新零售里面,不会切割得很清楚什么是线上什么是线下。
“传统模式是线下带货销售,现在慢慢转线上销售带货,这些线上平台从打发无聊的平台变成带货平台,事实上这些平台把货带回到线下也是可以的,而且反而更省事,可以不用备库存,发货,又回到平台的本质”。林盟钦表示,换句话说,未来很大的机会点是这些必须存在人们生活中的实体渠道。以后,实体店会很大地受益于这些新兴渠道,把货带回到线下,两者的合作机制要慢慢磨合出来。
“搞不好今年底明年初就磨合出来了,我们现在也在想办法撮合这一块。”林盟钦告诉青眼,事实上,品牌商和代理商也在接近、熟悉这些新的带货渠道。而森田也已经开始为了将线上线下撮合在一起做出一系列举措。“一款产品出来,开始打爆,之后应该有第二波三波产品出来把它拱起来后再往线下跑,线上线下必须要串在一起,这道理我们四年前就知道,但是一直没做。最近我们整个组织也在做调整,把线上跟线下团队并在同一家公司,资源共用”。
据林盟钦透露,在今年12月份的大会上,会让代理商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森田,也会告诉代理商们森田新的战略部署和打法,比如第一季、第二季落地的做法,品牌有哪些新品计划,这些新品有哪些资源会配置,明年线上有哪些爆款一定会打出来,代理商什么时候进货,在线下收割等。
“我们对森田很有信心,人力和团队都已配置到位,明年就是森田新零售元年。今年已经进入谷底了,明年大陆市场至少增长十个点。”林盟钦信心满满。
从面膜到全品类,医美面膜成新卖点
颜值经济上行为护肤品市场提供了大量市场机会,市场中的重要子类面膜也顺藤而上,在近10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面膜市场还处于一个未饱和的状态,但大量面膜产品的功效已趋于同质化,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唯有突破这种局面,找到新的卖点。
提起森田,经典的蓝色玻尿酸面膜是其最鲜明的印记。据悉,这款面膜一年可以卖出2500万片。外包装并不是决定产品畅销与否的关键,产品的关键在于品质。看似一成不变的森田其实一直在变革创新。以今年新推出的六重玻尿酸面膜为例,该产品采用了6种大小分子不同的玻尿酸,保湿效果升级,满足了面膜进阶使用者的需求。
林盟钦表示,面贴膜在外观形态和包装容易同质化,最好是从功效上去做区隔,也就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不断进步。其次在使用方式上也应该与时俱进。现在有很多新的使用方式出来,其实这里面新的技术并不多。比如软壳膜,在以前属于非主流的产品,因消费者接受度低而没有普及,现在消费者都成为进阶使用者,更会玩了也就重新流行起来。
除了面膜以外,森田早已经跨到新的品类上面去了。不仅有使用面膜之前的产品,比如卸妆水、洗面奶,还有使用面膜后的化妆水、精华、面霜等。在前不久举办的进博会上,森田一共展出了包含面膜、眼霜、精华液、身体乳等几大品类在内的130个SKU。
除此之外,森田也开始往高端化方向走,准备推械字号面膜。今年以来,医美面膜在网红直播的带动下渐成网红产品。以今年双11为例,天猫双11开场仅3分钟,医用面膜“敷尔佳”成交额便超去年双11全天,开场120分钟,“可复美”类人胶原蛋白面膜疯抢突破28万片。医美面膜在同质化严重的面膜市场中占据风口,备受消费者宠爱。
“大家都在拼价格战,目前的新卖点就是医美面膜。”林盟钦表示,医美面膜热销,主要原因在于,有“医药”两个字加持,会让消费者感觉很专业。普通面膜不能宣称医药概念,而械字号面膜却可以和医用挂钩。目前,森田械字号面膜已经在备案了。除了医美面膜外,膏霜水乳等医美护肤品也成为下一步要扩展的品类。
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我国面膜行业2012~201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显著高于同期化妆品行业的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到2023年面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元。未来,面膜行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要想在数百亿的面膜市场分一杯羹,森田面膜的新零售之路还道阻且长。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9251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