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靠山寨商标3年净赚10亿,如今真假乔丹案终于有结果了

美妆资讯
靠山寨商标3年净赚10亿,如今真假乔丹案终于有结果了

终于判了!一场长达8年的官司拉锯战,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自2012年来,乔丹和中国乔丹体育一直在争夺姓名权的归属问题,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商标上相似度非常高,都是篮球加上人物剪影,商标中也都包含JORDAN字样 。

熟悉乔丹的人都知道,中国乔丹使用的剪影与乔丹本人的原型动作重合度非常高,只是将画面进行了翻转。

两者的商标之争长达8年,但是前两次的官司都以中国乔丹胜诉而告终。

回顾之前的判决书,乔丹体育针对相似的商标在三次庭审中做出过三种不同的解释。

他们认为,乔丹的含义为南方之草木,寓意美好,而非任命。他们还解释道,在90年代中期,他们还是村办企业的时候,曾经找到了晋江当地的商标事务所帮他们起名,就起了这个名字。

中国乔丹提到,JORDAN只是美国普通姓氏,很难认定中国乔丹体育与迈克尔·乔丹本人存在必然联系,虽然乔丹本人知名度很高,但不代表该姓氏在商标方面有特权。

这个解释,如今看来不仅漏洞百出还十分好笑,颇有把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但魔幻的是,中国乔丹靠着名人效应,顶着山寨商标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甚至一直位居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前十名。

这个中国乔丹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早先,中国乔丹只是福建的一个日用品小作坊,1984年成立于晋江陈埭溪边。直到2000年,这个日用品二厂才被更名为晋江市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但是我们不要低估了闽商做生意的能力。在改名后的10年里,乔丹体育立足于三四线小城市,靠着服装、鞋食的经营,营收达到了17亿元,净利润高达2.8亿元。

更夸张的是,2011年11月,乔丹体育IPO申请成功过会,原计划2012年3月就能登陆上交所上市。

根据2011年递交招股书所披露的业绩显示,仅2008年至2010年,乔丹体育分别实现营收11.58亿元、23.17亿元、29.27亿元,共计达6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31亿元、3.03亿元、5.18亿元,共计近10亿元。

2010年,乔丹体育以29.27亿元销售收入位居国内本土运动品牌第六位,排在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和匹克之后。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乔丹体育的创始人为丁国雄,其名下共拥有9家公司,大到上亿的福建百群与乔丹体育,小到只有30万的北京市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基本都从事服装百货生意。

但我们注意到,这些公司多与乔丹两字有关。

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我们还发现,除了引起连番官司的乔丹名字和肖像权的争议,乔丹孩子中文译名也被注册。

2005年10月17日,乔丹公司将迈克尔·乔丹两个孩子的姓名杰弗里乔丹马库斯乔丹及其拼音JIEFULIQIAODANMAKUSIQIAODAN,分别申请注册了16件商标。

同日,乔丹体育旗下的福建百群公司就将杰弗里马库斯JIEFULIMAKUSI分别申请注册了16件商标。

一直在模仿,从未有超越,借了别人名,发了这么多年的不义之财。

一直以来,商标一直是商业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宝,中国红牛和泰国红牛,New Balance和新百伦,有些商标相似程度,真的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中国制造一直物美价廉著称,但是输就输在没有自己的品牌。国内企业有些企业靠着碰瓷知名品牌的名气,宁愿赚快钱,也不打造自身的品牌。

从资本回报比角度来说,抄袭往往成本低、效果好。但是凭借着拿来主义的创造的光辉伟大,终究有泡沫破碎的那天。

在国货崛起的路上,我们也看到一些优秀的品牌身影,比如李宁、百雀羚、波司登,不仅获得国内外美誉,也打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从众则无法创新,希望品牌们都能好好的思考这件事。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7824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