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辱华两年后,杜嘉班纳欲重回中国捞金,还有人愿意为他们买单吗?

美妆资讯
辱华两年后,杜嘉班纳欲重回中国捞金,还有人愿意为他们买单吗?

1985年,意大利两位思想极度超前的设计师杜梅尼科·多尔奇与斯蒂芬诺·嘉班纳联手创作了一个全新的服装设计品牌:杜班加纳

凭借独特的作风,另类的设计,将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风情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样的独特画风,也注定了,这将是一个小众的品牌

2006年,杜嘉班纳的高层,从东方,嗅到了金钱的味道。这个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的市场之巨大,让人咂舌。

忍不住诱惑的杜嘉班纳终于在中国的港湾“魔都”上海,建设了第一家分店,开启了日后的大中华区“捞金”之旅。只可惜,杜嘉班纳的“南意大利风情”很明显,与中国风情有很大的区别

再仔细研究之后,他们找到了一个“完美模特”:斯嘉丽·约翰逊

26岁的斯嘉丽·约翰逊作为当时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女星,斯嘉丽·约翰逊不仅有着一张可以满足全世界的脸庞,她的身材,简直就是一副行走的衣架子,“南意大利风情”在她的身上,别有一番韵味

这位好莱坞美人着实为杜嘉班纳吸引到了不少的“粉丝”,杜嘉班纳顺水推舟,在北京也建设了一家全新的门店,准备对中国市场进行一次“大洗礼”

随后,他们跟上了网络节奏的发展,一步一步,从线下到线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华丽的逆袭。这个小众的奢侈品牌,终于得到了东方人的欣赏,逐渐壮大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斯嘉丽·约翰逊,“南意大利风情”就如中国“苗族风情”一样,有特色,对的人穿上,效果显著,不契合的人穿上,就......一言难尽了

就连戚薇、林允这些颜值不低的女星,都极难驾驭......

当然了,一个时代,最不缺少的就是追求刺激的年轻人!“垮掉的一代”总是喜欢追求不一样的刺激。90后的“非主流”,00后的“丧文化”

不都是年轻人玩出来的吗?不得不说,梅尼科·多尔奇与斯蒂芬诺·嘉班纳是一对营销鬼才,打着年轻的旗号,杜嘉班纳硬生生的从“红海”之中破浪而出,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2013年,迪丽热巴凭借一部《阿娜尔罕》出道,这个美丽的新疆维吾尔族的姑娘,凭借不俗的演技以及一张自带异域风情的脸庞,在一众小鲜肉小花旦之中脱颖而出

短短五年,迪丽热巴就从不知名的小花旦,成为了一代“金鹰女神”,2017年,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饰演小帝姬的迪丽热巴成为最大的赢家。

虽然这部电视剧的主演是杨幂与赵又廷,但是他们二人早成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爆火,对于他们而言,只能算着锦上添花。

但是对于出道不就迪丽热巴而言,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一朝成名,火遍大江南北

正如前文所述,梅尼科·多尔奇与斯蒂芬诺·嘉班纳不仅是出色的设计师,也是营销鬼才。爆火的迪丽热巴自然进入了他们的眼球

灰褐色的瞳孔不大,但是极度勾人,异域风情的脸庞,你说不出哪里好看,但是就是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美感......

于是,杜嘉班纳宣布:迪丽热巴成为杜嘉班纳大中华区的代言人

的确,这次的代言,堪称杜嘉班纳入华以来,最好的“营销”,毕竟,斯嘉丽再美,她也是西方面庞,而且,32岁的斯嘉丽也显然不适合继续担任这个定义为“年轻”品牌的代言人了

迪丽热巴满足了当时杜嘉班纳一切的“欲望”:年轻、有魅力、有特色、有名气、完美驾驭......

这是一张王牌,如果运用得当,迪丽热巴这张王牌一定可以将杜嘉班纳大中华区销量推上一个新的巅峰

常言道:不作不死

杜嘉班纳偏偏不信邪,就是要作一作死,不仅在广告之中讽刺并且歧视华人,在后来网友的质疑声中,设计师竟然口放狂言,出言辱华

人民日报、长安剑、人民网等等一系列的官媒纷纷发言,风波之下,迪丽热巴解约,其他有合作的中国明星、模特纷纷退出DG秀

孤立无援又备受指责的杜嘉班纳为了继续“捞金”,只能被迫道歉

古人言:覆水难收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做错事就要认,挨打站正,说错了话,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虽然两位设计师为这件事情道歉。

我们接受道歉,并不代表我们会原谅你们的“羞辱”与“歧视”,杜嘉班纳大中华区的销量一跌再跌。

如今,辱华风波已经过去了两年了!基本上很少再有人提起这件事情,而七夕将至,杜嘉班纳也为七夕做了活动

据《中国商报》报道:由于受疫情影响,全球奢侈品市场遇冷,而中国市场却开始回暖,杜嘉班纳也准备了七夕限定活动,准备借助七夕,卷土重来

如今,距离杜嘉班纳辱华,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了,而且中国奢侈品市场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欲借助七夕,定义年轻,限定预热!

一手好牌,因为辱华,而打的稀烂之后,欲重回大陆“捞金”!这一次,还会有人为他们而买单吗?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7173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