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玻色因加入身体乳,真有用还是搞概念

美妆资讯
玻色因加入身体乳,真有用还是搞概念

欧莱雅再“卷”玻色因。

作者|赵小米

编辑|谢康玉

近日,欧莱雅将自己的玻色因产品线再度扩充,在12月初推出一款“金致小蜜罐身体乳”。

玻色因,是近两年最火的“抗衰”明星成分之一。这个由欧莱雅集团于2006年自主研发的化妆品原料,在过去16年间,欧莱雅可谓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70多项专利,作用在集团旗下多条产品线中。

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赫莲娜、羽西、修丽可、兰蔻、科颜氏、美即等多个品牌,均含有玻色因产品,覆盖不同价位、不同浓度。如玻色因溶液浓度30%的赫莲娜黑绷带,羽西21%玻色因的鎏金面霜,再到浓度低于5%的欧莱雅紫熨斗等。

而此次欧莱雅的“小蜜罐身体乳”,却受到了一些争议。在旗舰店宣传和博主推广中,小蜜罐身体乳都将玻色因这一原料放在靠前的位置,突出其淡纹、抗老的功效。

但根据这款身体乳在国家药监局的备案信息,玻色因中的活性成分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在成分表中排在苯氧乙醇之后,而化妆品中,苯氧乙醇的最大浓度为1%。这意味着,玻色因在小蜜罐身体乳中的浓度不到1%。

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网站

不少消费者提出质疑,在玻色因原料组的浓度可能不到1%的情况下,是否能起到淡纹抗老的作用?

业界普遍认为,玻色因原料组的最低起效量为3%,而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的最低起效量为1%,这是基于欧莱雅自身在2016年的临床试验数据。而低于1%的产品,可以说是“概念性”添加,成分概念带来的消费者心智价值,可能大于实际功效。

同时,欧莱雅天猫旗舰店里的小蜜罐身体乳商品页中,还用了“高浓玻色因”的描述,更引起一些消费者的诟病。

图片来源:欧莱雅天猫旗舰店截图

这款定价在269元250ml的小蜜罐身体乳,在市场中价格处于中上。在很多消费者看来,在玻色因添加量不多的情况下,“玻色因”仿佛更像一个提升溢价的概念。

但站在品牌的角度来看,一款269元的身体乳,其玻色因含量自然无法与几千元的面霜相比。

天猫旗舰店中,小蜜罐身体乳商品名中所介绍的核心功效,依旧是保湿滋润。玻色因的抗老功效对于这款身体乳来说,最多算是锦上添花,并非核心功效。

据欧莱雅等公司今年的研究口径称,单看玻色因的浓度和含量来去评判一款产品功效强度有失偏颇,不同的浓度针对不同消费者皮肤自身的需求;且成分配比带来的实际吸收率更为重要。

据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科学领域沟通副总监裘捷此前的发言介绍,玻色因在不同浓度下可以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效,如果只是需要实现保湿锁水的功效,非常低浓度的玻色因就可以了;继续提高浓度,可以实现抗老功效,包括提高皮肤的紧致度、弹性度,减少皱纹等等;如果需要实现玻色因的皮肤修复的功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浓度。

如2015年,赫莲娜黑绷带在国内上市初期,其定位并非抗老面膜,而是微整形的术后修复,高浓度玻色因可促进表皮更新,度过敏感泛红期,固将其取名为黑绷带,意为其像绷带一样的修复作用。

而在这款小蜜罐身体乳中,非常低浓度的玻色因也可以实现保湿锁水的功效,与官方所宣称的核心功能相同。

吸收率方面,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护肤品配方研发副总监马瑞曾公开表示,决定皮肤吸收率的要素除了玻色因原料的理化性质和产品中玻色因添加浓度,配方技术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品中玻色因原料的添加浓度相同,但由于配方技术差异导致皮肤吸收率不同,功效也有显著差异。

成分配方,或许是欧莱雅等深耕玻色因研究多年,所积累起来更高的科技壁垒。而玻色因核心成分本身的制备难度,并不大。

据珀莱雅前首席科学家蒋丽刚在《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理化分析和质量思考》一文中表示,由于玻色因的核心成分“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是一个很简单的化合物,以今天中国企业的技术,在实验室很容易就能合成出来。但其真正的难度在于量产过程中的“收率”以及所得原料的“纯度”。

因此,近些年不少国产化妆品品牌也推出了添加玻色因成分的相关产品。比如华熙生物米蓓尔旗下的一款丝绒霜,直接标明其中含有15%的玻色因。

玻色因相关国产品牌还有HBN、修之妍,米加、MIXX、祎时、甘华露、透真等。其中米加、MIXX、祎时、甘华露、透真的玻色因溶液含量都超过30%。

截止2022年12月5日,已经有74条玻色因非外观类专利的申请。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截图

有需求便有供给,加之玻色因原料组并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评判标准,这使得原料商的价格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玻色因以30%左右的高浓度水溶液,以及冻干粉为主,其价格从每公斤1000到上万不等。在1688上搜索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其商品与厂家良莠不齐。

图片来源:1688网站截图

羟丙基四氢吡喃三醇是一个不难合成的化学原料,当其成为化妆品中的明星“抗衰”成分时,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标准和规定的缺乏,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玻色因相关化妆品将开始野蛮生长。

“玻色因是不是智商税?”“低浓度玻色因有用吗?”“不同配比和浓度的玻色因的所用如何界定?”随着国内玻色因市场发展,此类问题在消费者当中会越来越多。

当下,在化妆品市场中,对于玻色因的功效评价、含量界定等,需要更详细的宣传标准与专业科普。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52567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