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同样的岩茶,不同的人冲泡出来香气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美妆资讯
同样的岩茶,不同的人冲泡出来香气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2023-08-0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七八月,正值岩茶新茶大量上市。

带上几泡新茶,和朋友去外面的茶会喝茶,出门蹭茶去!

可别说,麻花今天和老友在外面蹭茶,可是收获满满。

喝到一泡去年的马头岩肉桂,纯正的桂皮香气在喝茶时直抵喉咙。

细啜一下,汤水醇熟,醇厚,但微微带着火气,不知是不是刚被复焙过的缘故?

喝到好茶,麻花自然也不能藏私,拿出一泡水仙,一同分享。

将茶递给主人冲泡,泡出来的茶汤,绵柔又稠厚,汤感获得不少赞许。

但茶香表现上,兰花香不显,这是怎么回事?

明明之前喝茶时,它可不是这样的表现。

一旁的朋友低声问,“看来不是每个人泡出来的岩茶都是香的,这是为什么?”

赶忙拉着朋友,凑近茶桌前,想着找一找原因。

看官们,你们猜猜,麻花发现了什么?

原来,这同样的岩茶,泡出来香气不一样,问题出在泡法不同上!

至于具体因由嘛,下边就来细说。

《2》

01、盖碗过大,茶香不好聚拢

但凡关注“岩茶课堂”超一个月的朋友,都能留意到,在近段时间的文章配图里,但凡与冲泡相关的内容,审评盖碗的图片,出现频率高居不下。

原因无他,一只高白泥烧制,质地细腻的审评盖碗,容量属于标准的110ml,最能准确试出一款岩茶的风味。

而那天在茶会上,茶桌主人用的茶具是个容量明显过大的青花盖碗。

目测过去,容量足足有160ml-180ml。

若是拿审评盖碗放在一旁对比,在这只超大盖碗的衬托下,素净的审评盖碗肯定会被衬得娇小玲珑。

用这样容量过大的盖碗泡岩茶,会影响茶香的呈现。

先不说别的,单从茶水比例上看,大盖碗里泡出来的茶汤,茶水比例就不对,茶香自然而然,也被稀释了不少。

正常岩茶审评的过程中,标准的110ml盖碗,搭配8克一泡的干茶,茶与水的比例,正正好合适,不浓也不淡。

而换上超大盖碗泡茶,注水量显然会超出不少,一泡岩茶里的香气自然会被稀释。

在喝茶闻香时,就难以感受到浓郁持久的茶香风情。

并且,那个青花的大盖碗,在器型设计上,盖口较敞,不利茶香的聚拢。

在注水泡茶时,若没有及时闻香,盖碗长时间处于敞口状态时,缕缕的茶香就很容易飘散到空气当中。

当最后,在嗅闻茶香时,感受到的茶香风味,要弱下去不少。

《3》

02、泡茶水温,没有达到沸腾

众所周知,经过焙火得来的武夷岩茶,在泡茶时需要用到沸水冲泡。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激发其中的茶香物质,让茶香更显。

烧水泡茶,当壶内的水烧到沸腾后,提壶、注水、出汤。

流畅的泡茶动作之下,便能泡出一杯香甘清活的茶汤。

滚水稍一漫过干燥的岩茶条索,植物蛋白被烘烤过后的焦香,随即跳脱出来。

在足够高温的沸水激发下,可以让岩茶内部高沸点的芳香物得到更好的释放,伴随着水温一路往下降,低沸点的芳香物质,随即显现出来。

故而,用沸水冲泡出来的岩茶,茶香表现会更丰富,更有层次。

那天在喝茶时,主泡人在第一冲泡茶时,烧水壶内的水温,刚刚达到烧开的高温沸腾状态。

后面接着泡茶时,却没有重新将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导致水温一路往下降。

等到后几冲时,直接是用接近80度的温水冲泡。

在水温不足,茶香没有充分释放的情况下,茶香表现自然不佳。

可见,咱们在冲泡岩茶时,可不能偷懒,要多多检查泡茶的水温情况下。

若是一壶烧开后被放凉,处于温水状态时,是不再适合冲泡岩茶的。

这时,需要重新将其加热到沸腾状态后,再进行下一冲的泡茶。

在高水温的激发下,方能更好的领略岩茶的茶香风情!

《4》

03、注水时,没有环壁注

盖碗冲泡岩茶,若想让茶香表现更显,在泡茶时还需留意一个小窍门。

那便是,注水的时候,要环壁注水。

一手提起水壶,对准盖碗,将咖啡拉花那样,将盖碗内的岩茶条索,均匀打湿浸润。

所谓的环壁注水,只需在注水时沿着盖碗内壁,快速的画一个の字,即可。

若在注水的时候,未能均匀的将干茶条索打湿,浸润。

那在一冲茶汤里,肯定会少了不少茶味物质和茶香物质的参与。

这样泡出来的茶,香气风采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那天茶会的主人,在泡茶时,由于使用的是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盖碗。

在注水时,便阔绰随意的只定在一个点注水,水哗啦啦的,一下子就注到了接近碗沿处。

然,在前两三冲泡茶时,盖碗内部没能被均匀浸润的条索,轻飘飘的浮动起来,没有完整的参与茶味释放。

这些没能及时参与一冲茶汤滋味释放的干茶条索,好比是在一场拔河比赛中拉了后腿队员。

在本该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块用的白热化状态时,却没能及时反应过来,参与贡献一份力。

到最终,泡出来的茶汤,滋味香气自然会有不同。

《5》

04、出汤动作慢

盖碗泡岩茶,出汤动作一定要快,这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在前面数冲泡茶时,唯有速度快,注水快,出水也快,泡茶动作连贯流畅,才能泡出曼妙无比的好茶汤。

若是动作稍有迟缓,那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整体都会受到影响,包括茶香。

好比看动作武打片那样,招式行云流水,更显飘逸,更显高手风范。

那天,当麻花凑近茶桌前后,仔细观察了一番茶会主人的泡茶方法。

在提起水壶,快速的往大盖碗内定点注水后,第一时间内,没有及时合盖出汤,而是先将烧水壶放回原有位置。

放好水壶后,才慢悠悠的合上杯盖,留好适合的开口,提起盖碗出汤。

整个泡茶出汤的速度,好比是楼下老大爷,每天早晚在练的太极拳,实在是慢!

注水慢,注水完成后没有第一时间出汤,而是放回水壶;

出水也慢,在合盖调整杯盖开口时,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这样一来一回,整体茶汤倒出速度变慢的情况下,岩茶的香气受到了不少影响。

试想,茶在遇上水的刹那,清扬的香气,便袅袅发散出来。

若此时,出汤动作稍慢,茶与水长时间待在盖碗内,形成了闷泡。

茶香发散无门,自然容易被闷坏不少。

在喝茶闻香时,所能感受到的茶香,就要逊色上不少。

《6》

05、沥干时间太长

茶汤沥干时间过慢,同属于出汤过慢的范畴。

这儿单独列出来细说,在于这个问题实在太典型。

不少朋友在盖碗冲泡岩茶时,常会犯这样的错,就是出汤动作不够干净利落。

提起盖碗出汤时,茶汤没有呈现瀑布状般倒出,而像是倒豆子那般,常常拖泥带水。

在提起盖碗出汤时,由于杯盖开口没有调整到位,开口偏小。

导致茶汤倒入公道杯时,呈现大珠小珠落玉盘那般,而非瀑布状出汤,匀速快速的将茶汤倒出。

除了杯盖开口太小外,还和出汤动作有关。

当盖碗内部的茶汤大部分倒出时,没有及时将盖碗翻转,对准公道杯,将底部剩余的茶汤倒出来。

而是像挤一管快用完的牙膏,将盖碗内部的茶汤,一滴、两滴、几滴,慢慢倒出。

当茶汤沥干时间过程时,岩茶内部的茶香,早就顺着盖碗一端翘起来的开口,大量的飘散出来。

当慢悠悠的将盖碗内部的茶汤沥干后,这泡岩茶冲出来的茶香,早已经发散了不少。

在喝茶品茶时,揭盖闻香,所能剩余的茶香有限,闻起来自然感觉不香。

《7》

那天的茶会上,当喝到那几杯水仙时,不禁疑惑:

这是那泡自己亲手带出来的私藏水仙,怎么味道都不对?

当看到这泡岩茶的冲泡过程后,实在是痛心。

辛苦私藏下来的一泡好茶,却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实在是误终身。

泡法没选对,一步错,步步错。

水仙本具有的表现兰花香,不知飘散到了何处?

忽而之间,能体会到黛玉妹妹的葬花心情。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杯好茶的芳香魂,不知该往何处觅!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9145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