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揭秘|全球10大日化巨头护肤销售排行榜 唯一过500亿是谁?

美妆资讯
揭秘|全球10大日化巨头护肤销售排行榜 唯一过500亿是谁?

揭 秘

钱 途|品 牌|感 恩

—曰—

品观君曰

今天品观君要和大家扒一扒的是传说中的“富呼”(护肤)问题。

什么?啥叫“富呼”?

“富呼”就是“富呼”嘛,凭着一口“飘准”的“普通发”,在福兰(湖南)、胡建(福建)畅行无阻的品观君难道会花(发)错音?

咳……

在扒咱们护肤底料之前,品观君先爆一点小小的数据:尼尔森曾说过,201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17亿元;欧睿也曾说过,2013年中国护肤市场前十的公司有8个是外资的,其中前四分别是欧莱雅、宝洁中国、资生堂、玫琳凯。而在当时,挤进中国护肤市场十的公司分别是上海家化和伽蓝集团。

品观君就想问了,到底这些个外资公司护肤实力到底有多强?

先透露下,这个护肤实力的排行与其在大日化的排行榜的分布几乎是天差地别的。

其中宝洁仅凭着两个护肤品牌如果拿到中国护肤市场的第二名?而整张榜单里没有看到联合利华的名字,难道它家挂了零蛋?还有那几家国际日化大牌儿在护肤方面挂零?

爱扒料的品观君再一次瞅准了他们的底裤,一个字!扒!

扒之前还是得让亲们看看到底10大日化巨头有哪些?

护肤实力排行榜:

>>部分企业未上榜,但在文中有所提及

欧莱雅:护肤就卖了560亿

欧莱雅最开始不是染发剂的吗?其实,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的护肤实力也不容置疑。这个年销售额达到1587亿元的国际化妆品巨头护肤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已经达到了35.3%,这意味着欧莱雅系护肤品在全球的年销售额达到了560亿元之巨,差不多就是10个上海家化的年销了。

光在全球牛气还不够,欧莱雅系护肤品在中国市场的也雄踞一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分析,欧莱雅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9%提高至2011年的11%,至2013年,欧莱雅在中国的护肤品市场份额已升至15%,可以说欧莱雅集团是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护肤品集团。

那么,到底是哪些牛气的品牌替欧莱雅打下护肤品类品类的江山的呢?

其实最先开始欧莱雅还只是搞搞染发、护发什么的,直到1964年,欧莱雅集团收购兰蔻,才正式迈出了护肤品的第一步。

欧莱雅集团曾公开表示兰蔻是欧莱雅销售额最高的高端品牌,2013年销售达到10亿欧元(约合77.32亿人民币),同时兰蔻也是在中国销售得最好的高端品牌。早在2006年,兰蔻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市场上高端品类中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占据总市场份额的19.6%,同时兰蔻也是中国百货渠道销售最高的护肤品牌。

当然,仅仅凭着兰蔻一个品牌孤军奋战是无法做到全球560亿元的销售额,科颜氏、巴黎欧莱雅、卡尼尔、理肤泉等国际一线护肤大牌儿都是有力的拳头品牌,同时还有美体小铺每年8.73亿欧元的销售额(约合58.7亿人民币)撑腰,在中国还有最大面膜品牌——美即压阵;看来,全球最大护肤品集团的皇冠,欧莱雅是志在必得了。

雅诗兰黛:296亿的护肤比彩妆牛气

如果说联合利华在高端护肤方面是个零蛋考生的话,雅诗兰黛绝对的是一个优等生。

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美元的雅诗兰黛集团做护肤品最爱盯着高端护肤品这块肥肉,别看人家M·A·C彩妆啥的做得风风火火,雅诗兰黛的主营业务其实是护肤,护肤产品的年销售占到雅诗兰黛集团的53%左右,每年雅诗兰黛集团卖护肤品就卖了47.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就是296亿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欧洲的老牌护肤集团拜尔斯道夫。

看来雅诗兰黛旗下最贵的“腊梅”(海蓝之谜)以及倩碧等品牌还真不是盖的,难怪雅诗兰黛的大老板Lauder曾公然表示“中国(在奢侈品牌方面)没有真正本土的美容品牌,因此,进口品牌强大,而且更受欢迎。”

而目前,雅诗兰黛将目标锁定在中国最高端的10%-15%的消费人群,这个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欧洲同类群体的数量。难怪这两年雅诗兰黛在中国的增长速度远远甩开了其他化妆品公司。

强生:护肤做了233亿

虽然强生在整个日化领域就做了900亿人民币,但强生在护肤领域也算是一把好手,“国民化妆品品牌”大宝早已被它收归麾下,它自家原本就还有露得清、可伶可俐、强生美肌等中国消费者较为熟知的品牌。

其它姑且放着不谈,露得清光在屈臣氏就年销2.628亿元(2013年)了,可想其在市场上是非常强劲的。要再说些品观君也不知道的,比如PIZ BUIN、VENDOME、ROC、Skin ID等,光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这些品牌加在一起,共计为强生贡献了37.58亿美元的销售额。

37.58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约合人民币233亿元,超过半个资生堂。

拜尔斯道夫:老汉推车,护肤干了178亿

在2014年财报中,拜尔斯道夫可是说过自己是个将的目标定位于全球第一大护肤品企业的公司,其护肤品板块在2014年做到了178亿人民币,拜尔斯道夫旗下最牛的护肤品牌妮维雅牵头,为拜尔斯道夫在欧洲护肤市场厮杀了近百年。

自1911年初次亮相,妮维雅和它的经典蓝色包装盒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历史,如今每年销售达到1.2亿件。即便是在拜尔斯道夫玩儿得不咸不淡的中国市妮维雅也做到了年销售额15亿元。

同时,这个品牌在中国男性护肤领域很有点分量:2013年中国男性护肤市场规模达到5.48亿美元,其中妮维雅的占比超过了20%。偷偷告诉亲们一句,妮维雅早在80多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市场闯荡的,这个品牌在全球都可以算是最有历史的护肤品牌之一。

怎么个有历史法?妮维雅在欧洲人的眼中的神圣地位差不多就是百雀羚在咱们眼中的地位一样,而且妮维雅和百雀羚曾经还发生过一点点技术交流的故事,至于啥故事,亲们可以在以前的微信中找找看。

宝洁:只用两个品牌就做到了126亿多

谈及全球最大日化集团:宝洁,年销售超过5100亿元的日化全才,做护肤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一个字:很屌!

最近一直贯彻精兵策略的宝洁在护肤领域绝对做到了精而强,宝洁系护肤产品在全球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咋来的?宝洁年销10亿美元俱乐部中就有SK-II和玉兰油两个护肤的大品牌。

其中最值得说起的莫过于在中国市场闯荡了25个年头的玉兰油。作为世界最大的面部皮肤护理品牌,从1999年到2009年的10年间,玉兰油在全球一直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并在2002年成为宝洁旗下10亿美元(约合63亿人民币)品牌俱乐部成员之一。

25年前,以“给您青春肌肤”打入中国市场的玉兰油,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市场的最大的护肤品牌,并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仅2013年,玉兰油在中国市场创下7.3亿美元(约合45亿人民币)的年销售额。

如果品观君的算数还算不错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玉兰油品牌超过7成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这个当年不怎么做美白产品的品牌为了中国女性消费者特地开发出美白产品,从现在的销售占比来看,中国消费者还是挺买账的。

宝洁旗下另一个护肤品牌SK-II也是一个在护肤品类作风十分硬派的品牌,在高端化护肤品领域里兰蔻的占比虽然已经到达了19.6%,但占比排名达到第二的SK-II一直都在步步紧逼,占比率达到14.5%。

科蒂:42.45亿,还掺了水

科蒂集团在2014年的财报中明确表示,其护肤领域为其贡献了15%的营收,而2014年科蒂集团的营收为283亿元,这42.25亿元里还有Adidas, Lancaster and Philosophy这几个牌子的功劳;所以说,科蒂的这块的营收略掺了些水分。

资生堂:年销388亿,护肤到底卖了多少?

2014年化妆品业务全球年销售额达到2881亿日元,也就是说资生堂的整个化妆品业务年销售达到144亿人民币,目前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为57.28亿人民币。

但其护肤产品业务到底卖了多少一直是个谜,唯一的相关数据则是2013年欧睿数据曾透露过,资生堂品牌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占比排行第三;另一方面,2014年欧莱雅花了20多亿收购了资生堂旗下两个护肤品牌思妍丽(Decleor)和凯伊黛(Carita)。

联合利华:几乎挂了0蛋

虽然归为全球第二大日化集团,但是,让联合利华去做护肤实在有点强人所难,联合利华唯一拿得出手的护肤品牌大概只有旁氏了,然而目前旁氏在全球年的销售也仅仅只有2~3亿人民币左右,以兰蔻一个专柜做到8000万的年销售额来看,旁氏真心混得挺惨淡的。

来说另一方面,联合利华在高端护肤品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品牌,可以说联合利华在护肤领域已经没有啥存在感了,不过近期,联合利华狠下心来,在原有的400多个品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加法。

三月收购英国高端护肤品牌REN、五月收购美国独立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 Skincare LLC(凯诗薇)以及六月收购美国护肤品牌Dermalogica(德美乐嘉)之后,今年7月3日,联合利华再度发布消息称,将收购美国高端护肤品牌Murad。对于具体的收购要价,联合利华并没有透露。

但从今年的四轮收购足以看到联合利华正在狠狠补习护肤这一板块。

高露洁、花王、LVMH:和联合利华一起“偏科”

要说高露洁和LVMH偏科,其实并不是那么公平,因为高露洁毕竟是全球最大的口腔护理品牌,而LVMH也完全没有必要在护肤领域插一杠;做不做护肤产品纯属爱好问题。

而把肥皂、面部和身体清洁产品算作是护肤品,且佳丽宝为公司带来亏损的花王集团咱们就不做过多的关注了。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品观君推荐的神秘好文)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8671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