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资讯
警惕!眼睛周围长了小疙瘩,千万别挤,小心与HPV病毒相关
眼周皮肤是人体皮肤中最薄、最敏感的部位,而除了长皱纹,不少人还有长小疙瘩的经历:有的可能不痛不痒,有的则可能伴有红肿;有的会自动变小、消失,有的却越长越多,反反复复……
那这些小疙瘩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眼周起了脂肪粒,都是
眼霜惹的祸?
眼周长出的一些米粒或芝麻粒大小的白色小疙瘩,如用针挑刺,可有白色的皮脂样物排出,这常被称为“脂肪粒”。不少人觉得,长“脂肪粒”是因为眼霜的营养过剩、皮肤吸收不好,或者眼霜堵塞了毛囊口导致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会长针眼?
有句俗话说,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眼睛会长针眼。虽然玩笑如此,但真长了,痛苦的可是自己。针眼又叫做麦粒肿,是眼科非常常见的疾病,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睫毛根部长出红色的肿块,跟蚊子叮了一样。汗管瘤种类多,但
危险性较低
别看它有个瘤字,汗管瘤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威胁,属于良性皮肤肿瘤。是因为皮肤上的小汗腺堵塞,阻碍了脂肪代谢功能,导致皮肤表皮的脂肪增生,形成了丘疹状的颗粒。表现:一般为小米至绿豆大小的扁平状丘疹;分布密集,颜色与肤色接近,也可呈红色或者棕褐色;摸起来较为柔软,内里无颗粒物,不会自动消失,也不会恶变。1.汗管瘤的分类①密集型汗管瘤:此类型汗管瘤一般只会长在眼睛周围或长在某一个部位,随着病情发展,汗管瘤越来越密集,发展到最后可融合成块状。②发疹型汗管瘤:此类型汗管瘤生长的部位不止一处,会对称分布于颈部、胸部、腋窝、上臂和脐周等位置,数量较多,皮损呈光泽性的淡玫瑰色。③透明细胞汗管瘤:此类汗管瘤常与糖尿病伴发。④其他亚类:还有一些局限性的汗管瘤,包括毛发上皮瘤、生殖器汗管瘤、肢端型汗管瘤等。 2.汗管瘤的诱发因素汗管瘤的病因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专家推测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患有该病,那后代患病的几率会比普通人群更大。②内分泌因素:有调查表现,女性在经期或是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失调,影响了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诱发汗管瘤。③环境因素: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像废气,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后,也会引起体内激素的失衡,内分泌失调,就增加了患汗管瘤的风险。扁平疣、丝状疣与HPV病毒
有关,可传染
若是眼睛周围有肉色、粉色圆形的光滑小凸起;数目比较多且密集;有瘙痒感,搔抓以后皮损可呈串珠样排列;时间久了,颜色还会变成深褐色,可能就是扁平疣。而若是表现为小刺状、尖尖的小突起,可带蒂头,就像是一个金针菇或者倒立的小钉子;不小心碰到时还有轻微痛感,则可能是丝状疣。1.得了扁平疣、丝状疣,就等于得了宫颈癌?虽然表现有所不同,但扁平疣和丝状疣都是由HP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扁平疣常见的是由HPV3、5 型病毒感染;丝状疣一般由HPV1、2、4、27和29 型病毒感染。很多人可能会想,宫颈癌也与HPV感染有关,那若得了扁平疣、丝状疣,是不是离宫颈癌也不远了?其实不是的。首先,HPV病毒大约有 200 种亚型,而引起扁平疣和丝状疣的病毒都属于低危型的,并不会诱发癌症;其次,中高危型HPV病毒也要持续感染,才可能会诱发宫颈癌。2.扁平疣、丝状疣虽不致癌,但有传染性HPV病毒是现已知最小的球形DNA病毒,以致于在它面前,人体皮肤仿佛一个“筛子”,到处都是漏洞,可以轻易进入。在上皮细胞中存活之后,随着细胞逐渐老化脱落,HPV病毒也会随着脱落的皮屑四处飞散,接触到健康人群就有几率引发感染,特别是皮肤上有伤口的人。除了在伴侣、母婴之间传染,普通人与感染者进行拥抱、握手等皮肤接触,或者使用其生活用品或衣物,也可能被传染。黄色瘤,可能是血脂高
的表现
若是在上下眼睑处有淡黄色柔软的凸起,且没有痛感时,多半是黄色瘤。另外,它还可以出现在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处。目前,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机体脂质代谢障碍,血液中过盛的脂肪沉积在眼睑皮肤所致。可发生于遗传性血脂过高、糖尿病和其他继发性血脂过高的患者身上。很多人出现这种黄色瘤,都是去皮肤科看病,以为手术切掉就好了,但它其实对心脑血管是有影响的,需要及早治疗。千万别等到病情严重,出现心脑的损伤后,才考虑控制血脂。日常除了注意饮食、多运动来帮助控制血脂。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科普中国责编/田园黄蝶、陈晓冰图片/摄图网审签/一帆监制/志飞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8297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