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深挖中国成分“珍珠+”,欧诗漫破局功效新时代

美妆资讯
深挖中国成分“珍珠+”,欧诗漫破局功效新时代

“功效元年”是化妆品行业为2022年下的定语,无论是《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正式施行,还是消费者不在仅仅被营销、故事所吸引,都反映出了同样的导向:中国化妆品以科研致胜的时代来临了。

为了挖掘中国成分新潜力,共话国货品牌的创新发展思路,7月29日,由中共德清县委、县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管委会主办,德清县科技局、农业农村局、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欧诗漫控股集团承办的2022首届中国成分“珍珠+”高峰论坛在中国德清启幕。

论坛围绕“共创中国芯 赋能新美妆”主题,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化妆品成分“珍珠+”的交流与探讨,赋能中国化妆品产业新未来。

01

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

促进“珍珠+”成分开新局

“这是一场中西方科技对话的交流峰会,也是一个政府搭台、产学研融合的合作平台,更是一扇呈现中国成分、中国故事的展示窗口。”

欧诗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沈伟新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发展趋势拼的是科创实力,欧诗漫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击穿珍珠成分的底层研发能力,引领产业升级,同时积极助力“德清珍珠系统”冲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珍珠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理事长陈少军在致辞中同样指出:“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中,只有中国原创技术加上中国特色原料,国货才能更有竞争力,更好地向高端化迈进。”

欧诗漫就是个中典型。如德清县副县长符海滨所言,欧诗漫作为德清龙头重点企业,多年来围绕珍珠研究创新,打造出一条全产业链,助力了德清产业升级。

另外,比利时皇家医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药学科学院院士Stefaan De Smedt,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沈寅初,南京林业大学校长勇强均对本次高峰论坛表达了肯定与支持。

如与比利时科研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了十余项的各类科研项目,并与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院企科技创新中心长期合作机制,持续致力于产业创新。这即是欧诗漫致力于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的体现,积极打通市场与研发沟通窗口的品牌。

此外,欧诗漫现场举行了与根特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签约仪式、欧诗漫-中比联合国际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国成分“珍珠+”产学研合作迈向一个新征程。

02

诠释“中国成分”科技力量,

掀起智能化转型新浪潮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论坛聚焦珍珠成分,却又不止珍珠成分,而是以中国传统特色成分为切入点,用现代科研视角去重新认识和解析美白成分、特色原料等议题,展现出中国化妆品在科研领域的硬核实力。

1.美白原料作用机制与功效趋势

针对美白这一功效趋势,东京工科大学教授前田宪寿通过视频方式,分享了《对日本已开发的美白成分回顾以及未来发展策略》主旨演讲,探讨关于皮肤色斑问题、迄今为止在日本使用的美白活性成分,以及不导致化学性白斑病的美白活性成分的开发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希韵则分享了其关于水解贝壳硬蛋白美白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黑素细胞合成黑素、转运黑素到沉积黑素,就会导致色素沉着。经研究发现水解贝壳硬蛋白(HCP)具有明显抑制表皮细胞摄取黑素小体的作用和明显降低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能力,从而达到明显的美白作用效果。”

在原料研究上,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启明在酵母菌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我们从南极土壤中获得两株适应极端环境并能产生普鲁兰多糖、聚苹果酸等化妆品原料的酵母菌,通过多种压力筛选获得一株不产黑色素的突变菌株,并深入开展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提取物在保湿、抗辐射、抗衰老、美白和抗炎的作用研究。”

由于该菌株兼具“南极”和“酵母” 特性,在护肤品的应用中可以具备微生态护肤与极境护肤的特点,预示出它们在化妆品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2.珍珠成分研究与欧诗漫专属功效平台

在原料方面,欧诗漫基础开发部总监王菁针对中国特色原料珍珠,从国内外历史使用背景、功效应用研究进展、相关原料开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可开发原料方向等四个方面,展开介绍珍珠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

“珍珠不仅是中国民族的瑰宝,还是国际药物应用领域验证过的有效原料。并且多国开展了多年的功效验证,珍珠在美白功效上具有黑色素合成抑制作用、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具有多条美白作用通路。目前,珍珠原料开发已从纳米珍珠粉到珍珠发酵液阶段。未来,将可以从成分、应用工程、品种、分类等方面持续深入挖掘。”

除了对功效趋势的探讨,原料的功效和安全性一直是化妆品企业关注的一个重点,而如何为其应用保驾护航是企业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欧诗漫研发中心体外研究部长宋肖洁结合相关实践阐述了欧诗漫在这方面的相关方案和策略:“我们在美白原料的功效验证上,运用了B16细胞系-人原代黑素细胞-共培养体系这种多重体系验证;在抗炎舒缓筛选上,功效上使用角质细胞,树突状细胞及离体皮肤模型进行,同时温和性关注鸡胚和SDS造模的结果;在植物类防腐剂的致敏评估上使用DPRA,h-Clat,KeratinoSense方法联合评估。这些体外的功效性,安全性和温和性的评估方法和平台都将进一步保障这些特色原料在使用端的安全和有效。”

从珍珠技术研究到原料功效与安全性评价,不断助力中国成分升级,推动民族品牌发展。

3.技术落地功效护肤应用

领先创新的技术对于化妆品研发与应用有着深刻的促进作用,随着化妆品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对于功效的追求,如何获取植物来源尤其是传统中草药特定的成分?如何选择多种功效成分的组合达致协同增效?

亚什兰亚太区个护业务拓展总监凌峰分享了其在人工智能和生物信息学、大数据科学研究,可利用人工智能预测植物提取的生化活性,及成功打造研究开发创新功效原料新平台的成果。

此外,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章圣苗讲述了其开发由活性物质生物酶功能化及生物细胞等稳定的乳液新体系。并实现了Pickering 高内相乳液在酶催化、聚合物材料合成、微生物发酵及特殊油脂乳化等方面的应用。该课题组受到了Chem.Rev.、Prog. Polym.Scl.等期刊综述的重点和证明评述。

“以粒子稳定乳液(即Pickering乳液)是实现乳液的绿色环保和功能化的重要途径。高内相乳液即分散相体积分数≥74.05%的乳液,其在两相催化体系、食品、化妆品和多孔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二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多样技术对当下功效护肤产品的作用与影响。

国货品牌从低端低价发展到百花齐放,在研发的加持下有了质的飞跃。那么如何使用中国成分持续提升中国品牌的竞争力?

浙江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徐伟红、巴斯夫护理化学品部亚太区总监夏军涛、上海奥利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李小虎、欧诗漫生物股份品牌中心总经理黄颖参加了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吴建新主持的圆桌论坛,从监管、原料应用、产品开发等角度,共同探讨用中国成分打造国潮品牌的护城河,解决根源性卡脖问题。

小结:如沈伟新在开场中所言,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当下中国美妆市场迎来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不确定的美妆下半场,比起追逐流量和风口,更需要坚守初心,挖掘商业的底层逻辑,以成分为产业发展之基地,坚守专业主义才能致远未来。

科技乃行业成长之驱,创新乃企业进步之魂,不断探索、交流,才能助推中国成分成为中国化妆品发展的“芯片”,使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7452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