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资讯
石狮子的秘密
石狮子以石为原材料,是起源于东汉时期具有艺术价值和石狮子价值的雕塑品。
《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
另汉《穆天子传》“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晋郭璞注“狻猊,狮子。亦食虎豹。”
元代《析津志辑佚.风俗》中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
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关于石狮子的传说无穷无尽,都是关乎吉祥与喜庆。还出现耳熟能详的民谣:“摸摸石狮头,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狮背,好活一辈辈;摸摸石狮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狮腚,永远不生病,从头摸到尾,财源广进如水流。”
石狮子一般是一雌一雄,雄狮子搭配绣球代表权力至上,雌狮子搭配小狮子,代表子孙昌盛,在明代之前石狮子头上的螺旋形鬓毛也有相应的讲究,这类似于疙瘩的鬓毛多寡象征其主人地位的高低,十三个疙瘩对应着一品的最高官衔,称为“十三太保”;官衔每降一级就要相应地递减一个疙瘩;当官衔到七品官以下时,则不准置放石狮子。这是一个明显的等级划分的标志。
石狮子最见雕刻功底,一块原石上的雕拙工序之多,雕琢费工费时。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69167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