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排行榜
  1. 首页 >
  2. 美妆资讯 >
  3. 美妆 >
  1. 牙科医生为什么不用贵牙膏?牙膏这么买,让你不被商家坑!

美妆资讯
牙科医生为什么不用贵牙膏?牙膏这么买,让你不被商家坑!

牙膏越贵,刷牙效果越好?你可能错了!

牙科医生不会选贵牙膏

超市里各种类型牙膏五花八门,价钱从几元,到十几元,贵的甚至有三四十元。其实,不同牙膏的主要成分,如摩擦剂、粘合剂、洁净剂等都大致相同,贵出来的可能就是一些添加剂如抗过敏、止血、美白的成分。

然而,浙大一院口腔科曾做过相关检测,检测了包括美白、牙龈止血、普通牙膏等几款产品。结果显示,三款产品几乎没有任何差异。

绝大部分的牙科医生不会选择特别贵的牙膏,他们更重视正确刷牙的方法。使用普通牙膏配合正确的刷牙方法,其效果并不比使用五六十块钱一支的牙膏差。

只有三种功效牙膏

牙膏的最大功效是清洁,因此,选牙膏的标准首先是看能否满足基本的清洁功能。

牙膏中主要起清洁作用的是摩擦剂,它的质量是衡量牙膏质量的主要指标,氢氧化铝和磷酸氢钙属于比较高档的摩擦剂,二氧化硅也不错,碳酸钙则不如前3种。低泡沫和香味小的牙膏并不影响牙膏的清洁功效。

有专家表示,目前得到卫生部门认可的功效牙膏只有三种:防龋、抗炎、抗过敏。除这三种功效外,其他所谓“功效”牙膏多是商家为推销而制造的“噱头,消费者花的都是冤枉钱。

防龋含氟牙膏

有证据表明,使用了含氟牙膏以后,牙齿的抗酸能力增强了,患龋的机会减少了。除学龄前儿童外,含氟牙膏几乎适合所有人群。

抗菌消炎型牙膏

这类牙膏一般添加了抗炎成分,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比较适合口腔有炎症的人群使用,比如牙龈炎、牙周炎。但有口腔炎症还是需要牙医治疗,牙膏只是辅助治疗手段。

抗过敏牙膏

多数口腔科医生认同抗过敏牙膏对牙齿过敏症状可以起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适合那些牙齿感到酸软,又不需要或不适合通过修补方式解决的人群。

家里牙膏应该这么选

普通人:含氟牙膏

家里最好同时准备两种牙膏:白天侧重清洁,晚上侧重抑菌。

白天注重清洁功能,去除异物和异味,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晚上以抑菌杀菌为主,减少可供细菌滋生的营养物质,预防龋病。

儿童:专用牙膏

2岁前幼儿,由于不能正常吐漱,家长要避免给孩子买含氟类牙膏,以防牙膏在体内长期积累,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牙齿发黄、缺损、氟斑牙等。

3~6岁幼儿,应选儿童牙膏,以保护乳牙和新生的恒牙,注意使用量一颗黄豆粒大小即可。换牙期或换完牙的孩子可使用含氟牙膏,有利于防止龋齿。

孕妇:含盐牙膏

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牙龈发炎、肿胀、疼痛、出血的孕妇可用含氟牙膏,也可选择盐白牙膏。盐白牙膏中的盐分有消炎健齿作用,只是消炎作用微弱一些,对孕妇来说是最安全的弱消炎类牙膏,口腔反复出现炎症表现的孕妇可长期使用。

常倒牙:脱敏牙膏

脱敏牙膏不能长期使用,建议用一个月即可,否则会对某种细菌产生抑制作用,但相对的其他细菌有可能会大量滋长。若相应症状消失,即可停止使用,更换其他牙膏;也可两种牙膏或多种牙膏交替使用。

牙龈炎、牙周炎:抗菌消炎牙膏

口腔炎症者需进行口腔治疗,再在医生推荐下使用适合的抗菌消炎牙膏,症状好转后应停止使用,否则会破坏口腔内的微生物生态平衡,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使用牙膏4点提示,一定要知道!

▪ 要买小包装

大包装牙膏随着频繁使用会不断有空气灌注和接触,易使牙膏膏体变硬,同时牙膏使用时间越久,管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与牙刷接触频率也越高,接触细菌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因此,牙膏要买小包装。

▪ 家人不要共用

全家共用一支牙膏,若一人感冒或患口腔疾病,感冒病毒、口腔细菌很容易残留在牙刷毛缝中,在牙膏口与牙刷相互摩擦下,相互传播,引起疾病交叉传染。

家庭中每个人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口腔状况,选用不同的牙膏。

▪ 应经常更换品牌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使一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使牙膏失去作用。经常更换牙膏种类,能维护正常的口腔菌群,有利于牙齿健康。

▪ 使用少量牙膏刷牙

牙刷挤满牙膏,和挤一半牙膏,刷牙效果并无太大区别。每次使用少量牙膏,同样可以去除牙齿污渍,特别是含氟牙膏,每次挤出豌豆粒大小即可,这样做还可延长牙刷的使用寿命。

本文参考资料:

①《健康时报》2016-11-04《牙膏美白? 效果转瞬即逝!》

②《健康时报》2015-07-30《别被牙膏功效迷惑》

③《健康时报》2013-06-24《选牙膏牙齿说了算》

编辑:齐钰

大牌专家问诊、贴心健康提醒,尽在健康时报客户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场下载,蓝色图标才是官方出品噢!

版权声明:CosMeDna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www.cosmedna.com/article/461264469.html